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藏多吉 泽让娜科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藏医药学是通过长期实践研究所形成的独特的医学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继中医药学后我国的第二大传统医药学,居于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首;以独特的“五大源”自然哲学理念为根本,以“三大基因学”及人体生理与心理学为医学基础理论,通过高度总结的原理因节气、时运、饮食与行为不当产生各类疾病;以望、触、闻诊法来准确诊断所有疾病,依靠饮食、行为、药物、外治疗法及丰富的精神学知识来全面医治疾病为基本内容,实施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服务。
藏医学认为药物来源于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也就是药物生长的本源、汁液、热源、动力和空间。五大元素缺一,药物则无法生长。药物有六味(辛、甘、酸、成、苦、涩),八性(重、润、凉、钝、轻、涩、热、锐),十七效(和、重、热、润、稳、寒、钝、凉、软、淡、燥、涩、温、轻、锐、烈、动)。根据物的来源和属性可分为八大类:珍宝药类、石药类、土药类、木本药类、湿生草药类、旱生草药类、动物药类。藏药的种类仅次于中药,《月王药珍》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记载了780种药物,包括植物药440种,动物药260种,矿物药80余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四部医典》记载了1002种;《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记载了2294种,其中植物药996种,动物药448种,矿物药850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据有关单位的调查,所收集的青藏高原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应用历史悠久,炮制技术独特,临床疗效丰富。
藏医药学的理论与药物组方体系独特,入药原料广泛,认为藏药的生长、形成及其性、味、效与五大(水、地、火、风、空)有密切联系,临床用药与药物的性、昧、效密不可分。藏药按其性质分为热性和寒性两大类,以六味、八性和十七种效能的理论来阐述藏药的性能和治病原理。藏医药学十分严格药材去毒与提炼,通过加工炮制达到增效和消除、降低其毒性的目的。“佐塔”被视为母本藏药,藏医对它有很高的评价,有益寿延年、轻身健体、减毒增效等功效,是珍宝类藏药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佐塔”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但通过藏医药学的特殊加工工艺炮制生产出来的“佐塔”,经动物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证实了藏药“佐塔”无毒副作用,无组织器官损害,药用安全性好,实为奇迹。
藏药通常为复方制剂,少则几味,多则几十味甚至上百味,较少用单味药,如七十味珍珠丸由佐塔、珍珠、西红花等70余味组成。藏药以口服制剂为主,常伴有外治,如薰疗、药浴、滴眼、灌肠等等。藏药剂型种类很多,《四部医典》中记载的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酒、油脂剂、滴鼻剂、导剂、煅制剂等,其中以丸剂、散剂应用较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藏医药现代化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发展的需要,在藏医药学独特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要将藏医药学优势发扬光大,同时也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观察病例,肯定疗效,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充分认识药物功效,加强藏药药理、机理分析。同时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规范并完善炮制技术与方剂配伍标准、质量评价标准。促进藏药研究开发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提升藏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注重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阐述藏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创制达到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产品标准的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藏药,加快藏药新药研发和传统经典藏药的二次开发。
目前许多独具特色的藏医药文献、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已经或濒临失传.为继承、发扬传统藏医药优势,逐步建立现代化藏医医疗、教学科研体系,就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科学总结藏医药学,做好藏医药的抢救、整理、提高等工作,充分发挥传统藏医药学的核心潜能。
传统藏医药学的开发不容忽视,藏医药学的现代科学研究也同样需要重视。藏医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应从临床研究人手,着力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坚持以藏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藏医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将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藏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揭示藏医药防治疾病的机理,从中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规律,为人类防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以促进人类医学的进步和藏医药现代化进程。
同时从临床研究回归实验室研究也至关重要。为切实实现藏医药实验室的综合性、高层次、创新性的功能,应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进行改革和重组;更新、完善教学环境、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优化、调整人员的层次、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
藏医药学是具有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疗效优势的一门科学,是藏族人民在自然环境中与各种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积累及深入研究所形成的精华医学,也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日益注重传统疗法的新形势和大科学背景下,适应大环境的变迁和大卫生的需求,我们要认真思考、注重藏医药学继承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深化,注重与诸多先进的医疗体系相借鉴、整合,开拓研究领域,推动发展创新,加强实践技能,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藏医优势特色,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1]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5.
[2]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3.
[3]强巴赤列.中国的藏医[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5.
[4]格桑陈来.藏族医学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1.
[5]贲长恩,郭顺根.医学科研思路方法与程序[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9.
[6]强巴赤列.藏族历代名医略传[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1.
[7]土旦次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