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伦栋
(贵州省岑巩县人民医院,贵州 岑巩 557801)
浅谈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刘伦栋
(贵州省岑巩县人民医院,贵州 岑巩 557801)
探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分析研究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且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应重视并防止滥用。
中成药;不良反应;探讨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材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中成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多数中成药按正确给药方法和途径应用是安全的,但不能就此认为中成药完全无毒副作用。很多人误认为中成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有些药品广告声称“纯中药制剂,绝无毒副作用”。其实,“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也不例外,即使是无毒之药,用量过大或滥用,也会对身体产生伤害[1]。
1.1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疹、皮疹、哮喘、胸闷、心慌、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清开灵、穿琥宁、双黄连注射液等都有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
1.2 肾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腰痛、水肿、血尿、蛋白尿等,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雷公藤、七叶素、芦荟、紫杉、某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有肾毒性,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如天王补心丹、牛黄解毒片、大活络丹、至宝锭、紫雪散等久服引起汞中毒,也可致肾损害。
1.3 心血管系统:含蟾酥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等,可引起心律失常。云南白药、小活络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毒可出现口唇麻木、头晕恶心,可致心律紊乱甚至死亡。
1.4 肝脏毒性:如壮骨关节丸和治疗皮肤病的中成药可致药源性肝损害。
2.1 服用方法不当
过量长期服用,可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一些药性强烈、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成分如蟾酥、斑蝥等,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些中成药特别是含铅、汞化合物的矿物类中成药,长期服用可因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含朱砂、赭石成分的中成药、六神丸可引起肝肾损害。
2.2 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盲目运用,“双管齐下”,不注意配伍禁忌,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甚至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3 个体差异及特殊人群
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其中,女性药物不良反应比男性多,婴幼儿、老年人不良反应比青壮年多。少数敏感体质及特异性遗传体质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与大多数人不同,与药物的药理、毒理及用法用量等无关。儿童、老年人、经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由于生理功能与青壮年不同,对药物的反应及药物体内代谢过程等也不同。
2.4 盲目用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选用中成药必须与病证相吻合,这是有效用药的前提。如果药不对证,盲目用药,对其药性不详,或未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迷信偏方、秘方,或盲目长期应用某种中成药,都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2.5 不适宜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中成药组成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成分,有些中成药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常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这一方面,以中药注射剂较为突出。中药注射剂中含有蛋白、淀粉、鞣质、色素、黏液、树脂、挥发油等成分,并加入助溶剂、增溶剂等添加剂,这些都是产生热源物质和致敏物质的重要因素[2]。
2.6 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
2002年《新编国家中成药》中就收载了中成药5017种,其中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有160种,如感冒清胶囊、维C银翘片、复方感冒冲剂、珍菊降压片、消渴丸、止咳糖浆等。这些药物与含有同类化学成分的西药同时配伍使用,剂量过大,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7 滥用、误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为了强身健体,自取补药,如长期连续服用人参作为补品而产生“人参滥用综合征”等。又如VC银翘片和感冒通联用,康泰克和VC银翘片联用治疗感冒,这些药中部分成分相同,联用后不良反应加重。
应辨证施治,合理用药,避免滥用,严格按规定量和用法使用中成药,保证用药的有效和安全。重视对中成药的质量管理,加强中药药学特别是中药毒理学的研究,建立健全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中西药联用日益普遍,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降低其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减少药量,扩大适应范围,充分发挥其独特疗效的目的。
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师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确保用药安全合理化,提高患者依从性,正确认识中成药,合理使用中成药。
[1] 李水福.有关中药毒性的讨论.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3): 62-64.
[2] 朱宇欢,陶建青.浅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94-95.
To Discuss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Chinese Patent Drug
LIU Lun-dong
(Cengong People’s Hospital of Guizhou, Cengong 557801, China)
To discuss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Chinese patent drug, to study and analysis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Chinese patent drug in clinic, Chinese patent drug, adverse reaction should be valued and prevent drug abusing.
Chinese patent drug; Adverse reaction; Discuss
R282
:A
:1671-8194(2014)05-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