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药用植物可谓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其中有一种长得颇像男性生殖器官,具有补肾助阳、益精、润肠之功,可用治腰膝酸软、阳痿、滑精、不孕及肠燥便秘等病证的中药——锁阳。
锁阳为锁阳科寄生植物锁阳的肉质茎,分布于西北部沙漠地带,常寄生于蒺藜科植物白刺的根上。《本草纲目》对此药名未作任何解释,但李时珍在“集解”项引陶九成《辍耕录》云:“野马或与蛟龙遗精入地,久之发起如笋,上丰下俭,鳞次栉比,筋脉连络,绝类男阳,即肉苁蓉之类。”“土人掘取洗涤,去皮薄切晒干,以充药货,功力百倍于苁蓉也。”李时珍谓“锁阳出肃州”,而肃州即今甘肃酒泉。据说现在酒泉地区的安西县仍有一座“锁阳城”,这正是此地古时盛产锁阳的有力佐证。但陶氏谓其“功力百倍于苁蓉”,显然是有过誉之嫌。
李时珍针对陶氏“遗精入地”、“肉苁蓉之类”的说法大胆地提出了质疑:“时珍疑此自有种类,如肉苁蓉、列当,亦未必尽是遗精所生也。”寥寥数语,不仅将锁阳排除在肉苁蓉类之外,而且基本否定了“遗精入地”所生之说。
据考证,锁阳城原名苦峪城。相传唐代的薛仁贵率兵西征途中,不幸中敌埋伏而被困于苦峪城,部队供应中断,粮绝炊断,危在旦夕。为了挽救败局,薛仁贵身先士卒,带头挖草根、剥树皮。怎奈苦峪城处于大漠之中,绿色植物匮乏,难以为继。后来有人在城郊荒漠里发现一种形似胡萝卜的紫红色的寄生植物,味道很甜,既能解渴,又可充饥,饱食之后精力得以恢复,比野果、野菜强多了。薛仁贵听说后十分高兴,就向当地人请教,人们告诉他这是“既是药又是粮”的锁阳。于是,薛仁贵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挖锁阳当粮食,因此坚持到敌人退却。为纪念锁阳解救大唐西征军,人们遂将苦峪城更名为“锁阳城”。至今在玉门关内外还流传这样一首歌谣:“锁阳,锁阳,既是药,又是粮,病时采它治,饿时充饥肠。”
锁阳的化学成分较多,黄酮类有花色苷等,萜类有熊果酸、乙酰熊果酸等,醇类有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有机类则有棕榈酸、油酸、亚麻酸等。动物实验表明,用锁阳醇提物灌胃,可使吞噬功能低下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能力有所恢复;静脉点滴锁阳醇提物,可使幼年大鼠血浆睾丸酮含量显著提高,提示本品有促进动物性成熟作用。
此外,锁阳水浸液对实验动物有降低血压、促进唾液分泌作用,并能使细胞内DNA和RNA合成率增加。主治肾虚遗精滑精的名方“金锁固精丸”,就是以锁阳、金樱子为君,配伍其他补肾固精药而组成的。此外,民间也有用单味锁阳或配枸杞子、肉苁蓉等泡酒饮用的习惯,对强筋健骨、壮阳益精和增强体质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