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星 崔玲玲 李新宇
【摘 要】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初中资源网站进行调查发现,初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着建设主体单一、学科分配不合理、资源分配无序、资源独立于教学以及建设标准不规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建设理念,以及规范教材的建设、管理与评价,资源建设紧紧围绕教材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资源建设标准;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1-0024-02
初中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
“十五”期间,从国家到各省市教育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中小学校纷纷建起了各级各类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本文通过对“初中资源网”、“中国远程教育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初中教学资源网”等48个具有代表性的初中资源网站或网站中“中学资源”频道进行调查,对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资源建设主体单一,质量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大部分资源是由国家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资建设,学校免费使用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商业机构参与建设的普适性资源中真正贴合一线教学的资源很少。当前,我国利用率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大多是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资源,受技术能力的限制,加之这种“无偿劳动”耗时费力,导致资源质量普遍不高。另外,很多教育资源库徒有其表,看似内容丰富,实则真正适合教学和自主學习的系统化资源屈指可数。
2.学科资源分配不合理、内容挖掘深度不够
初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大部分是关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教育中的“主科”,而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等科目的资源较为匮乏。资源内容的挖掘深度也不够。例如,“初中学习网”的各类试题、课件、学案等达200万条之多,每天更新不少于2000条。然而也正是由于包含了各学科内容,内容面广,使得其内容深度挖掘不够,仅仅停留在各类资源形式的简单累积上,缺乏对资源的分类。
3.资源分类不够有序,难以有效定位
由于信息化资源的无限可复制性, 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被大量上传, 使得资源数量急剧膨胀,少数优质资源被埋没在互联网中。又由于初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存在形式较分散,所以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资源共享的运营机制,造成无数个资源孤岛。此外,当前很少有专门为教育资源网提供的检索服务。例如,“K12教育资源云”可以与376278位教师分享95168份资源,可见资源数量之多。然而,由于这类网站所包含的学科和年级较多,导致搜索需要更高的技巧,但效率却不高。因此,亟待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基础教育资源主题分类与检索体系,为散布于网络中的教育资源提供合理的存储方式。
4.缺少与教学过程配套的资源
教学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某一问题,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程序展开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定义的教育资源类型包括媒体素材、课件、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题库、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9项内容[1]。虽然有些资源网站按照学科、年级等属性开发了与学科相关性较强的课件、案例、参考资料、试题库等,但资源建设者对资源能够解决的教学问题没有清楚的界定,大多数资源都是以知识点、主题或者教学单元的形式散存于数据库中,与教材完全匹配或基本匹配的不多。资源网站缺乏基于教材的系统化资源,不能直接用于教学,通常需要教师花费较多时间去修改、整合,并且多数教学资源库只提供资源管理、检索查询、资源下载等简单功能。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不应以数量而应以服务实际教学的效率为标准。完善的教学资源库更应该是利用先进技术开发的,集教学资源管理、优化、积累、检索、使用为一体的,为新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的综合性系统。
5.数据资源不标准、不规范
我国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已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标准,但是实际上资源建设的随意性还是很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无序性,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自治共享上,相互间缺乏连通机制[2],不同教学研究机构制作的教学资源在文件格式、分类标准、处理过程和信息交换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导致教学资源共享困难,很难产生各种资源的聚合附加值。
初中信息化资源的改进与发展
1.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分级管理
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整体规划,又要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首先,国家应根据教育需求以及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制定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发展规划,形成长期、中期与近期的开发政策,组织企业、一线教师、学科教学顾问、教学设计专家精诚合作,有针对性、系统地完成资源建设。同时针对已建成资源,将国家教育资源库作为核心和归宿,将各县、市和省级教育资源库层层连接,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资源库构架,通过统一的检索汇聚功能,将各级教学资源分类上传至国家教育资源库,并进行实时更新。其次,以教学资源与教学管理信息为主要内容,注重信息资源的兼容性、空间可扩展性,注重信息资源的模块化和结构化,努力建立一套易于管理、方便查询的学科资源库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3]。
2.资源建设标准化,方便定位与共享
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无中心控制、分散无序、可被轻易复制和广泛传播等特点,这造成了重复建设与大量冗余资源存在的现状。《CELTS-42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规定对教学资源元数据的描述应该包括标题、学科、关键词、描述、标识、格式、日期、语种、类型、作者、适用对象11个核心元素[4]。初中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在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的同时,要从规范出发,注重信息资源的兼容性、空间可扩展性,注重信息资源的模块化和结构化,方便信息的定位与共享。
3.围绕教材,服务教学
资源库的建设应以教育需求为前提,信息化资源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游离于教学实践之外,需要资源开发者基于教学设计理念以一种良构的方式整合资源,清晰地反映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首先,必须把各科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次,确定知识体系中需要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作业、练习需要的素材资源、样例资源等类型。再次,根据已经确定的资源范围和资源类型,在互联网、教育资源库中有目的地收集各类素材,包括对已有数字资源的质量优化、重新组合,将资源与教学过程进行高效整合。最后,完成资源的上传与共享。
4.建立资源的评价模式
课程改革后,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对资源的布局的合理性、用户满意度、资源共享程度与应用效果等的评价。所以需要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依据严谨的评价原则和合理的评价程序,提出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指标,来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效益和效能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判断。例如,针对目前部分资源网站只有“注册用户”数量与“日访问量”等数据统计的现状,开发针对资源的统计分析功能,其中包括对资源容量的统计、资源使用统计、用户反馈信息统计和排行统计等,统计分析的结果以图表及数据的方式显示[5],验证与促进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质量的科学管理。
基础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信息化资源的建设进一步契合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初中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信息化教学资源需求度的不断攀升,初中信息化资源必须遵循系统的建设原则与标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在建设与管理上实现科学化与动态化,为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一个集资源、交互、展示为一体的平台,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编号:GH-1214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B/OL].http://www.etc.edu.cn/zhuyewenzhang/jiao-yu.doc.
【3】王耀松,姚明.优化资源整合提升办学效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78-80.
【4】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 c653d0fb910ef12d2af9e7d2.html.
【2】[5]潘琼.分布式地理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34-38.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