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读书法

2014-01-24 18:08邵火焰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4年1期
关键词:白岩松课本哥哥

邵火焰

白岩松说:“人其实很像弹簧,还是要有点压力才好,有压力才有动力。读书也是如此,自己给自己定任务不失为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前不久,中国教育电视台“成长不烦恼”节目专访了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请他就“读书方法”谈谈感受。

白岩松先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他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小时候的他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由于贪玩,在校不念书,回家不摸书,学习成绩很不好,考试成绩经常在全班排名倒数。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岩松渐渐地懂事明理了。但真正让他产生自觉读书的动力还是在上高中后,这时他的哥哥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受到了全村人的称赞。有人甚至当着他的面说,他将来比不上哥哥。白岩松听后很不服气,决定从现在起也像哥哥一样,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有了动力和目标后,白岩松开始变“心动”为“行动”,可是由于以前养成的一些懒散习惯,有时看一会儿书惰性就上来了,不想再接着看了。

有一天,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必须在一个早自习看完课本中的10页书,没看完或敷衍(fū yǎn)了事的,经检查没记住主要内容的,罚第二天全校做操时到主席台上亮相。白岩松不想丢脸,硬逼着自己看完并记住了规定的内容。随后他发现,“给自己定任务”的做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从此以后,白岩松就采取了这种读书方法,他把所有学过的课本都找出来装订起来,历史书一共有600多页,地理书一共有700多页,语文书一共有1000多页,数学书一共800多页……然后,他明确规定自己必须一天看每科书30页,兼做各学科的习题,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三年。1985年,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大学期间他一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给自己定任务,要么看完一本书,要么看到第几页,没完成规定任务就自己罚自己不吃饭。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后,白岩松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于是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依然采取“给自己定任务”的读书方法博览群书。

(选自《天津教育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岩松课本哥哥
哥哥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哥哥的生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还猪哥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白岩松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