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之中医妙方

2014-01-24 14:39:12张小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证牡丹皮牙痛

杨 健 张小东 王 沛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130117 2.长春中医药大学)

牙髓炎是口腔疾病中最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可复性牙髓炎是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髓炎症,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

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急性、慢性、逆行性牙髓炎,临床上很难从炎症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加以区分,而治疗上都需去除牙髓来消除病变,但其临床特点有所不同。

急性牙髓炎:可由可复性牙髓炎发展而来,可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疼痛剧烈。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发作或剧痛,有放散性,多不能自己确定牙位,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温度刺激可引起或加剧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能患牙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体温而遇冷水疼痛缓解(化脓性牙髓炎),可查到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患牙可有轻叩痛。治疗首先要开放髓腔、止痛,再选用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干髓术等。

慢性牙髓炎:多为龋病所致,没有剧烈的自发性痛,有时有轻微的钝痛,有较长时间的冷热刺激痛史,去除刺激后要较长时间疼痛才能逐渐消失,多可以自行定位,患牙可有轻微咬合痛或叩痛;可查到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可有敏感的露髓孔(溃疡性牙髓炎),或无露髓孔(闭锁性牙髓炎),或在露髓孔处有突出的牙髓息肉(增生性牙髓炎);温度测试反应不一,多对热敏感或有迟缓性反应痛。治疗可选用开髓术、根管治疗术、塑化术、干髓术。

《诸病源候论》云:“牙齿痛者,是牙齿相引痛,牙齿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阳明脉虚,不能荣于牙齿,为风冷所伤,故疼痛也。”病机主要有风火犯牙、风寒犯牙、胃火犯牙、虚火犯牙等。

1.风火犯牙:主证:牙痛较剧,起病迅速,阵发性胀痛,尖锐疼痛,齿龈腥红肿胀,得冷痛减,受热痛剧,可伴发热、畏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泻火解毒。

2.风寒犯牙:主证:牙齿遇冷疼痛,牙龈淡红不肿,遇热痛减,或伴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活络止痛。

3.胃火犯牙:主证: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溢脓,腮颊肿胀,头痛,口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热,凉血止痛。

4.虚火犯牙:主证:牙齿隐痛,牙龈微肿,牙齿浮动,咬物无力,牙龈萎缩,午后疼痛加重。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治法: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在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中医治疗通过益肾行血、清热泻火等治疗的总原则施治,效果显著。

一般资料

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52岁。

诊断标准:①舌红,质干,苔黄腻,或现口臭。便秘,尿短赤,脉象多洪数,或弦数。②夜间痛,患者常常因为牙痛难以入睡。③在牙髓炎晚期,还表现为“热痛冷缓解”的特点,热刺激会产生剧痛,这时患者常常通过含漱冷水来暂时止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大多不能明确指出患牙所在,疼痛常常放射至患牙同侧的上、下颌牙齿或头、面部。

治疗方法

1.常规治疗。治则:滋阴益肾、清胃泻热,凉血止痛。方药组成:骨碎补30g,生地黄30g,蝉蜕10g,天麻15g,粉牡丹皮10g,黄柏10g,桑叶10g,藿香6g,栀子9g,防风9g,甘草6g,薄荷6g,细辛6g,乳香6g。夜间失眠加炒酸枣仁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2.辅助疗法。指压疗法:①上牙取合谷、下关、内庭。下牙取合谷、颊车。强刺激捻转泻法,每日1~2次。②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穴。下牙痛取承浆穴。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穴。以指切压,逐渐用力,持续15~20min。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牙痛消除,齿龈脸颊红肿消退,夜间无牙痛引发的不适,舌干苔白等证候消失。显效:牙齿疼痛减轻,牙龈红肿程度降低,苔相减淡。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变。

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8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典型病例

患者,男,51岁。牙痛反复发作近2个月。在医院被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医院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希望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数日过后,牙痛未能好转,故求中医试之。诊时:口渴,烦躁不安。舌红,质干,苔黄腻,牙痛多半时剧时缓,夜间痛甚,牙龈红肿,心烦潮热。

证属肾阳亏虚,胃火上扬。用骨碎补30g,生地黄30g,炙酸枣仁15g,蝉蜕10g,天麻15g,粉牡丹皮10g,黄柏10g,藿香6g,栀子9g,防风9g,甘草6g,薄荷6g,细辛6g。

2剂后,齿龈脸颊肿痛有明显减轻,夜间痛感减弱,口干苔白及潮热感消失。同法继服2剂,症状基本消除,基本痊愈且无复发。

讨论

《证治准绳》谓:“上龈属足阳明胃经,下龈属手阳明大肠经”。方中骨碎补益肾行血,固精髓,镇牙痛;生地黄、牡丹皮凉血养阴;细辛散寒止痛;蝉蜕、桑叶、薄荷、秦艽以祛风热。黄柏滋水泻火;天麻熄风镇痛。寒温并用,以达育阴清热而止痛。防风发中焦伏火,栀子泻心、肺、三焦郁热。藿香理气调胃,使伏热得清,胃气不伤。甘草泻火调胃。诸药合用,引上炎之火邪得以下降,牙痛得止。

猜你喜欢
主证牡丹皮牙痛
强刺激久留针治疗牙痛验案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0
偏方消牙痛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20 00:24:54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29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牙痛小怪灵
“循序渐进”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辨证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大众科技(2015年2期)2015-03-31 06:26:53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