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青 李勇华
(1.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吉首416000 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李寿彭主任中医师,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李寿彭主任医师在50年临床中对中医内、儿科诸多病症积累了较多临床经验,现选验案四则简介如下。
患者,女,72岁,2013年9月11日初诊。咳嗽2个月。痰中带血丝,胁痛,口苦,短气、乏力、自汗,纳呆、腹胀,不寐、多梦,胸闷,舌红、口干,便干,脉数劲。查体:肺部呼吸音粗。核磁共振显示中央型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63.43ng/mL,癌胚抗原(CEA)17.68ng/mL。诊为肺癌。证属肺脾两虚,肝火犯肺。治宜补脾益肺,疏肝理气。处方:太子参30g,苍术20g,茯苓20g,甘草6g,百部15g,白及10g,白芍15g,百合15g,仙鹤草20g,柴胡10g,枳壳15g,吴茱萸6g,黄连6g,木香10g,玄胡12g,莱菔子15g,黄芩12g,知母15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9月18日,痰血减少,短气、乏力、自汗好转,腹胀、胸闷好转,大便通。处方:太子参30g,苍术20g,茯苓20g,甘草6g,百部15g,白及10g,白芍15g,百合15g,仙鹤草20g,柴胡10g,枳壳15g,木香10g,黄芩12g,知母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20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9月25日,患者诸症已不太明显,脉搏已缓。处方:太子参30g,苍术20g,茯苓20g,甘草6g,百部15g,白及10g,白芍15g,百合15g,仙鹤草20g,灵芝15g,枳壳15g,木香10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20g,干蟾皮10g,守宫粉6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患者随访2个月,病情稳定。
按:本例所用为李师之四君四白散加减。四君四白散基本方为党参、白术、百部、白及、白茅根各15~20g,茯苓、甘草各10g。原方为李师常用之治疗肺结核所用。盗汗重者加黄芩、防风;潮热盗汗甚者加青蒿、地骨皮;咳嗽剧者加桑叶、桔梗;咯血多者加生地黄、牡丹皮。该方中四君子汤调补脾胃、补土生金;配白芍酸敛养阴;白及敛肺生肌;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白茅根通肺络,清热止血。本例患者为肺癌,肺脾两虚,当补脾敛肺,恰为“四君四白散”之治,故以此方加减。据患者之肝火犯肺表现,宜加之疏肝理气、清热止血调理。李寿彭主任医师治疗此类患者,先重在辨证解除患者不适,待诸症好转,则重心在于扶正、祛邪两方面并施。此例李寿彭主任医师所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干蟾皮、守宫粉为其常用抗癌祛邪药物。
患者某,男,55岁,2013年9月11日初诊。患者面色萎黄2个月,为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患者,已就诊数次。2013年7月8日某院查肝功能,AST 79.6U/L,ALT(甲种胎儿球蛋白)147.1U/L,GGT 134 U/L,LDH 235U/L,AFP 12.63μg/L。7月9日某三甲医院查,ALT 275 U/L,AST 156 U/L,GGT 96 U/L,ALP(碱性磷酸酶)14U/L,LDH 247U/L,HBV-DNA 1.546×104/L。现症见:面色萎黄,胁肋不适,纳可,口苦,舌红苔稍黄腻,脉细。诊为肝著,证属阴虚湿热。治宜清热化湿、养阴柔筋。处方:太子参20g,苍术15g,茯苓20g,甘草6g,麦冬12g,女贞子15g,五味子10g,牡丹皮10g,猪苓20g,苦参15g,柴胡10g,黄芩10g,车前草15g,黄芪30g,枸杞子15g,鳖甲胶25g,栀子10g,白芍15g,茵陈15g,虎杖15g,丹参20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9月15日,患者复查肝功能全部显示正常,症状无特殊。处方:太子参15g,苍术15g,茯苓15g,甘草6g,麦冬10g,女贞子15g,五味子10g,牡丹皮10g,猪苓15g,苦参12g,茵陈15g,虎杖15g,车前草15g,丹参30g,枸杞子15g,黄芪30g,柴胡12g,黄芩15g,鳖甲胶25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9月25日,舌红苔稍黄腻,余无特殊。处方:太子参15g,苍术15g,茯苓15g,甘草6g,麦冬10g,女贞子15g,五味子10g,猪苓15g,苦参15g,黄芪15g,枸杞15g,柴胡10g,黄芩10g,牡丹皮12g,栀子10g,当归10g,白芍15g,茵陈10g,灵芝20g,鳖甲胶25g,玄胡15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患者肝功能、HBV-DNA、血常规和肝胆B超均显示正常,丸药巩固。
