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政
(山东省乳山市下初镇医院,山东 乳山 264501)
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宋国政
(山东省乳山市下初镇医院,山东 乳山 264501)
目的 观察以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及三针疗法、中药口服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联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131例(82.91%),显效17例(10.76%),好转8例(5.06%),无效2例(1.27%),总有效率98.73%。结论 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整体松解术 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 三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部软组织损伤或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并引起腰椎错位及椎管容积的改变,而表现出一侧或双侧腰部及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笔者采用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乳山市下初镇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共计158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69例;20~40岁占62例,40~60岁例占78例,60岁以上18例;发病3个月内18例,3~6个月38例,6个月至1年34例,1~3年29例,3~5年21例,5~10年15例,10年以上3例。
1.2 临床资料 (1)临床表现:158例患者中,单纯性腰痛26例,单纯性坐骨神经痛52例,腰痛伴下肢疼痛80例,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者121例。(2)放射线检查:158例患者中,单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者62例(L3~4突出7例,L4~5突出31例,L5~S 1突出 24例),多节段突出者96例 (L3~4并L4~5突出28例,L4~5并L5~S 1突出61例,三节段突出者7例)。
1.3 治疗方法 (1)针刀整体松解术:患者俯卧位,腹部置棉枕,取罹患腰椎节段棘间及相邻棘间各定1点,再旁开3 cm处各定1点,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棘间点选用汉章Ⅰ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严格按照4步进针法,快速刺入直达上位棘突骨面,纵疏横剥2~3刀,范围0.5 cm,然后在棘突两侧紧贴棘突各提插切割2~3刀,针刀退回棘突顶部,调转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垂直,沿上位棘突下缘切割2~3刀,深度不超过0.5 cm,棘间旁开点选用汉章Ⅰ型3号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严格按照4步进针法,快速刺入直达横突之骨面,针刀体向外移动,寻找横突尖外缘,提插切割2~3刀,再调转刀口线与横突平行,沿横突上下缘各切割2~3刀,深度均不超过0.5 cm,两侧方法相同。腰臀部其他阳性压痛点,定点后选Ⅰ型3号或4号小针刀,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严格按照4步进针法,快速刺入直达骨面,纵疏横剥2~3刀出针,操作完毕,各针眼压迫止血3 min,无菌创可贴外敷,5 d内保持清洁干燥。7 d后个别腰臀部痛点不消失者,再进行1次针刀松解,其他部位不再进行针刀操作[1-2]。(2)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患者取侧卧位,屈膝双手抱膝,患侧在下,采用侧入进针法,穿刺点选在罹患腰椎节段棘间旁开0.5 cm处,常规皮肤消毒后,铺无菌洞巾,1%利多卡因3~5 mL局麻,选用针刀式腰椎穿刺针(系用18号腰椎穿刺针改造,针尖由弧形改为针刀式平刃),穿刺时穿刺针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缓慢进针到黄韧带附近,掉转刀口线与脊柱垂直,缓慢通过黄韧带,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调转针口朝向患侧注入镇痛液(内含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10 mL,曲安奈德10~20 mg,维生素B121 mg,维生素B1100 mg),先缓慢注入3 mL,观察5~10 min,患者无明显不适,再分两次缓慢注入剩余药液,注药后平卧45~60 min。1次未愈,7 d后可重新治疗1次,重复操作最多不超过3次。以上2种疗法要先进行针刀整体松解术,操作完毕平卧20 min后再进行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结束后采用腰椎斜扳手法复位,即患者侧卧,上侧下肢屈曲,下侧下肢伸直,医生面对患侧,一手推扳肩部,一手肘部按在臀部髂嵴上,采用两手相反动作瞬间推拉,有复位之响声即可,两侧各做1次,结束后腰围固定腰部,绝对卧床5 d。(3)三针疗法:以经外奇穴三腰穴(平第3腰椎棘突旁开2寸)、四腰穴(平第4腰椎棘突旁开2寸)、五腰穴(平第5腰椎棘突旁开2寸)为主穴,配合罹患腰椎节段及相邻腰椎节段两侧夹脊穴、秩边、环跳、阳陵泉。一侧疼痛取痛侧,双侧疼痛取双侧。三腰穴、四腰穴、五腰穴针刺时以3寸毫针与皮肤呈90°角捻转进针,一般要求进针1.5~2.5寸时,患者突然诉“触电样”针感自腰部向下放散至小腿或足底附近为佳。诸穴针柄接上海产G6805型脉冲电针治疗仪输出导线,一般要求三腰穴、环跳1组;四腰穴、五腰穴1组;秩边、阳陵泉1组;罹患腰椎节段两侧夹脊穴1组,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20 min,一般术后第3日开始电针治疗,如已无临床症状则无需电针治疗[3-5]。