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2.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蒙医学与预防医学
乌兰格日乐1德恩金2
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2.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蒙医学是在游牧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是蒙古民族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中逐步积累的医药卫生及预防保健知识。蒙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在防病、治病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中发挥了独特及重要的作用。
蒙医学;预防医学
蒙古族先人早已认识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跟外界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实践中保留了许多保护和改善环境因素、保障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经验,在人们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中都能看到预防医学思想。如:生活习俗方面:饮食前洗手,每人都有自己专用手巾和碗筷,挤奶、炼制奶制品时必须洗手,用各种兽皮加工制作衣物防寒保暖预防各种寒性疾病。环保习俗方面:檀香、云香等香料烟熏消毒住宅、牛羊棚圈[1]。生活垃圾必须放到在家园东南方几十米处的固定点。指定女人在家园东南方向、男人西南方向洁身。不能向西北大小便,是蒙古高原西北风强烈的自然条件下预防疾病的卫生守则[2]。忌讳在河流、湖泊中洗手或沐浴,更不允许洗脏衣服或河流中扔赃物,注意保持水的清洁。文化习俗方面:使用蒙古包改善居住条件预防寒性疾病的发生,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项目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佩戴金、银、铜等制作的戒指、手镯、耳环来治疗关节疼痛、解毒、防病保健和延年益寿等等。
蒙医学认为所有疾病内因通过外因诱导才能发生疾病,没有外因则内因不能单独成病,要使身体保持健康而长寿就要严防一切疾病的外因,无缘之因何以能有结果。因此,时刻正确掌握饮食、起居及药物三者的合理运用,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季节、饮食、起居、药食性味等的过甚、不足或相反,则将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此相反,有规律的正常生活,则会使人健康无病。
几千年前蒙古族人民就认识到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蒙古族民间有句古老的谚语“病之始,始于食不消;药之源,源于白煎水”[2]。诸如奶食、肉食、骨汤之类,只要食用适当,都可以起到滋补、强身、防病、治疗的作用。这是古代人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如今饮食疗法的前身。元太医饮食营养学家忽思慧撰写的《饮善正要》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预防医学专著。论述了人们摄取饮食的调养,并详细介绍了饮食与人体的关系,饮食的种类、性味、饮食禁忌、适量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方法,善于适量享用,则有健身益寿之功,随意乱食乱饮、过量、过少或相反,则必发生疾病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善于调养饮食。蒙医认为所有疾病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所以治疗疾病时,即使没有病变也会使用调节胃功能的药,以改善或提高胃消化吸收。蒙医《珊瑚验方》中记载“济贫时候的人们易患赫依引起的疾病”。当时人们因生活条件不好,食之过少容易赫依功能紊乱是其中原因之一。如食之过量,则将引起不消化而产生粘液,易患巴达干病。因此蒙医研究根据食物的性味与胃消化三热能具体情况而进食,才能达到预防各类疾病和健康的目的。人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方法,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饮食进行补充,更有效地发挥对疾病的预防,从而健康长寿。
蒙医学非常注重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认为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如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可影响人体,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人体随着季节的变化,体内各器官的功能也出现变化。昼夜晨昏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引起人体阴阳的消长的变化。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质和水质不同,也同样对人体产生影响。因为不同季节的自然环境变化直接影响人的机体,提倡根据不同季节进行服食补养。蒙医《饮膳正要》中就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为了长寿而幸福的生活,预防疾病,每个人均要按季节调整自己的起居和饮食。为了保持三根因素的平衡,一年不同季节里根据人体赫依、希拉和巴达干三根因素其潜伏期、发作期和痊愈期的不同人们必需认真选择合适的运动和饮食,讲求合理的饮食,严格预防,才能获得健康,争取长寿。冬、夏季节里饮食起居要温暖,暑季和秋季住处要凉爽。春季要吃粗性食物,冬夏要进食甘、酸、咸三上味的食物,春季里则须吃苦、辛、涩三下味的食物,秋季要吃甘、苦、涩味的食物。
蒙医学认为行为起居是身、语、意三者的活动,这三业对人来说必不可少,如能调节适当能防身、健身,即是人体保持健康的条件。但过多或过少都诱发机体内部三根的内讧,而发生疾病。如大小便时着力憋气时硬压、猛挤、烈日下过分暴露、跌打损伤、过多生气便会立即引发机体“赫依”及“希拉”的紊乱,引起各种疾病。因此强调身、语、意三业的一切活动都以适度为宜,不可错乱。日常起居中,要时刻注意行动举止、睡眠方法、性生活、散步活动。为了健康而长寿必须经常做到依照起居行为度日,才能预防各类疾病。
民间谚语中提到“同用面巾会传染眼病,同用碗筷会传染口角病”。亡于传染病者的遗物,甚至可以引起一家人死于瘟疫,必要时须将房屋连物品全部火化。如有传染病流行,首先要发布“扎尔”(布告)。汉朝时期,有关于蒙古地区“瘟疫”流行的记载,蒙古军队中瘟疫流行曾用大黄治愈[3]。蒙医学家罗布桑提出了预防天花病药方制备及接种方法。这些说明了重视预防疾病的必要性及传染病的治疗。蒙医对传染病有独特的治疗和预防的体系,蒙医古籍《甘露四部》、《蒙医金匮》中记载了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法与预防。《蒙医金匮》是一部最早系统论述预防传染病的著作,记载“瘟疫由疫毒感染引起,是从疾病流行的方向由烟雾、风等传播而来,首先采取预防措施”[4]。预防措施有携带药物或药物烟熏预防、服药预防、屏障预防、清洁预防、消毒预防五种。药物预防如用麝香、硫磺、黑云香等配伍,用布做成药包系于颈部,或者在鼻孔处烟熏,可以预防各种传染病。[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防与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已经不再满足“无病”,还要追求更好的生命质量。因此,蒙医预防医学更值得探讨和研究,维护蒙古族乃至更多民族人民健康发挥重大作用。
[1]布仁达来.蒙古人环保习俗与疾病预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11.
[2]巴·吉格木德.蒙古医学简史[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12.
[3]阿古拉.蒙医药学[M].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 .12.
[4]伊希巴拉珠尔.四部甘露[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2.
[5]苏荣扎布.蒙古学百科全书 医学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4.
R29
A
1007-8517(2014)08-0008-02
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