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优,王学华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有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而粮食需求却持续增长,水稻高产量显得愈来愈急迫且重要。为解决这一矛盾,在生产上主要依靠提高单产来增加粮食产量,而施用肥料尤其是氮肥对提高水稻单产做出了巨大贡献[1]。氮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养分因素之一[2,3],我国氮肥的生产量和使用量在世界都居于首位[4]。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氮肥施用量使水稻获得高产[5],过量施用氮肥不仅影响水稻增产,也会降低氮肥利用率,造成面源污染[6~8]。因此,如何在不减产的前提下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氮肥大量流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持续的发展高效农业,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目前我国氮肥用量占全球氮肥用量30%。1961~1999年,全球氮肥用量(以元素N计)从1.16×107t增加到8.55×107t,增加了6.4倍,而中国在同期内氮肥用量增加了43.8倍[9]。我国普遍施氮量在 150 ~250 kg/hm2,而在江苏省某些稻田施氮量达到 300 kg/hm2[10,11]。由此可见,我国稻田氮肥用量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氮肥用量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稻田的氮肥利用率却一直较低。研究表明,我国稻田氮肥吸收利用率为 30% ~50%[12]。朱兆良[13]报道,在中国稻田碳铵氮素吸收利用率低于30%,尿素为30%~40%,而世界热带稻田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一般为30% ~50%。
氨挥发、硝化和反硝化、淋洗和径流是稻田中氮损失的主要途径[14,15],造成了氮肥的大量流失和严重的环境问题[16,17]。其一,对水体的影响。大量流失的氮素进入到水体中,不仅会引起地面水体的富营养化,还会增加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对人体和水生生物都存在威胁[18]。其二,对大气的污染。施用肥料所引起的氮氧化物可与O3发生反应,使臭氧层不断被破坏,长此下去,严重影响到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其三,造成土壤板结和酸化。过多使用氮肥的结果是大量的NH+4与土壤中的Mg2+、Ca2+等离子发生阳离子交换,使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质板结,土壤的通气蓄水能力也大大降低[19]。其四,“环境激素”问题。农作物在大量施用氮肥的人工“保养”下,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降低,需要施用大量农药,从另一方面加剧了环境污染,间接引起“环境激素”问题[18]。其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过量施用氮肥的蔬菜中,其硝酸盐含量是正常情况下的20~40倍,这种高硝酸盐含量的蔬菜一经食用,在体内会还原成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根离子,亚硝酸盐类物质不但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接合,生成不能输送氧气的高铁血红蛋白,还能与人体内的各种胺类物质结合生成强致癌类物质亚硝胺[19,20],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
近10多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改良和产量水平的提高,施氮量不断加大[21]。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中50%以上是杂交水稻,为了减少种子成本,多数种植户都会采用稀植和减少本苗数的方法,但为了达到高产所需要的穗数就要通过增大前期氮肥施用量来增加分蘖,事实上水稻前期对氮素吸收利用效果较差,氨挥发也比较严重。此外,育种专家为提高水稻产量,往往致力于选育大穗和茎秆粗壮、抗倒性强,而忽视对氮肥反应敏感的品种或组合。因此,新育成的品种或组合由于其对氮肥反应的敏感性降低,往往要通过比常规品种更大量施用氮肥才能取得成效,这也可能成为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据文献记录,普通产稻国稻田土壤无氮区对照水稻产量通常为3~4 t/hm2,但我国通常能达到5~6 t/hm2甚至更高,我国稻田背景氮无疑高于其他国家的稻田[3]。作为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我国以培肥土壤,提高稻田土壤生产力的施肥管理宗旨下,大量无机和有机肥料在稻田土壤中长期施用并逐年积累。而根据彭少兵等[22]试验显示,在灌溉稻田中,并不需要保持很高的土壤背景氮来维持土壤的生产力。高土壤背景氮的不良影响在于:一是无辜消耗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氮肥,二是背景氮含量高的土壤在休耕期将会有更多的氮素损失,造成环境污染,三是水稻在低背景氮的土壤条件下应该比高背景氮条件下对氮肥的反应更为敏感,土壤背景氮过高时,需要施用更多的氮肥才能取得高产成效,这不仅会造成低氮肥农学利用率,也会引起高土壤背景氮更恶劣的循环。
一般而言,在水稻种植前期施氮有利于促进水稻分蘖早发和提早返青[23],尤其对分蘖力偏低的超级杂交稻及大穗型品种效果更明显,但比例不宜过高。但在湖南、江苏、广东和浙江等地区的考察表明,氮肥总量的55%~85%被作为基肥和移栽后的前十天内追施。如此高比例的前期氮肥施用量,成为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因为在水稻生长前期,一是对氮素的绝对需求量不大,二是尚未形成庞大的根系来吸收大量的氮肥,高浓度的氮肥长时间暴露在土壤和灌溉水中,会进一步降低氮素利用率。
