科技

2014-01-27 10:46:59
中国饲料 2014年3期
关键词:颗粒饲料烯酮禽流感

微生物所在H7N9禽流感病毒动态重配模式研究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国家 CDC、江苏省CDC、杭州市CDC、泰山医学院等单位利用100多株H7N9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信息,对于系统发生、溯祖、病毒分型以及遗传谱系进行了分析。绘制了H7N9禽流感病毒的动态重配模式和传播路径。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我国羊肉分级和风洞干燥技术领先国际

近日,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羊肉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成果通过了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孙宝国院士、刘旭院士等9位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羊胴体近红外分级、风干羊肉人工模拟气候风干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肉羊主产区的龙头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农科院酵母多糖微量元素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完成的“酵母多糖微量元素多功能生物制剂研究”项目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的成果鉴定。经鉴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采用微波诱变,筛选出既富含锌、铁微量元素,又高产多糖的遗传性状稳定的新酵母菌株,并获得1项专利。

我国成功研发猪肉中喹烯酮残留检测国际标准

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科动医学院的研究成果“猪可食性组织中喹烯酮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成为我国首例自主研究确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实现了动物性产品中有害残留物的正确识别和含量分析,填补了喹烯酮在动物性产品中安全控制标准的国际空白。

据介绍,此项成果采用了国际前沿的放射性示踪技术和质谱联用技术,国际上对于本品的食品安全性未开展过研究,日前此项成果经过农业部科教司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

2013年正大集团5创新项目获国家专利

“不断创新”是集团的核心价值观。2013年,正大集团饲料生产线全体员工在郭文昌副董事长、邵来民资深总裁的领导下,在地区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创新工作中坚持五个有利于:有利于现场改善,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品质保障,有利于节能降耗,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注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途径,一方面注重调动广大员工的热情,一方面组织技术骨干有针对性攻关。 2013年共产生创新项目809项,推广创新项目383项。特别是有5项创新项目获得国家专利,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参与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获得专利项目分别是:颗粒饲料分级筛进料装置、提升机防跑偏装置、水产饲料卵磷脂添加装置、颗粒饲料制粒机自动加料系统、用于码放物品的装置。

猜你喜欢
颗粒饲料烯酮禽流感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6:50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启蒙(3-7岁)(2017年4期)2017-06-15 20:28:55
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好处多
快速检测方法在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中的应用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3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蚕桑通报(2015年1期)2015-12-23 10:14:30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化工进展(2015年3期)2015-11-11 09:08:17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