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2014-01-24 21:17付少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1期
关键词:患侧神经内科体位

付少萍

(句容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句容 212400)

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付少萍

(句容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句容 21240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护理组(62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一样。观察护理组给予系统的患肢肢体康复训练并配合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方式锻炼。结果 通过早期康复系统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系统训练可明显减少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偏瘫;护理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发病急,病死率高,恢复慢,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现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6例,病情1~6周。经CT或MRI确诊的脑出血39例,脑梗死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40~82岁,其中脑出血22例,脑梗死40例,合并脑卒中心理问题的24例。观察护理组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44~84岁;其中脑梗死45例,脑出血17例,合并脑卒中心理问题的18例。

1.2 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对于脑血管病为了减少以后的残疾,康复护理宜尽早开始,选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72 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

1.3 心理护理:偏瘫患者在发病早期,因为突然发生偏瘫,患者开始坚持否认病情、情绪激动、康复的欲望非常强烈,此期的患者要给予疏导、安慰,消除患者急躁情绪,积极配合训练。所以当患者首次发病病程较长或是反复多次发病时,面对长时间的治疗,肢体功能障碍未能得到完全恢复,此时患者常感到悲观、失望、情绪非常低落,对预后缺乏足够信心,因而不愿进行训练,对这时期患者要因势利导,并让成功者做现身说教,使患者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1.4 急性期患者康复护理:急性期指病情尚未稳定的时期,脑卒中后只要不影响抢救,不造成患者病情恶化,马上就可行康复治疗、保持良姿位、体位变换和适宜的被动运动等。部分患者因意识障碍或严重精神症状和由于有其他严重合并症较难配合康复训练者,康复护理基本在此期。

1.4.1 保持良姿位的摆放: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症状不再继续进展后48 h可以进行康复训练,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减轻以后易出现痉挛模式,每2 h协助翻身1次,保持抗痉挛体位。①仰卧位方法:头枕枕头,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软枕,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手心向上,手指伸展,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软枕,腘窝处垫一枕或毛巾卷,防膝关节过伸。②患侧卧位:患侧上肢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伸展,手心向上,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在其下方垫一个枕头,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赖其上,取轻松体位。③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伸出,肩关节屈曲90°~130°,下方用一个枕头支持,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上,健侧上下肢可自由摆放。

1.4.2 关节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挛缩),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幅度从小到大,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要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特别是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背伸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切忌粗暴,因瘫痪早期肌张力低,关节周围肌肉松弛,暴力易致组织损伤,特别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急性期每天做2次,以后每天做1次,每次每个关节做3~5遍,较长时间卧床者尤其注意做两侧关节被动活动。被动运动可与按摩交替或配合进行,并鼓励患者适当地用健肢带动患肢做被动运动。

1.4.3 变换体位。主要目的是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肌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一般日间每1~2 h变换体位1次,每次翻身时应自下而上,至外向内叩拍背部,晚上翻身时间可适当延长。

1.4.4 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急性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出现,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

1.5 恢复期的康复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病情不再进展,48~72 h后可以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

1.5.1 桥式运动:患者放平床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家属一手按压患者双足,另一手按压患者拱气的双膝,慢慢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在患者能较容易的完成双桥式运动后,让患者悬空健腿仅患腿屈曲,足踏床,抬臀。

1.5.2 床上翻身训练:发病1~2周内进行,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患者双手交叉,患侧大拇指在上,上肢伸展,先练习前方上举,并练习伸向前方,后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往头顶方向靠近。在协助翻身时交叉的双手伸向翻身侧,头和躯干翻转至侧卧位,相当于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翻身。

1.5.3 坐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可以进行由卧位转入坐位训练。坐位训练步骤:坐位训练要逐步进行。患者卧床许多天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坐位训练要逐步进行,不宜马上取直立(90°)坐位,可用抬高床头或靠背架,依次取30°、45°、60°、90°坐位,如前一种体位能坚持30 min并且无明显体位性低血压表现出现,即可过渡到下一体位。坐位时应注意座椅不能太高,应保持双腿整个腿掌着地。

1.5.4 站位训练:发病后的5~15 d内进行,一般在患者坐位耐力达到30 min以上,就可以开始站位训练。对一般情况较差、早期进行此训练有困难者,可先协助患者站起立,躯干功能较好、下肢功能较差者可用下肢支具,如拐杖。起立训练要求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分开一脚宽,与肩同宽,重心渐移向双下肢,然后双手手指交叉,上肢前伸,双腿均匀持重,慢慢站起。站立时应注意站姿,教患者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1.5.5 步行训练 发病后4~5周内进行,在患者可以独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质量的一半以上,才能可以开始步行训练。由于老年人脑卒中偏瘫后身体摆动加大,使重心偏离支撑面,双下肢重心对称性受到破坏,患者负重能力下降,故某些患者步行训练可适当提早进行,必要时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选择高度和长度适合的助行架、拐杖或手杖。

2 结 果

2组患者治疗及康复训练后偏瘫肢体肌力的比较。从数据看,观察组经早期康复训练后,患者偏瘫肢体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心理康复指导能明显消除脑卒中偏瘫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需要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照顾,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使心理护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自理度和生活质量[1]。护士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关心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康复指导,来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并指导家属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患者的疾病[2]。

3.2 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偏瘫肢体的肌力。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从根本上减轻或避免痉挛、废用、误用及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肢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身心残障,重返社会。

总而言之,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使其达到生活自理,脱离对家人的依赖,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石瑞兰,安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西部医学.2009,21(2):308-309.

[2] 林宗霞.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内容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136.

R473.74

:B

:1671-8194(2014)31-0322-02

猜你喜欢
患侧神经内科体位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更 正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