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宇旻
世界各国的劳动力总是先集中在农业、随后涌入工业,最后疯狂涌入服务业,为何会有如此规律?中国急速迈进第三产业时代,需规避哪些误区?
目前在中国大部分人的理解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普遍被对应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严格来说,这并不严谨。
三大产业的概念是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的,在英文中分别指初级、第二级、第三级。在费希尔的本意中,第一级产业指的是直接从自然界收获天然资源的产业,例如种植业、畜牧业、采矿业、采盐业、石油业,这些行业都是直接收获大自然的恩赐。
第二级产业则开始远离自然。例如圈养猪牛是第一产业,但将猪牛宰割后拉到工厂制成一盒一盒的熟食罐头,这就是第二产业了。
“一产”、“二产”都是生产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产品,而三产脱离了具象产品,在服务层面甚至精神层面为市场创造价值,如餐饮、旅游、交通运输、金融业、文化娱乐等。
“三产”铁律
费希尔发现,纵观世界经济史,对应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三个阶段,世界各国的劳动力总是先集中在农业、随后涌入工业,最后疯狂涌人服务业。
市场要素先从一产流向二产、再从二产流向三产的规律总结,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被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人们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产业的赚钱能力逐渐会变得远高于第一产业,随后,第三产业的盈利能力又会变得远高于第二产业。市场经济向利润看齐,如同一根指挥棒,哪里赚钱哪里去,市场要素最终被导向第三产业。
如今,德国的一产只占GDP的1%,二产仅占28%,其余71%全是三产。美国更为“夸张”,服务业占比接近90%。
在中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产业结构,都以服务业为绝对主导,低端制造业难觅踪影,农业近乎绝迹。
此种现象,让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种错觉:既然发达地区都以三产为主,那么反过来,集中精力发展三产是不是就能迅速发展?
很遗憾,这种反向的推论是不成立的,至少是有缺陷的。
例如,中西部一些旅游大省,旅游业的发达使其成为第三产业占比相当高的地区,可是却并没有改变它们欠发达的现状。
“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三产占比很高但是经济却欠发达的地区。我国中西部的某些地区,由于人口稀少,服务半径内的物流费用高,因此三产的增加值占比也很高。”某学者撰文指出,仅用三产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是不可靠的。
产业结构由什么决定?
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总是沿着“一二三”滚动,而不能反过来?
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动背后,是人的需求的变动。
“在低收入阶段,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所需的产品需求占主导地位。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学者在大学教科书中严谨地阐述产业结构变动的原理。
产业结构的异变只是一个结果,社会需求的改变才是先前的动因。
如今,各地都倡导发展第三产业,研究如何提高三产的比重,可是,必须明白:虽然第三产业是大势所趋,但是必须待到百姓消费需求达到了某个层次,才能顺水推舟地去发展某个层次的产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强求不得。
中国需要怎样的“三产”?
街边的小商铺是服务业,路边的大排档是服务业,小区里的中国工商银行也是服务业,互联网上的阿里巴巴、写字楼下的顺丰快递全都是服务业……我们究竟要发展哪些服务业?显然,金融业、物流业、互联网业等含金量更高的形态,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提及的“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也有高低之分。补鞋匠与医生、律师同属第三产业,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但在经济学层面上显然不是一个级别。
发展低端服务业对中国无所助益。就以旅游业而言,观光旅游业在给许多省份带来GDP的同时,也带来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难以给像西双版纳和丽江这样的地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如今,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提出,旅游业、餐饮业并非中国第三产业的重点,金融业、物流业、互联网以及各式的技术服务、中介服务才是重头戏。这些“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可直接推动制造业升级,形成二产与三产的联动。
因此,吴敬琏就曾指出,地方政府对发展服务业有一个误解,即孤立地理解服务业,不是把服务业看作是在整个产业链中提升产业价值的服务活动,而是将之独立出来,单独作为一个产业发展,从而导致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和升级受到忽视。在吴敬琏的意见里,发展第三产业似乎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