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靓 万 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综 述·
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吴 靓 万 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急性乳腺炎 中医 综述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中医学称之为“乳痈”,认为乳络不通是其主要病因。乳汁郁积日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发为乳痈,甚至反复传囊,形成乳瘘等变证,故强调及早治疗。中医药为急性乳腺炎郁滞期的一线治疗方案[1],大体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达到快速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的目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现状综述如下。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以“通”为法。陆德铭在治疗乳痈初期中,内治以通为顺,通法中疏表邪以通卫气,佐以行气和营,自拟乳痈方(柴胡、苏梗、防风、牛蒡子、当归、赤芍、全瓜蒌、炮穿山甲、王不留行子、丝瓜络、路路通、蒲公英等)。方中取柴胡、苏梗互同防风、牛蒡子疏散卫气;当归与赤芍和营血;丝瓜络、路路通宣乳络;炮穿山甲、王不留行子温散行血消肿;蒲公英活血之功寓于清热之中,清中有通,并配合外治手法排乳[2]。谢黎认为“以通为用”是治疗产后乳痈的主要方法,乳汁蓄积、乳络闭阻、气血壅滞、乳窍不通为乳痈发生根源。故将“通”贯穿于治疗之中:清热解表、通乳消积,常用忍冬藤、丝瓜络、路路通、漏芦、王不留行子等疏通乳络,牛蒡子、金银花、连翘、苏梗、荆芥、防风等清热解表解毒;疏肝解郁、消气结,常用柴胡、青皮、苏梗、香附、川楝子;通利血脉、消瘀滞,常用当归、赤芍、丹参、皂角刺、炮穿山甲等,在应用通利血脉药物时需兼顾恶露情况;通腑实、泄胃热,常用生石膏、黄连、蒲公英清阳明经热,全瓜蒌、枳实泄阳明腑实;温阳通络、消肿,常用皂角刺、王不留行子、路路通、半夏、白芥子、鹿角片;清热排脓、消痈,用瓜蒌牛蒡汤加减[3]。喻文球认为乳络以通为顺,以堵为逆,以塞为因,故早期治疗应以“通”为法,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行气滞以消结块;内治通法常用理气通乳、清热通乳;往往又在理气通乳之法中加入熟地黄、鹿角片温阳通络之品鼓舞气血、理气活血[4]。
楼丽华认为乳痈发病虽有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等一派热像,但其乃病之标[5];产后妇人气血多亏,气血之性,得温则行,故将温通法运用到乳痈治疗中,方用阳和汤加减,并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外周血CD4+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CD8+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CD4+/CD8+比例明显降低[6]。夏军山认为乳痈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肝气不舒、肝郁胃热、经络阻滞、气滞血瘀、瘀久成痈,甚或热盛肉腐,治宜疏肝经之郁滞,泻阳明之痰结。治疗组服用消散乳痈汤(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全瓜蒌、天花粉、牛蒡子、栀子、柴胡、青皮、皂角刺、甘草)。乳汁不通加穿山甲、王不留行子;气郁加川楝子;恶露未尽加当归、益母草;热重加石膏[7]。
急性乳腺炎多因气血、热毒郁积,久而成痈,故治疗多以通为用,贵在早治,或以疏肝理气为主,或以清热解毒为主,或以温阳散结为主。总之,以“通”为法,是本病早期治疗的核心。
李娟用如意金黄散治疗急性乳腺炎。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相同手法挤奶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根据患处肿块大小,将如意金黄散用饴糖调糊,置于医用棉纸之中,外敷于患处,范围大于肿块约2 cm,每日换药2次,直至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减退后停用。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症状平均消失时间(56.57±7.51)h,对照组为(60.51±7.07)h[8]。李万水用青黛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36例,将青黛适量加食醋少许混匀成膏状,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治疗3~7 d,症状及压痛消失痊愈者共33例[9]。陈庆雨等摘取新鲜木芙蓉叶100~150 g两捣烂,茶油调和外敷患侧乳房上,长时间保留。