在水稻生长前期大量施用氮肥会促进水稻分蘖早发和提早返青,获得更多的穗数,但也会造成水稻无效分蘖过多,叶面积过大,营养生长过旺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农户通常会采取中期搁田来控制水稻分蘖和构建健康理想的群体。但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中期晒田会导致土壤氮素损失加剧和水稻吸氮量的减少,从而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24]。所以,中期搁田也成为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氮肥的品种差异和作物的种植土壤条件决定了合理选用氮肥的重要性[25]。如碱性土壤适用生理酸性肥料,而酸性土壤中石灰氮、硝酸钙等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的使用效果会更好。此外,考虑到常规化学氮肥不能一次性供应水稻全生长期足量的氮素,肥效期短,溶解速度过快,损失较严重等不足,缓控释肥逐渐成为国内外植物营养和肥料领域的研究热点[26]。研究结果表明,基施控释氮肥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27]。适量硫包膜尿素可改善土壤Ca、Mg的活化程度,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28]。据陈贤友等报道,与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相比,等氮量控释尿素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提高144.90%[29];晚稻秀水128施用金正大新型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控释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38.42%[30]。邬明伟等[31]研究发现,新型高效尿素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尿素,经60%常规用量的高效尿素处理,水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较常规尿素分别提高5.09 kg/kg和14.79%,差异显著。可见,新型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但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使用价格过高,难以普遍投入到大规模生产中等问题也需进一步解决。
研究表明,不管是粳稻、籼稻,还是杂交稻、常规稻,无论是两系杂交稻还是三系杂交稻,不同的水稻品种对氮素利用率都存在明显的差异[32,33],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能力以及氮素生产干物质能力关系到氮肥利用率[34,35]。叶全宝[36]曾以 115 份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发现,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氮肥利用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因此,筛选和培育综合性状合格且氮肥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或组合,在生产上加以推广种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之一。
合理施用氮肥是兼顾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37]。
3.3.1 施肥方法:氮肥深施
目前我国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氮肥是碳酸氢铵和尿素,这两种肥料面施后,都易通过氨挥发而损失。研究者们发现,氮肥深施能有效降低氨挥发损失。氮肥施在10~15 cm土壤深处时,铵离子可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显著降低了氮肥由于挥发及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损失,有利于固态氮的转化及根系吸收。研究表明,碳酸氢铵和尿素经深施后,其肥效较地表施用提高了2.7% ~11.6%,氮肥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7.2% ~12.8%[38,39]。朱兆良指出[13],超大颗粒尿素采用深施的方法,其适宜的氮肥用量是传统施肥法最适用量的76%~9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因此,氮肥深施是获得较高的农学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3.3.2 施肥时期:良好的前后期施用比例
水稻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氮肥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适宜的氮肥施用时期,良好的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不仅可以降低肥料成本,氮肥利用率也会得到大大提高[9]。范大泳等[40]研究表明,杂交水稻中优679在基蘖肥、穗肥施氮比例为6∶4时,其产量与氮肥利用率最高。万靓军等[41]报道,基蘖肥、穗肥施氮比例为6∶4时,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张祥明等[42]研究表明,氮肥适当后移能够保持土壤适宜的NH+4-N浓度,有利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可见,适宜的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可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3.3.3 施肥量
在一定范围内,水稻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相应上升,但当氮肥施用量超过某一值后,再增加施氮量,反而不能达到增产的效果。因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土壤中残留大量的硝态氮,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降低,氮肥损失量逐渐增加,氮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43]。合适的氮肥投入阈值对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减少农田氮素面源污染都至关重要[44]。李向辉等[45]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晚稻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氮水平下,增加氮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但施氮量超过180 kg/hm2后,其氮肥利用效果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土壤本身的养分含量和水稻的需肥特点,确定合适的施氮量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就要兼顾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虽然施用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更直观,但偏施氮肥无疑会造成土壤中其他元素养分的匮乏,如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杜加银等[46]研究发现,减氮控磷增钾不仅能满足水稻正常分蘖对氮、磷、钾的要求和高产对钾营养的需求,而且可明显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事实上,我国稻农生产上的习惯是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47]。要进一步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就必须平衡土壤所缺乏的养分,配合磷、钾或有机肥与氮、磷、钾肥平衡施用,以达到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的目的[48,49]。