按:李寿彭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善辨证使用四君子汤、生脉散、小柴胡汤、逍遥散等方。本例的治疗特色在于体现了李寿彭主任医师的辨病用药经验。李寿彭主任医师善于吸取现代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本例中使用的女贞子含齐墩果酸,五味子含联苯双酯,苦参含苦参素,猪苓含猪苓多糖。实际上,现代研究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还有很多,如苦味叶下珠抗病毒,已做成片剂。李寿彭主任医师认为,这些成果均可吸纳,但中医整体不可偏离辨证的寒热虚实大方向。
患者某,男,65岁,血液(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瘙痒1年半。患者既往血液三系细胞减少,原因不明,一直于李寿彭主任医师处服中药治疗。2011年9月7日,白细胞1.6×109/L,血小板56×109/L。2011年12月28日,白细胞2.25×109/L,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53×109/L。2012年5月16日诊,身痒,血细胞三系减少,骨髓穿刺无明显异常,三系减少原因不明。辨为气血亏虚,处方:太子参18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10g,当归10g,川芎10g,熟地黄15g,白芍15g,远志15g,酸枣仁12g,木香10g,黄芪20g,大枣12g,山药15g,灵芝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2g,阿胶10g,旱莲草15g,丹参10g,鳖甲胶20g,人参10g,葛根15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笔者所见,2012年11月7日来诊,现症见:全身瘙痒,夜间为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欠佳,寐欠安,多梦,大便偏干,胁肋不适,口干不欲饮,口苦,唇白,指甲白,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血液WBC 3.9×109/L,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正常,血小板89×109/L。诊为瘙痒症,证属血虚生风,治宜补益气血,凉血熄风。处方:太子参20g,黄芪20g,白术10g,当归20g,甘草10g,茯苓15g,酸枣仁12g,木香10g,大枣15g,防风10g,牡丹皮10g,夏枯草12g,土茯苓15g,金银花12g,地肤子12g,赤芍12g,川芎12g,生地黄10g,淫羊藿12g,川楝子10g,橘皮10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2012年11月15日,瘙痒大减,原方再予5剂。2012年11月22日,已不再瘙痒,血常规已正常,嘱生活调理并再巩固之。
按:患者全身瘙痒,为血虚生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欠佳,寐欠安,多梦,唇白,指甲白,脉细,为心脾气血亏虚;大便偏干,口干,口苦,舌红,脉数,加之胁不适,患者长期情志不遂,为气郁化热,入血成为血热。李寿彭主任医师细辨病机,紧扣病证本质,认为当从血虚的根本着手,补气生血,补益心脾,遂用归脾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患者以瘙痒为主症,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患者一直都有血虚的基础,故补血毫无疑问。但仔细辨别,患者长期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入血,血虚同时还伴有血热,故须配合凉血熄风的赤芍、牡丹皮和疏肝行气的橘皮、川楝等品。
李寿彭主任医师自拟的土茯苓银花汤由土茯苓、金银花、地肤子、蝉蜕、防风、栀子、白鲜皮、槐花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内、外科杂病,效如桴鼓。方中土茯苓、金银花为君药,土茯苓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二者配伍可增强解毒之效,用于治疗火热毒邪所致之阳性病症,可治疗湿疹、脂溢性皮炎、淋病等。此处,李寿彭主任医师用以凉血祛风。
患儿某,男,1岁半,2013年11月13日诊。患儿于半月前开始出现腹泻,大便稀软,色黄,黏液较多,日6~7次,西医诊断为消化不良,经用抗生素等多种药物和方法处理,效果并不明显,腹泻次数反增至日10余次。家长带患儿转求中医治疗。现症见:患儿神差,烦躁多哭,腹部胀满,不思饮食,泄泻次多,无发热,四肢不温,大便仍然稀软,多黏液,色白。诊为小儿泄泻,证属脾虚湿滞,治宜健脾除湿,行气止泻。处方香连厚朴山药诃子汤:山药10g,诃子3g,木香3g,黄连3g,厚朴4g。服药1剂,大便次数减少到日2~3次,精神好转。再服上方1剂,泻止食增,精神好转,停药,嘱糜粥调养。
按:李寿彭主任医师验方香连厚朴山药诃子汤组方为木香10g,黄连6g,诃子10g,厚朴12g,山药30g,小儿减量。该方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作用。方中药物多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方中妙在重用山药,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收敛补脾,益胃阴,补中气,固大便,利小便。故使本方既不伤阴,又不损正。使用本方仍要辨证化裁,如发热可加青蒿、柴胡,呕吐可加藿香、法半夏,腹痛甚可加白芍、甘草,食积可加焦三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