需授乳时,温开水洗净乳房,并及时排空乳汁。36例患者经治疗均治愈,均在2~5 d症状消失,总有效率达100%[10]。张玉梅用仙人掌150~200 g去刺,明矾适量,一起捣碎成泥状,均匀涂在患处,24 h更换1次,连用3 d。仙人掌局部外敷1 d后,寒热减轻,局部皮温降低,红肿开始消退,疼痛好转,3 d后,寒热消退,肿消痛止,结块消散,局部皮肤颜色和温度趋于正常[11]。郑三一采用夏枯草汤剂熏蒸加鲜丝瓜叶外敷治疗乳痈,先用夏枯草煎汤熏蒸患乳至皮肤发红,微汗后以鲜丝瓜叶捣泥外敷于肿痛部位,每日2次,7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其总有效率为100%[12]。李果等用大青膏(大青叶、芙蓉叶、乳香、没药、黄连、大黄、黄柏、白矾、铅丹、铜绿、胆矾,所用基质为凡士林、香油)外敷治疗初期乳痈。将适量大青膏外敷初期乳痈处,外用无菌纱布及医用胶布固定,换药每日1次,直至症状及结块消失。36例患者中,外敷大青膏1次治愈者8例。一般外敷3、4次,病情重者外敷次数可再增加。最终治愈3l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13]。
周敏等应用揉法、散法(抹推、拿捏)等手法治疗乳痈。取穴为膻中、乳根、期门、内关、足三里、太冲。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先在患部周围轻揉5 min,再用双手四指托住乳房,两手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数次,方向从肿块上方开始,向下到乳头,最后用左手托住乳房,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由上向下到乳头。根据患者忍受程度,渐渐增强捏拿的力量,如此捏拿数遍,尽可能以疏通为主,同时可辅以按揉膻中、乳根、期门、足三里穴,点按内关、太冲穴。结果与对照组(口服头孢拉定)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14]。祁伟等采用点穴推拿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点按的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肩井、内关、膻中、乳根、乳中、期门、少泽、梁丘、临泣穴。侧卧位,点按神封、步廊、膺窗、天溪、食窦穴位,点按乳房上硬结。点穴均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推拿时先将乳头由上而下提顿4次,然后采用揉、疏等手法,从乳头方向到乳根揉推,再从乳根到乳头方向揉拿,两拇指在肿块上交替上下摩推,待肿块松软后,用力均匀慎缓使乳汁喷射尽出。结果105例患者中痊愈92例,好转12例,无效1例[15]。陈跃玲用按摩乳周、蹬腋牵肢、揉压经穴法治疗乳痈:摩揉乳周散结法:患者仰卧,医者先用掌或多指摩揉患乳周围,拇指揉压乳根、天溪、食窦、屋翳、膺窗、期门等穴数分钟;指腹向乳头方向梳刮乳腺数十次,并握拿胸大肌数遍;拇指按揉足三里、梁丘等穴各半分钟;自上而下揉上肢内侧3~5遍,虚掌拍打锁骨下缘及上臂前外侧数遍,拇指揉压内关、尺泽、少泽穴。蹬腋牵肢通络法:医者一足大趾顶紧患者的腋部极泉穴,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手五指,同时用力足蹬手拉数次,但体质虚弱者不用此法。揉压经穴通乳法:患者坐位,医者拇指揉拨患侧膀胱经内侧线,揉压肝俞、脾俞、胃俞、天宗穴;捏拿肩井穴数次。以上推拿手法每日1次,每次30 min左右。结果治疗组16例均痊愈。治疗次数少者2次治愈,多者5次治愈,治愈率100%[16]。
针刺法治疗急性乳腺炎亦以“通”为法,穴位多以局部穴位和肝、脾、胃经穴位为主,且目前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的取穴方法,有许多变法,并可与其他物理疗法相结合,临床治疗均以疏通乳管、促进局部微循环为主要目的,使乳汁通畅,起到治疗效果。江瑜等应用腕踝针治疗乳痈初期,治疗组取穴腕踝针穴点上2穴,膻中穴。针灸对照组取膻中穴、患侧少泽穴、期门穴、足三里穴、乳根穴,两组均用清艾条悬灸病变局部20 min。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8%,针灸组总有效率90%[17]。李彩云应用体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体针取穴:膻中、乳根、肩井,胃热壅盛加丰隆、合谷,肝气郁结加太冲。进针得气后施捻转泻法。刺络拔罐法取穴:前取阿是穴(患处),后取患处对应之背部,三棱针点刺出血,用闪火法拔罐并留罐,出血量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而定,一般使罐内出血量在数毫升,留罐15 min。结果总有效率97.06%[18]。孙小英采用疏肝通瘀法针刺治疗乳汁淤积症53例,针刺双合谷、双太冲,得气后行泻法(逆经留针)、三棱针点刺双肝俞、患侧天宗,让瘀血自然流出,随即在刺处拨罐,以出血量10~15 mL为宜。艾条雀啄灸患侧肩井穴10 min,如1周后效果不明显者给予肝俞、天宗穴位埋线治疗。结果痊愈37例,显效6例[19]。张继红等运用针刺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取穴乳根(患侧)、至阳、曲池、肩井、内庭、行间,皆用泻法。至阳穴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火罐,出血量5 mL。每日1次。经过3次治疗后,58例临床治愈5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张氏等认为至阳为督脉要穴,能清上焦阳热之邪,止痛消痈,刺血治疗急性乳腺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20]。
