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014-01-25 06:16:29张若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躁动低氧全麻

张若冰

(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张若冰

(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老年;全麻;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麻手术也越来越被老年患者所接受。而一部分的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或多或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极易在麻醉和手术的应激下发生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和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sia care unit,PACU)是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的场所。加强术后恢复期的管理,对老年患者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有效处理,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全麻术后恢复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23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在PACU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PACU共收治全麻术后老年患者406例中,男185例,女121例;年龄:60~87岁;其中:普通外科126例;神经外科34例;心胸外科21例;骨科33例;泌尿外科44例;妇科64例;耳鼻喉科68例,眼科16例;按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Ⅰ~Ⅲ级,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下,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时间2~5 h,术后带气管插管入PACU严密观察和监护。

1.2 结果

在PACU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发生低氧血症3例,高血压7例,躁动5例,苏醒延迟8例等。所有患者经积极及时治疗后恢复良好,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其他并发症,顺利拔管后安全返回病房继续治疗。

2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1 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90%持续15 s以上定为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持续2 min或血氧饱和度≤85%为严重的低氧血症[1]。老年患者术后往往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极易导致低氧血症。患者入PACU后密切观察神智、自主呼吸恢复,VT>6 mL/kg,拔除气管插管前,吸干净插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脱氧观察10 min,SpO2:95%以上。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拔管后更容易出现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导致SpO2进行性下降,所以拔气管插管前,充分鼓肺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iv、氨茶碱注射液2 mg/kg /iv预防,并在拔管后,将床头调高30°。本组有5例长期吸烟史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老年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均在PACU平稳过渡术后恢复期。拔管后及时吸出口腔、鼻腔内分泌物,鼓励患者咳嗽、有效咳痰。高流量(5~10 L/min)面罩吸氧。出现低氧血症,立即予头后仰、托起下颌,扣紧面罩加压给氧,如有舌根后坠者,置口咽、鼻咽通气管等处理,纠正缺氧。本组有3例出现低氧血症,均得予纠正。

2.2 心血管反应

全身麻醉恢复期拔管时,由于气管插管、吸痰及手术后疼痛的机械刺激引起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导致HR增快,血压升高,严重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可使心肌缺血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所以PACU内应保持安静,充分术后镇痛,减少躁动。另外,深麻醉下吸痰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心血管反应。吸痰前,吸纯氧1 min,吸尽口腔、鼻腔内分泌物,待患者神智清醒、呼吸功能恢复良好时,尽早拔管。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HR、BP的变化,BP维持以不低于或不高于基础血压的30%为准。本组7例出现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经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护理,均未出现严重高血压及低血压。

2.3 躁动

全身麻醉恢复期大脑中枢神经功能尚未全面恢复,但对外界刺激已有反应,所以出现躁动。躁动表现为兴奋、高度烦躁、强烈挣扎、多语、心律增快等。进入PACU,对于躁动患者,尽量避免对其造成刺激的操作,加强安全护理,正确使用约束带、床护栏等;术后充分镇痛:遵医嘱及时使用镇痛泵并注意观察其效果、患者神智、生命征变化;熟练掌握拔除气管指征,及时拔除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出现躁动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减少不良刺激。

2.4 苏醒延迟

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储蓄,术前有效睡眠严重不足、电解质混乱、体温过低、老年人器官退行性改变,肝、肾代谢功能不全使药物代谢排泄减少等都可引起苏醒延迟[2]。全身麻醉的患者停止给药超过90 min不能获得清醒,对指令动作、定向能力和术前记忆不得以恢复,则称为苏醒延迟。麻醉用药量相对多的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瞳孔、生命征、尿量的变化,积极排除其他原因,持续充分通气,随着药物作用的消退,患者会完全清醒。对于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蓄积的患者,清醒后也不能急于拔除气管插管,给予少量镇静剂,继续予纯氧机械通气,纠正低氧状态。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测血气分析无异常,脱氧观察5 min血氧饱和度≥95%可拔除气管插管并予高流量(8 L/min以上)面罩吸氧。本组有8例因腹腔镜手术而出现二氧化碳蓄积,均得予纠正。体温过低患者,入室前把室温调到24~26 ℃,相对湿度50%~60%局,减少身体暴露,注意保暖。密切监测体温,使体温达到36 ℃以上。

3 小 结

全麻手术进入PACU后,由于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患者的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容易发生呼吸道堵塞、心血管意外、躁动和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尤其老年患者,往往并存有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所以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较多,通过在复苏室的有效预防和护理,确保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将恢复期并发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从而大大提高老年患者返回病房的安全性。

[1] Squadrone V,Noha M,Ceruttl E,et 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for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hypoxem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5,293(5):589-595.

[2] 钟泰迪.麻醉苏醒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57.

R473.6

:B

:1671-8194(2014)06-0210-02

猜你喜欢
躁动低氧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道路躁动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5
躁动季节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