(4)中药口服: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可分为气滞血瘀、风寒湿困、湿热下注、肝肾亏虚4种类型,根据以上分型辨证施治。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破瘀散结,药用身痛祛瘀汤加减。处方:当归20 g,五灵脂30 g,川芎15 g,独活、寄生、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甘草、川牛膝、赤芍各10 g,制没药、制香附各6 g。风寒湿困型:治宜祛风散寒利湿,温经通络止痛,药用缓急阳和汤加减。处方:桂枝10 g,麻黄9 g,木瓜、当归、牛膝、白芍、白芥子各15 g,制川乌、制草乌各6g(上2味先煎2 h),甘草6g,何首乌、熟地黄各30 g,鹿角胶12 g(烊化)。湿热痹阻型: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药用四妙汤加味。处方:川牛膝60 g,薏苡仁、桑寄生、鸡血藤、伸筋草各30 g,苍术、木瓜各15 g,黄柏、川芎、独活、土鳖虫各12 g。肝肾亏虚型:治宜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寄生各30 g,当归、白芍、熟地黄各20g,杜仲、川牛膝、秦艽、茯苓、防风、川芎各12 g,人参、肉桂、甘草各6 g[6]。
1.4 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显效:自觉症状减轻,阳性体征基本消失,能从事家务和轻度体力劳动。好转:症状和体征较前缓解,但仍有疼痛不适感。无效: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
针刀整体松解术及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当日即配合中药治疗,术后第3日开始电针治疗,7 d为 1疗程,1~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所治疗158例患者门诊随访3个月至5年,临床治愈131例(82.91%),显效17例(10.76%),好转8例(5.06%),无效2例(1.27%),总有效率98.73%。
笔者认为,根据弓弦力学理论,脊柱是弓,而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等软组织则是附着在这张弓上的弦,腰椎旁肌肉韧带功能失调以及造成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是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失调的重要病理因素[1]。调弦而治弓,通过针刀整体松解术松解相关腰椎外周紧张的肌肉和韧带,使腰椎关节轻微松动,在硬膜外神经阻滞后肌肉松弛的状态下进行腰椎斜扳手法复位,纠正紊乱的小关节,促进椎间盘的还纳,减轻神经根的卡压,再通过人体的自身修复,逐步恢复脊柱的动态平衡[7-8]。
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采用侧入法进针可以避免对棘上韧带的损伤,穿刺过程中使用18号针刀式腰椎穿刺针,其平刃针口一次通过黄韧带时进行了相当于小针刀两刀的切割,有利于扩大椎管容积,降低椎管内压,穿刺成功后针口朝向患处,且分次推注药物,使激素类及营养神经类药物直接送达病灶,从而迅速减轻或解除腰椎间盘突出部分对神经根的粘连压迫,加速受刺激神经根的炎症水肿消退。
从针灸治疗学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以经外奇穴配合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为主,秩边、环跳、阳陵泉皆属于上述两经,三针疗法所用诸穴配合电刺激,直接刺激脊神经根和坐骨神经,疏通经脉,促进受损神经恢复,疗效显著[3-5]。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属“腰痛”或“痹病”范畴,为“虚实夹杂”之证。肝肾亏虚是该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不论何种类型中药制剂中均可酌加补益肝肾之品[8]。
四联综合疗法并无主次之分。临床发现三针疗法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疗效相当确切,而中药口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的残留症状及预防复发也有良好的疗效。四联综合疗法内外兼顾,标本同治,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安全、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0-744.
[2] 吴绪平,张天民.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6-58.
[3] 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1983: 218-220.
[4] 柳登顺,赵立连,张剑赤.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河南科技出版社,2002:660-661.
[5] 张登部,杜广中.针灸理论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3.
[6] 程爵棠.名医百家集验高效良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72-74.
[7] 刘宗良,常敏.骨科疼痛应用解剖[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175-184.
[8] 邹永英,陆湖清,曹惠雄,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61-162.
R681.5+3
B
1004-745X(2014)11-2139-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1.077
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