临床上亦有综合针刺、推拿及刺血疗法用于急性乳腺炎治疗者。叶志英运用膏肓穴七星针扣刺加拔罐综合疗法治疗乳痈,治疗组采用膏肓穴七星针扣刺加拔罐。在对患侧膏肓穴局部消毒后,用七星针叩击膏肓穴,采用强刺激手法,皮肤微出血后拔罐,留罐10 min。1次未愈者,次日取对侧膏肓穴,而后TDP照射距离25~30 cm,照射20 min。并在局部病灶配合推拿手法,用揉法(乳房局部)、摩法(乳房局部)、推法(乳根推向乳中)、拍击法(小鱼际拍击)。治疗48例,总有效率100%[21]。王虹等采用围刺配合推拿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围刺:用1~1.5寸毫针从乳腺炎症肿块顶部中心先刺,深度以达肿块之中心为宜,然后于肿块底部四周取数点,肿块中心斜刺,施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 min。推拿分三步:一为揉法,以大鱼际或掌根、全掌、手指着力于乳房体表肿块部位上作轻柔和缓和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频率为120~160次/min,每个乳房约按揉20 min;二为梳法,用手指做疏理动作,五指微曲,自然展开,以末节指掌面置于输乳管部位,五指沿着输乳管方向,由乳房四周向乳晕做轻柔的单向滑动梳理,双手宜交替操作,反复多次,每个乳房约5 min;三为挤法,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或双手拇指的罗纹面或指端置于乳晕的两侧,然后两指对称性用力向乳头中央挤按,尽量挤出乳汁。经1次治疗后围刺加推拿的总有效率为75%,围刺组为27.78%,推拿组为 58.33%,1个疗程后 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58.33%、83.33%[22]。
程亚群取天葵子塞鼻,左乳患病者塞右鼻孔,右乳患病者塞左鼻孔。如病情严重,可放入少量食盐与天葵子同时捣烂,再用全棉纱布包裹塞鼻孔,并对患乳进行热敷。一般3~4 d痊愈[23]。周宣秀等采用半夏、大葱白(1∶1)捣碎拌匀,将1粒塞于一侧鼻孔,待其气味减弱时,更换药粒放于对侧鼻孔,相比只用抗生素的对照组,其24 h、72 h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100%[24]。
邵铁玲采用中药(蒲公英、乳香、没药、丹参、红花、黄芩、金银花、连翘、赤芍)蒸汽作用于体表局部病灶发挥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作用,之后应用手法配合排乳。由于中药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大大提高,而达到清热解毒、疏通腠理、透邪外出、解毒消肿、促进局部红肿消散的目的[25]。张雅娟等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乳、消肿止痛的中药(大黄、瓜蒌、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穿山甲、白芷、赤芍、乳香、没药、木香、小青皮、甘草)无菌纱布浸泡药液后,置于乳腺炎部位应用光电离子治疗仪离子导入进行治疗。其光电离是集电脑模拟电脉冲刺激、红外光热辐射、药物离子导入于一体,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借助光电离子治疗仪药物导入功能,再结合治疗仪本身的热辐射作用,能使导入药液到达乳腺组织中,达到治疗目的[26]。
罗雪冰等用经络全息刮痧疗法并配合清热解毒散结的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以疏经理气法、泻法从乳房四周边缘向乳头以均匀力度刮拭,尤其对有乳腺肿块部位力度稍加大,至局部出痧(斑点或斑块),再取膻中穴、屋翳穴、不容穴、阿是穴、患侧期门穴采用点按法以患者刮痧后排出积乳为最好。罗氏认为对乳腺刮痧治疗能调血行气、疏通经络,不仅能调整各种分泌腺的机能,并能将阻滞经络的病源排出体表,通过对乳腺对应部位的刺激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之效,通过反射作用调节生殖内分泌,并能帮助排出积乳,有利于乳汁的正常分泌[27]。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炎症,来势急,易成脓,故临床上治疗的关键是抓住时机。早期治疗对于急性乳腺炎是十分重要的。中医药对于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治疗方法多样,可因地因人制宜,且不影响哺乳,保护了母婴的健康。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136.
