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4-01-25 02:58马朝霞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性中度

马朝霞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032300)

・临床经验荟萃・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分析

马朝霞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032300)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起病急,常伴有前驱症状,起病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部分患儿可出现肠道外器官合并症。结论 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人群,要普及疫苗接种,一旦发病积极治疗。

腹泻;小儿;轮状病毒;临床特征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其中约50%的患儿<1岁。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均可引起腹泻,其中以轮状病毒多见[1]。有报道,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约占所有因腹泻就诊患儿的45%,冬季所占比例高达80%[2]。全球每年大约有1亿多儿童罹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可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危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9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98例,其中男46例、女52例。临床诊断标准:常秋冬季发病;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起病初1~2 d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较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血清学肠道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3]。

1.2 年龄分布 年龄最小的患儿10日龄,最大的患儿5岁,平均(2.2±0.7)岁。年龄≤5个月者17例,占17.35%;≤2岁者62例,占63.3%;≤5岁者19例,占19.4%。其中,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1.3 发病季节 秋冬季共发病69例,占70.4%;春夏季共发病患儿29例,占29.6%。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

1.4 临床表现 本组患儿中,存在前驱感染症状者20例,占20.4%,包括咳嗽、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气促等症状;发热55例,占56.1%,多数患儿在发病初期出现发热,少数患儿体温可>40℃;腹痛62例,占63.3%,程度多为轻度及中度,重度腹痛较少见;腹泻86例,占87.8%,多为急性,性状为渗透性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量较多,大便中水分多,不含有黏液脓血,有蒜臭味;脱水45例,占45.9%,多为轻度和中度脱水,重度脱水者少见;高热、惊厥9例,占9.2%;休克6例,占6.1%。

1.5 肠外器官损害 合并呼吸系统损害36例,占36.7%;部分患儿X线或CT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或炎性病灶;诊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8例、支气管肺炎18例。合并心脏损害25例,占25.5%;心肌酶学检查可见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及低密度脂蛋白(LDH)中≥1种增高;或心电图出现异常,包括ST-T段改变、PR间期延长或T波低平或倒置。合并肝脏损害31例,占31.6%;少数患儿出现肝区不适、黄疸,查体可见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或胆红素增高。合并肾脏损害11例,占11.2%;肾脏损害患儿多无明显泌尿系统症状,仅可见尿蛋白升高和(或)肌酐、尿素氮水平增高。合并神经系统损害8例,占8.2%;主要表现为全身强直性痉挛,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部分患儿存在脑电图轻度异常。

2 治疗与转归

2.1 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并发症。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治疗;迁延性腹泻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急性期饮食疗法,继续喂养,满足生理需要量并补充疾病消耗,缩短腹泻后的恢复时间。如以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暂停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可以饲喂等量的米汤、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严重呕吐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5 h左右,不要禁水,待呕吐症状好转后可以继续喂食,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存在并发症的严重病例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口服补液可以用于腹泻时脱水的预防,以及纠正轻、中度脱水。轻度脱水口服液量约50~80 mL/kg,中度脱水约80~100 mL/kg,于8~12 h内将累计的损失量补足。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以及呕吐、腹泻严重或腹胀严重的患儿。

2.2 转归 本组患儿经积极救治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现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儿童胃肠道抵抗力差,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由于发育不完全,消化酶的活性低,从母体获得的抗轮状病毒抗体逐渐消失,更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因为患儿小肠的上皮绒毛细胞受到感染,导致水和盐的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障碍和随后的渗透性腹泻。肠毒素可以使小肠细胞内钙离子积聚并引起细胞凋亡,肠毒素还可以引起氯离子向细胞外流动增加,并减少细胞对水和钠离子的吸收而导致腹泻[4]。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每次只限一种,逐步增加,适时断奶[5]。人工喂养的患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对于生理性腹泻患儿,要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或因为小儿便次增多而怀疑其消化能力,而不按时添加辅食[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餐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居室要定期通风。已经出现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患儿,要做好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对于患儿的治疗,要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7]。

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已研制成功,但是只能部分预防,不能保护所有的小儿免受轮状病毒感染,另外,疫苗的不良反应也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

综上,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要作好预防,一旦发生则积极治疗,以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病程。

[1] 杨锡强. 儿科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293.

[2] 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3-135.

[3] 范玉琴. 轮状病毒性腹泻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治[J]. 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0,10(3):192-193.

[4] 曾玫. 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0,27(1):26-29.

[5] 黄永坤. 秋泻灵治疗不同RNA型轮状病毒性肠炎94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298-299.

[6] 梁浩. 新编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手册[M].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139.

[7] 焦富勇.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2011,9:8.

1672-7185(2014)23-003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3.019

2014-06-04)

R725.1

A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感染性中度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思考心电图之177》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小米手表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