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佳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林业局 324022)
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强力推进“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行动,集中开展乌溪江饮用水源综合整治、信安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铜山源流域的环境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通过生猪养殖整规、关停玻璃拉丝企业、灯光诱捕网箱、禁伐或限伐天然阔叶林等多项举措的落实,全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但与此同时,农民增收渠道受限的困境也日益显现。如何解决好这部分失业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帮助山区库区农民摆脱增收困境,关系到衢江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林业特色产业作为一项绿色产业,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入,又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发展具有衢江特色的林业产业,是对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径的积极探索。
衢江区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农业大区,地处金衢盆地,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96万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74.7%。森林覆盖率达到72.9%,生态优良,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13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26.4 亿元,林特产业已逐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确立笋竹、油茶、花卉苗木、森林食品、中药材、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等七大特色主导产业,特色林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林特产业基地总面积60 万亩。建立竹笋、食用菌、水果、茶叶、板栗等森林食品基地21 个,面积9.3 万亩。竹产业作为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持续发力,2013年实现产值 14.4 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4.5%。目前,全区推广竹笋覆盖、春笋冬出、“一竹三笋”等高效经营技术示范面积达10万亩。其中,亩产值1 万元以上的基地面积1000 亩,5000 元以上的1 万亩,3000 元以上的3 万亩,最高亩产出近3 万元。通过组织实施中央立项木本油料(油茶)产业提升项目、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特别扶持高效油茶示范园区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油茶基地示范项目,全区相继建成一批油茶高产示范基地面积共71220 亩。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3 万亩,带动300 余家企业(苗圃)、农户从事花卉苗木生产,2013年实现花卉苗木销售收入8260 万元。发展种植香榧700 亩、黄金茶150 余亩、水栀子1000 亩。今年,位于高家镇红日家庭农场20 亩樟树林内的铁皮石斛原生态栽培技术试验获得成功,预计3年后的采收期亩产值可达15 余万元。
一是发展现代林业园区推进规模化经营。自2010年至今,按照“林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的目标,精心谋划毛竹、油茶等高效示范基地和林业生态观光等一批优势项目,完成现代林业园区建设75500 亩。先后有1 个综合区、2 个产业示范区、8 个林业精品园被列入省级现代林业园区创建点。二是建设林业“一村一品”促进板块经济发展。通过发挥政策撬动和规划引导作用,全区涌现出许多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的乡镇,成功培育林业“一村一品”专业乡镇2 个、专业村18 个。灰坪乡、大洲镇毛竹经济板块效益逐步凸显;莲花、云溪、浮石、高家、横路等东部平原区乡镇的“百里苗木花卉长廊”特色产业带日益显现。三是应用新型发展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开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旅游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点)10 个。全旺镇红岩村示范户余正中与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开展科技合作,探索竹菌复合经营获得成功,每亩竹林综合收益接近8 万元。先后涌现出大路畲族文化旅游村、板固兰花村、仙人谷(茶坪)农家乐、湘思亲水园、杜家田农家乐和东坪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村。2013年实现旅游收入19.37 亿元。
一是发展林下采集加工业。2013年,全区竹产品、竹笋、药材、野菜等林产品采集加工业实现产值4074 万元。大洲镇深龙村65%以上的农户利用毛竹枝梢加工扫帚,成为名副其实的“扫帚村”。其产品不仅在杭嘉湖地区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更远销东南亚地区。2013年扫帚产量达到25.2 万把,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出口额50 余万元,户均增收1.43 万元。二是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全区现有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310 家,其中年产值5000 万元以上5 家,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 家,市级龙头企业21 家。“雁杰”模板、“炭之语”竹炭、“刘家香”山茶油等8 个省、市级名牌产品的品牌效应初步形成。2013年全区林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7.32 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65.6%,同比提高0.8 个百分点。衢州刘家香食品公司作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种植油茶面积15000 余亩,山茶油年生产量达400 余吨。三是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区共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4 个,其中家庭林场40 家,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品种和新农技的推广应用得到加速。2013年,专业合作社年销售、加工农产品超过1076 万元,实现纯利润342万元。
衢江区本身经济基础比较差,特别是山区库区的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而且大部分稍微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都长年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妇,他们的思想观念普遍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多数群众还基本延续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多数还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停留在示范基地上,推广层面不宽。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入多、成本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自主投入扔一直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加上各地对林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又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严重影响其效能的发挥。因此,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偏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部分示范点建设标准不高,特色也不够鲜明,科技推广应用停留在低层次,一些先进典型的后续开发和管理还跟不上,投入产出效率低,基地建设增产增收缓慢,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