脲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土壤中脲酶对氮肥的水解,延缓氮肥转化为铵态氮的速度,减少NH3挥发损失[50],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水稻在施用尿素氮肥的基础上,增施脲酶抑制剂,在孕穗期、成熟期可分别提高尿素利用率4.0%和5.6%,并能减少尿素中氮挥发损失35.9%[51]。硝化抑制剂的原理则是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减少NO-3的淋溶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试验表明,施用硝化抑制剂与不施相比,NO-3的淋溶损失由48%降低到35%[50]。但也有研究者对此两种抑制剂持否定态度,认为硝化抑制剂没有明显降低氮损失的效果[52],脲酶抑制剂对于降低氮素损失,提高作物的吸收利用率以及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相对较小,而且不同的试验结果报道的效果不一[53]。
实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是通过对输入土壤和作物的有关数据综合分析后为农户提供的更为经济有效的施肥推荐。研究表明,运用SSNM,水稻氮素转运率明显高出农民习惯种植方法[54]。陈新红等[55]研究表明,实地氮肥管理模式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刘立军等[56]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了 31.4% ~56.8%,农学利用率也提高了143.6%~166.0%。由此可见,实地氮肥管理可减少氮肥施用量,并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农学研究者通常借助叶绿素测定仪(SPAD)来协调水稻施氮的时间和用量,以达到实时氮肥管理[57]。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定时施氮处理相比,实时氮肥管理下氮肥农学利用率明显上升[58,59]。刘立军等[60]研究发现,实时氮肥管理较农民习惯施肥法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204.3%~297.0%。可见,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实地、实时氮肥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氮肥利用率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生产实际中,采用肥水调控技术,利用水肥耦合的协同效应,对作物进行水肥管理,可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程建平等[61]的研究表明,较佳的水肥耦合模式对水稻的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不同的水肥管理模式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在高效水分管理条件下,增加氮肥施用次数可以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与干湿交替处理无水层天数成线性相关,但其大小与淹灌及干湿交替两种水分管理方式的不同,所表现出的差异不显著[62]。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合理的肥水调控技术,才能达到以肥调水、以水促肥,真正发挥水肥耦合的协同作用,既提高水肥利用率,又保证水稻的高产优质。
[1]朱兆良.中国土壤氮素研究[J].土壤学报,2008(5):778-783.
[2]王秀斌,徐新朋,孙 刚,等.氮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6):1279-1286.
[3]张满利,陈 盈,侯守贵,等.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6):46-50.
[4]李 敏,李广涛,叶舒娅,等.连续施用控释氮肥对超级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33):130-134.
[5]闫德智,王德建,林静慧.太湖地区氮肥用量对土壤供氮、水稻吸氮和地下水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5(3):440-446.
[6]高克异,周勤华,陈 建,等.水田氮素平衡研究进展[J]. 上海农业科技,2008(5):17-18.
[7]范丽丽,沈珍瑶,刘瑞民.不同降雨—径流过程中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10):5-8.
[8]田玉华,贺发云,尹 斌,等.不同氮磷配合下稻田田面水的氮磷动态变化研究[J].土壤,2006(6):727-733.
[9]马 群,李国业,顾海永,等.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126-129.
[10]Peng SB,Buresh RJ,Huang JL,et al.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low agronom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irrigated rice systems in China [J].Field Crops Res,2006,96(1):37-47.
[11]Fan MS,Shen JB,Yuan LX,et al.Improving crop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J].J Exp Botany,2011,63(1):13 -24.
[12]赵宏伟,沙汉景.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2):116-122.
[13]朱兆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中的某些进展[C]//中国土壤学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2004.6.
[14]尹 娟,勉韶平.稻田中氮肥损失途径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5(2):76 -80,98.
[15]尹 娟,费良军,田军仓,等.水稻田中氮肥损失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5(6):189-191.
[16]李飞跃,汪建飞,谢 越,等.江苏句容水库农业流域农田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638-643.