[2]胡升芳,陈红风.陆德铭分期辨治外吹乳痈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01-102.
[3]谢黎.“以通为用”理论在产后乳痈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467-468.
[4]刘志勇,李芳,喻国华.喻文球教授巧用通法治疗外吹乳痈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0,42(9):136-137.
[5]丁嫦英,赵虹.楼丽华教授治疗乳痈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46-47.
[6]罗艳,楼丽华,沃兴德,等.阳和汤对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5):1069-1070.
[7]夏军山.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36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7):667-668.
[8]李娟.如意金黄散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24):152.
[9]李万水.青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J].中医杂志,2005,46(12):895.
[10]陈庆雨,杨红英.木芙蓉叶治疗急性乳腺炎36例[J].福建中医药,2005,36(6):55.
[11]张玉梅.早期急性乳腺炎69例治疗与护理[J].光明中医,2009,24(12):2355-2356.
[12]郑三一.中药外治法治疗乳痈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4):46.
[13]李果,闵庆莉,赵新勇,等.大青膏外敷治疗初期乳痈 3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9(18):39.
[14]周敏,李欣,程亦勤,等.揉散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12):1130-1133.
[15]祁伟,吴礼生.点穴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 10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890-1891.
[16]陈跃玲.推拿治疗乳痈的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07,22(10):76.
[17]江瑜,李兰荣.腕踝针为主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附100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9,33(1):32-33.
[18]李彩云.体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68例[J].中医研究,2011,24(2):71.
[19]孙小英,白昱旸.疏肝通瘀法针刺治疗乳汁淤积症53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1):40.
[20]张继红,赵藏朵.针刺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58例[J].陕西中医,2004,25(7):635-636.
[21]叶志英.膏肓穴七星针扣刺加拔罐综合疗法治疗乳痈[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2):31-32.
[22]王虹,郭钦源,廖滔,等.围刺配合推拿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0,33(1):21-22.
[23]程亚群.天葵子治疗外吹乳痈[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52.
[24]周宣秀,苏素,许传英,等.中药鼻腔用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5):262.
[25]邵铁玲.中药气化热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39,121.
[26]张雅娟,付长凤,陈尔英,等.自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619-620.
[27]罗雪冰,刘南梅.中医内外合治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22-1223.
R655.8
A
1004-745X(2014)08-1498-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8.043
2014-01-1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3zz100)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