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分析

2014-01-26 13:09耿彩芳郭恒道

耿彩芳+郭恒道

摘 要:美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及实践创新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实行学分制、自由选择专业、多种选课形式、弹性学制、学分转换的认可性以及支持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制度化、通过奖励制度调动教师自身创新积极性、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竞赛等创新实践来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文章从教学管理及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分析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特点,并提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美国;高校;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84-02

胡锦涛主席在2012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1]。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发明、新学科创建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美国由于一直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拥有独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使其综合国力始终处于世界前列。笔者将对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所启示。

一、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教学管理制度特点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普遍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它随着选课制的出现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美国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以学分的形式进行衡量,只要达到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数,就可以毕业,不明确规定修学年限。这种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还可随时改变专业。其特点是学习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等。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2]。这种教学管理制度非常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

美国高校专业众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任何专业。各专业教学计划大都设有专业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要求。例如,学生必须在专业类必修课程之外,选修一定学分数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方面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促进文理渗透,优化知识结构。自由选择专业促进了大批创新人才的产生。

(三)多种选课形式

美国学分制中主要有四种不同的选课形式。第一种为全开放形式,也称自由选修;第二种为半开放选修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在工科院校实施,通常规定选修课比例在20%—40%;第三种为主辅修课程并行式学分制;第四种为分组选修学分制,是一种专业课与基础课并举的方法,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选修不同专业的基础课,广泛涉猎,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得到不同专业思维的训练。目前,美国高校大都实行这种选课方式。这种选课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开发。

(四)弹性学制

与学分制配套的是美国高校弹性的入学时间,学生可在1、6、7、9月不同月份申请办理入学手续。学生按照其所修学分数决定所属年级,没有严格的年级与班级,一般按照所修学分数决定所属年级。美国大学的教学计划也富有弹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个人规划、兴趣爱好等安排个人的学习计划,既允许延长毕业年限,也允许提前毕业。只要修满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不明确规定修业年限。总体上,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五)学分转换的认可性

美国大学采取学分转换的方式,大学之间的学分均相互认可,甚至社区学院的学分也可得到一流大学的认可。在学生学习过的每一所大学里,都保存着学生的课程成绩及学分等级等记录。当学生从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接收大学经过审查,将承认其中的有效学分并计入学生总学分中,学生不必重复学习已学课程。美国这种各个大学之间学分转换的机制,便于学生对大学的选择。

此外,美国高校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平台与机会。奖学金的种类繁多,金额从几千到几万美元不等。奖学金的获得与具体金额通常根据学生的GPA(平均成绩点数)、教育背景、社会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来决定。特别是美国公立学校普遍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甄别和特殊教育,设立专项的奖学金。

总体上,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充分体现了美国大学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理念,使学生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安排学习内容及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潜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特别是将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体现了重基础与加强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制度特点

通过训练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美国高校行之有效的做法。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实践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制度化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训练,并制定了相关制度。美国高校为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大都设立本科生创新科研学分,以保障学生科研训练的落实。社会也提供专门的科研机构和场所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形成常态化。这些制度对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通过奖励制度调动教师自身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endprint

美国高校大都设立教学资源服务以及各种补助金制度,帮助教师提高学术创新水平,资助教师创新经费,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明文规定,教师每指导一名本科生,学校给予500美元项目研究经费[3]。该校还设立最杰出教学成就奖等鼓励教学创新。指导本科生科研也是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指标参考。

(三)鼓励大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

美国最主要的竞赛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与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等,竞赛的内容涉及广泛,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和应用潜力。竞赛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以此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此外,美国高校还十分注重国际的学术交流,美国通过大量招收海外学生,加强校际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创造机会,以形成互动关系。很多大学设有多样性奖学金,以吸引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这种互动有利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三、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本,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带动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我国高校大都学科较多,学科综合化为推进学分制创造了条件。高校要以教学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完善学分制为龙头带动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建立个性化的选课制度,推广校际学分互认制度, 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创造,优化智能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加大学生参与科研力度,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步伐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加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力度。可以尝试在高年级以科研为主进行人才培养。首先是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将隶属于各个不同管理体系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倡产学研用相结合,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次是拓宽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和平台。第三是创造条件,使特色人才脱颖而出。研究型大学可以尝试在高年级以科研为主进行人才培养,可实行导师制、校企合作制等多种培养模式,设立科研学分,建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激发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三)鼓励大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来发现拔尖创新人才

大力开展“创新杯”、“挑战杯”等学科竞赛活动,还可举办以创新为主题的“科技周”、“文化周” 、征文、 演讲、 成果展览、 艺术作品大赛、学术报告等活动,将这些都纳入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成果列入人才培养的评价内容。此外,应完善大学生竞赛科研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勤奋研究、勇于创新、奋发成才。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其培养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学生交流、科技合作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国际交流的机会,提升国际化程度。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实质性合作,可借鉴其先进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建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外交流渠道。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派出学生到国外留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1-04-25.

[2]李祖超.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中国

高等教育,2011,(18).

[3]钟秉林.中国大学改革与创新人才教育[M].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