[17]张 燕,王自林,李永梅,等.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氮素流失影响因子研究[J].土壤通报,2012(4):916-922.
[18]陈利顶,傅伯杰.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非点源污染控制[J]. 环境科学,2000(2):98-100.
[19]王亚丽,林位夫,陈 勇.氮肥使用中的污染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热带农业科学,2003(1):67-73.
[20]张玉霞,白 岚,白宝璋.氮肥流失的危害与应采取的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2(6):81-83.
[21]朱景双,毕旭红.氮肥与环境污染[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1):84-85.
[22]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9):1095-1103.
[23]薛正平,杨星卫,段项锁,等.精准农业水稻最佳氮肥施用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59-61.
[24]王智平.中国农田N2O排放量的估算[J].农村生态环境,1997,13(2):51 -55.
[25]王士红,杨中旭,李秋芝,等.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途径[J].棉花科学,2012(5):45-47.
[26]颜 晓,张 民,魏宗强,等.控释尿素养分速测及在田间土壤中氮素释放率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0(1):167-171.
[27]袁嫚嫚,叶舒娅,刘 枫,等.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1(3):39-41.
[28]郑 磊,张 民,杨越超,等.控释肥及硫膜对土壤性质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2):193-197.
[29]陈贤友,吴良欢,李金先,等.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探讨[J].土壤通报,2010(1):133-137.
[30]陈贤友,吴良欢,李金先,等.新型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0(6):829-833.
[31]邬明伟,杜洪艳,陈守用,等.新型高效尿素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J]. 中国稻米,2013(6):52-53,57.
[32]Broadbent FE,De Datta SK,Laureles EV.Measurement of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rice genotypes [J].Agron Journal,1987,79:786 -791.
[33]Samonte SOPB,Wilson LT,Medley JC,et al.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Relationship with grain yield,grain protein,and yields - related traits in rice [J].Agron J,2006,98:168 -176.
[34]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等.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J].作物学报,2007(11):1802-1809.
[35]沈新忠.水稻氮利用效率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9-10.
[36]叶全宝.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7]串丽敏.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小麦推荐施肥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38]高凤菊,吕金岭.尿素深施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3):48-49.
[39]黄庆裕,蒲才潮.碳酸氢铵全层深施对水稻的增产效果[J].土壤肥料,2006(1):60-61.
[40]范大泳,莫绍芬,蒋满英,等.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4):312-316.
[41]万靓军,张洪程,霍中洋,等.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粳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7(2):175-182.
[42]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等.氮肥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J].土壤通报,2008(3):576-581.
[43]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5):915-924.
[44]施泽升,续勇波,雷宝坤,等.洱海北部地区水稻氮肥投入阈值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2):462-470.
[45]李向辉,鲁艳红,廖育林,等.氮肥施用量对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52-54.
[46]杜加银,茹 美,倪吾钟.减氮控磷稳钾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3):523-533.
[47]剧成欣,张 耗,王志琴,等.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3(1):16-21.
[48]闫 湘,金继运,何 萍,等.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8(2):450-459.
[49]徐富贤,熊 洪,谢 戎,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5):1215-1225.
[50]袁伟玲,崔 磊,梅时勇,等.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技术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3(5):244,250.
[51]苏 阳,刘德林.提高氮肥利用率方法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5(6):38-40.
[52]李勇先,田光明.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稻土氮素形态转化与N2O释放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3(2):157-159.
[53]魏晓敏,张秀双,王 宇,等.水稻联合固氮工程菌在盐碱稻区应用效果研究[J].垦殖与稻作,2003(4):32-34.
[54]王光火,张奇春,黄昌勇.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SSNM[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1):70-73.
[55]陈新红,叶玉秀,周 青,等.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1(2):77-80.
[56]刘立军,杨立年,孙小淋,等.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原因[J].作物学报,2009(9):1672-1680.
[57]史正军,樊小林.水稻根系生长及根构型对氮素供应的适应性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1-6.
[58]王绍华,曹卫星,丁艳锋,等.基本苗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4):1-4.
[59]李运祥,王 忠,顾蕴洁,等.施氮处理对稻米淀粉积累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68-71.
[60]刘立军,桑大志,刘翠莲,等.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3(2):1456-1461.
[61]程建平,曹凑贵,蔡明历,等.不同土壤水势与氮素营养对杂交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2):199-206.
[62]刘立军.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