目前,衢江区传统的种养业仍占主导地位,且农业一产占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区农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5153 元,占农村居民收入的45.0%,而其中农民从事第一产业得到的纯收入为3795 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73.6%。加上政府对发展农林业二产、三产的政策倾斜不足,土地流转政策的限制导致企业或经营户的融资难度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示范基地和企业发展壮大,能够显著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林业龙头企业不足。同时,品牌意识又不强,不注重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包装增值,一些增值空间很大的农产品往往直接投向市场,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整体效益差,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以原木、原竹低值使用或廉价调运出市的状况仍然存在,未能形成一批足以影响全区农民收入增长的竞争能力强、附加值高的林产品。
同现代林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衢江区的林产品市场建设相对滞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不能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信息。虽然当前涉农部门建立了农民信箱等农业信息网络,但多数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对发展产业还缺乏门路,缺乏冒险意识,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创新精神,造成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宗农产品主要通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流向市场,农民群众对产品价格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因为缺少规模化、规范化的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农产品大多定向供应,很多外地市场甚至国外市场远远没有开发出来。销售渠道太过单一,产品品牌效应不足,导致其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如受“三公经费”缩减影响,山茶油、竹炭等销售量也随之下降,企业生产滞销,生产量下降,进而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一是注重规划引导。按照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扶持发展一定区域内有资源优势和群众基础、市场前景看好的新型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中部丘陵区经济林基地、东部平原区种苗花卉基地,北部山区毛竹、油茶产业基地,南部山区库区生态旅游和森林绿色食品、中药材基地。二是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专业化生产水平。把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一些技术性较强岗位上的从业农民,培养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激发广大群众积极性,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连片开发、滚动发展,使目前的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转变。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林业机械,引导鼓励山区群众在经营管理中推广应用新型实用林业机械,扩大设施林业的建设规模;加快林区道路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配套完善灌溉设施,对林区灌溉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配置自然引水或动力引水等蓄水灌溉设施。
一是出台土地流转鼓励政策,搭建流转平台,引导土地流转有序进行。鼓励山区群众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与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学习周边县(市、区)典型经验,推行农村林地股份制改革,让农民以林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参与工商企业的林地经营开发,并享受利益分成。二是积极引进培育特色鲜明、带动效应显著的龙头企业,鼓励林业企业到山区库区农户相对集中的位置,或在分散农户的相对中心位置设立初级加工基地、加工点。通过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和贴息政策,引导激励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在山茶油加工、笋加工、森林食品加工等优势加工产业,促进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三是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探索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业集群等各种品牌模型,建立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推动扶持的品牌发展服务体系和“放心林业”监管体系。
一是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通过林产品超市、直销专卖店、网络营销、农产品展示会等扩大衢江品牌宣传推介。发展电子商务,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的引导和推广。鼓励农超对接,推动连锁超市、综合超市开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品专区,扩大林产品的销售比例。二是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种养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乡镇林技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培育种植、购销、加工“大户”,充分发挥其内联基地,外联市场的纽带作用。引导和支持发展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市场、科技、经营管理等动态信息,避免盲目和无序竞争。三是发展订单林业。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订单农业,从而有效降低林产品的交易成本,减少生产风险,缓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鼓励合作社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为社员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1] 黄新文.广西百色市促农增收的模式和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3)∶10-12.
[2] 何仁华.提升发展竹产业 实现山区群众持续增[J].农业与技术,2013(01).
[3] 方建国.抓林业特色产业 促余姚兴林富民[J].浙江林业,2010(02)∶12-13.
[4] 宋仿根.平湖市林业特色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6(06)∶14-15.
[5] 吴文跃,胡建生,卢灶有,等.淳安县林业特色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5(05):41-43.
[6] 闫玉娟,白山稳,陈俊鸿,等.陕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2):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