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地震岷县养蜂示范基地灾情调查

2014-01-25 01:43祁文忠师鹏珍申如明李秉才
中国蜂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岷县中蜂养蜂

祁文忠 师鹏珍 申如明 梅 绚 李秉才

(1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天水741020;2岷县畜牧兽医局,岷县748400)

“7.22”地震岷县养蜂示范基地灾情调查

祁文忠1师鹏珍1申如明1梅 绚2李秉才2

(1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天水741020;2岷县畜牧兽医局,岷县748400)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深入灾区,进村入户,进行了灾区蜂群损失调研工作,帮助群众抗灾自救,度过难关,减轻灾害损失,极力推进灾后恢复生产的有效措施,调研情况如下:

一、岷县养蜂概况

岷县位于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北秦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东边缘(甘南高原)交汇区。自古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岷县境内地貌主要属于高原,地表切割较小,河谷大多宽浅。县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300~3000米之间。岷县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2314米,年平均气温5.7℃,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降水量596.5毫米,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岷县冬季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9℃。境内林草丰茂,草原森林覆盖率61%,油菜面积大,盛产中药材200多种,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特别是红芪、黄芪、大黄、秦艽、羌活、泡参、柴胡、防风、黄芩、党参等是非常好的特种蜜源。全县植被良好,每年4~9月各种植物开花接连不断,有较好的蜜蜂养殖条件,特别是适宜中蜂养殖。

中蜂在岷县特有的生态条件下,形成了优良的特性适应性很强,耐寒,越冬能力强;个体大、体色深,属于一个新的类群或亚种[1];它飞翔迅捷、嗅觉灵敏、出勤早、收工晚、善于利用零星分散的蜜源。但岷县以定地饲养中华蜜蜂(土蜂)为主,且多为原始传统土法饲养,大多养殖采用树洞、木桶、背篓、简易木箱等,采用原始的自生自繁、毁巢取蜜的方法饲养,即使有初步学新法饲养的,也不得其法,违背蜂群生活习性,抓不住高产时机。许多蜂农思想观念滞后,认为蜜蜂乃“飞财”,可遇而不可求,不易惊扰等种种观念,对科学养蜂知之甚少。政府没有专门养蜂管理指导业务部门,农民养蜂完全处于松散地、自生自灭地原始饲养方式。

通过对岷县中蜂养殖调查摸底,深入农户了解养蜂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现有中蜂养殖户2100户,养殖11120群,养蜂年收入360万元,多为老法饲养,普遍存在蜂蜜产量低、蜂群数量发展慢、杀蜂毁巢取蜜等问题。近些年来,呈现出良好局面,2013年蜂群已经达到18200群,新法饲养比例在逐渐上升,岷县把养蜂当作林下经济和特色产业来抓。近两年来,中蜂蜜(土蜂蜜)颇受消费者青睐,中蜂蜜价位不断上升,目前每千克100元,供不应求。

二、“7.22”地震岷县示范基地灾况与应急反应

岷县是我省中蜂养殖重点县,也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7.22”岷县漳县地震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相关人员、蜂体系许多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及时询问灾情,天水综合试验站首先及时了解情况,随后深入灾区调查。

据7.22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现场新闻发布会消息得知,这两次地震给岷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害已造成定西市7个县区、117个乡镇、1163村、77799户、323933人受灾,其中岷县、漳县最为严重。因灾死亡95人,千余人受伤,倒塌房屋10065户45998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9.74亿元[4]。

岷县7.22地震灾情,给岷县中蜂养殖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由于第一时间在救人、救物和掩埋动物尸体,直到紧张的抗震救灾稍有缓解时,则全面调查中蜂受损情况。在受灾严重的申都、禾驮、寺沟、浦麻、梅川、中寨六个乡镇,因为岷县山区很多,蜂农是将蜂箱放在平房顶上(都是土坯房)、屋檐下摆放养殖,这次地震都是将土坯房震倒,从而使中蜂死亡或者飞逃;同时,地震后接着连续7天的大雨和暴雨,山洪冲走蜂箱或者土崖塌方冲走蜂箱,使赵民孝、秦顺平、陈春生、季志能等养殖的中蜂受到一定损失,这次共损失蜂群290群,不同程度受损921群。其中,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示范蜂场损失7群,受到损害32群。另外天水市麦积区转地到岷县饲养蜜蜂的蔡国学蜂农,所饲养的230群意蜂,有25群被倒下的崖土掩埋或被滚石砸坏。

灾情发生后,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通过不同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在科学家和试验站的技术指导下,示范基地技术骨干深入灾区,对蜂农自救和蜂群应急处理指导,帮助蜂农度过难关:1.对受灾严重的蜂群,做好灾后蜂场消毒工作,重视灾区及周边疫情,防止重大病害传播;2.加强蜂群饲养管理,对受灾蜂群即时处理,组织调整蜂群,处理毁坏蜂具、巢脾,防止起盗和蜂病发生;3.对受灾较轻的广大蜂场,指导补充饲料,保足蜂,加强繁殖,扩大群势,确保蜂群强壮,促进后期生产,为秋季培育越冬蜂做好准备,减少损失,为第二年打好基础;4.向相关救助部门申请灾情援助。

2013年8月22日,在地震后一个月,我们深入岷县的寺沟乡、麻子川乡、梅川镇、茶阜乡、禾驮乡、申都乡进行了示范基地灾后蜂群发展情况调查。由于进入8月份,天气好,蜜源流蜜好,灾区蜂群恢复较好,蜜足群强,蜂群发展不错,越冬没问题。

三、灾后养蜂发展建议

岷县7.22地震灾情对养蜂业来说,虽说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受到重创。岷县发展中蜂产业有较好条件,蜂业发展有许多潜力没有挖掘,大力开发养蜂业前景看好,就当前蜂业发展采取了相应措施。

1.借助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养蜂生产有序开展

2011年来,岷县县委县政府重视养蜂业发展,将中蜂发展列入岷县七大主要畜牧产业之一(四黑两草一蜂),对岷县中蜂产业发展做出具体规划和安排,提出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措施。首先要做好灾后中华蜜蜂保护区管理工作,防止青藏高原边缘中华蜜蜂种质资源流失;二是要突出重点,示范带动,以发展重点村社,示范带头,逐步推广,选养蜂技术好、产量高的大户为示范户,列入县养殖小区建设示范区,予以扶持发展;三是提升科学养蜂水平。结合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给予适当蜂箱、蜂具、资金和技术扶持,巡回指导,开展中华蜜蜂新法养殖与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四是安排业务部门固定专职蜂产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岷县中蜂产业的发展。

2.组织培训,做好灾后养殖技术指导

灾后蜂群受到严重影响,发展中蜂规模化养殖,要结合实际,从基础做起。省养蜂研究所、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岷县畜牧局,针对现状,组织蜂农举办中蜂科学养殖技术与恢复生产培训班,热情动员,专家深入细致指导,进行现场技术操作观摩,大大激发蜂农灾后重建的信心和发展养蜂的积极性。

3.技术指导,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灾后蜂群恢复与发展期,省养蜂研究所、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派驻专家常驻岷县,县畜牧局抽调业务专干,深入养蜂农户,借已组成的“岷县蜂业技术义务服务队”,深入农户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这个服务队一如既往深入农户,科学指导,现场解答存在的问题。2013年“7.22”灾后,服务队发挥着主要作用,同时充实技术骨干,发展到16名义务技术骨干,组建信息联络电话和网络,搭建了信息交流、技术服务的平台,哪里需要技术帮助,哪里就有“服务队”身影。带领学员进行现场养殖技术指导和新法饲养技术操作观摩,大大激发了蜂农新法养殖的兴趣和发展养蜂的积极性,许多蜂农积极扩大饲养规模,目标蜂群达到100群以上,产值提高30%以上。

4.发挥合作社作用,形成有组织的养蜂联合体

为了解决蜂农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地在市场、企业与蜂农之间架起相互联系的桥梁,成立的“岷县高原红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共同发展的原则,吸纳养殖蜂群多、热情高、愿为大家服务的蜂农,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打造地方品牌。使原先松散型的养蜂方式逐渐成为有组织的标准化、规模化养蜂联合体,带动岷县广大蜂农走科学养蜂之路。

5.建立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发展

在蜂群恢复良好的基础上,大力提倡新法饲养,普及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实行新老结合的科学养蜂方式,扬长避短,发挥中蜂优势,是发展岷县蜂业必由之路。选择蜜蜂养殖情况较好的乡镇,建立蜜蜂养殖试验示范场,进行实用技术指导示范,有关部门人员、蜂农观摩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效益。

6.争取资金扶持,逐步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岷县发展中蜂产业虽然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养殖技术落后、底子薄、缺经费等,借灾后重建良机,促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增加对养蜂业的重视,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依托优惠政策,申请灾后重建资金,争取各级部门有重点地进行蜂箱、蜂具、饲料补贴,改善落后的生产方式,循序渐进的提升科学养蜂水平。岷县养蜂业开创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大好养殖局面,向平稳健康发展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

[1]谭垦,胡箭卫,祁文忠,等.陇南东方蜜蜂的分类地位[J].中国养蜂,2005,(11):9-12.

[2]祁文忠,吴勇,梅绚等.岷县中蜂规模化养殖势头正起[J].中国蜂业,2011,(10)

[3]岷县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66010.htm2013-8-4.

[4]岷县漳县6.6级地震_社会人民网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nycytx-43-syz19)

祁文忠,甘肃岷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蜜蜂养殖研究与蜂业管理工作,E-mail:yfsqwz@163.com

猜你喜欢
岷县中蜂养蜂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新机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中蜂保护与发展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中华蜜蜂
养蜂女状元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