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春主任医师运用止咳二号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2014-01-23 10:52:19杨春玲周颖李显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木蝴蝶莱菔子桑白皮

杨春玲,周颖,李显春

李显春老师是内蒙古通辽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三十余年,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呼吸病、消化病疗效显著。其止咳二号方是李显春老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常用良方,临床应用疗效甚佳,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感悟颇深,现将该方学术观点、方药解析、临证治疗及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咳嗽是儿科门诊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如果持续超过4周就要考虑诊断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最常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综合征,在中医学归属于“咳嗽”范畴。李主任指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常为寒热错杂,虚实交接,主要病机为风、热、痰三邪犯肺,伤肺,或阻肺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而对慢性咳嗽进行辨证分型中,饮食积滞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居多,常年均有发生,其特点是:食积与咳嗽症状共有,常表现为咳嗽时作,早晚为重,咳嗽程度轻重不一,多以阵咳为主,伴有少痰或多痰,常以咳嗽后干呕或呕吐,并有纳呆,手足热,夜卧不宁,口臭,便秘腹胀或腑气不通等症状。李主任认为小儿脏腑柔弱,肺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加之家长过于溺爱,肆意纵其所好,偏食生冷、厚味,致使小儿脾胃不堪重负,导致饮食积滞,运化失职,聚湿生痰,痰上贮于肺。脾为肺之母,饮食积滞,郁而化热,容易形成肺胃积热,加之小儿肝常有余,木火刑金,炼津成痰,痰热互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而发为痰咳,久咳,顽咳。李主任根据这一病机特点,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精选方药,组成止咳二号方,该方在治疗上脾肺两治,突出消积导滞,清热化痰。经临床广泛应用,疗效甚佳。

2 方药解析

方药组成:莱菔子、苏子、杏仁、桃仁、黄芩、桑白皮、地龙、冬瓜子、薏苡仁、胆星、前胡、白前、木蝴蝶、芦根、川贝、炙麻黄。方中重用莱菔子消食化积,苏子降气止咳消痰,润肠通便,二者合用通腑气,化痰涎。杏仁入气分肃肺降肺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有一举多得之效,桃仁入血分,活血化淤,润肠通便,二药合用气血双调。黄芩为泄肺之良药,能消痰涎,除脾湿,凡肺热咳嗽,无论有无表征,均有良效,桑白皮为消中之补品,泄肺平喘,为治小儿咳喘之要药,两者为伍,清肺中明火。地龙开肺活血通络。冬瓜子利湿化痰,薏苡仁健脾化痰,胆星清化老痰,三药合用土金并治,健脾利湿,清化热痰。前胡偏于降气,白前长于化痰又能降气。木蝴蝶清肺利咽,芦根养阴润肺,川贝清热润肺止咳,三药合用顾护肺津,共奏清肺润燥止咳之效。炙麻黄谓解表,然用之不必拘于表证寒邪,此处用来取其开肺泄邪之用,诚如本草正义所言:虽为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诸药合用兼顾气血痰积,上下俱疗,脾胃同顾。用此方可不必拘于咳嗽时间长短,只要符合食积咳嗽的病理变化即可运用本方。临床用药可以根据患儿病情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临证加减化裁。

3 医案举例

田某,女,5岁。2013-05-04初诊。主诉咳嗽2个月,咳嗽伴干呕,早晚重。两日前外出聚餐后出现发热,咳黄痰、量少,咳后伴呕吐,吐物酸腐、臭秽。时腹痛、流黄涕。纳差,乏力,寐不安,大便干,手足心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查体:体温38~38.5 ℃,咽中度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音纯律整,腹略胀,无明显压痛,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既往多次在外院静脉滴注抗生素头孢及阿奇霉素等药物,并曾雾化吸入治疗,效均不显。李主任据证考虑患儿为食滞内停,痰饮伏肺,兼感风热,治以消积导滞,清热化痰,疏风解表。投以莱菔子、苏子、黄芩、桑白皮、冬瓜子各10 g,杏仁、桃仁、薏苡仁、前胡、白前、木蝴蝶各6 g,地龙、胆星、炙麻黄、菊花各5 g,川贝3 g,芦根、生石膏15 g,3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每服30 mL。

2013-05-07二诊。患儿热退,咳减,涕止,无腹胀,便常,早晚咳后干呕,未吐,口中异味。李主任认为表证已解,实热渐消,原方去清肺胃实热之石膏、解风热之邪之菊花,加炒麦芽、神曲各10 g,开胃消食化积,旋复花6 g,和胃降逆,继投3剂。

2013-05-10三诊。患儿早晚咳后呕减,痰少,口中无异味,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略腻,脉细数而滑。李主任考虑患儿有素痰、素积,积久化热伤阴。投以止咳二号原方5剂。

2013-05-15四诊。患儿无咳,无呕,寐安,便常,略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至此,积消,痰去,热解,病愈。因患儿略感乏力,考虑病久,肺脾气虚,继投黄芪、白术、党参、麦冬、茯苓、炒麦芽各10 g,防风、桑白皮各6 g,甘草3 g,煅牡蛎15 g,3剂,以补益肺脾,防风固表。随访2个月,无复发,无外感。

4 讨论

李主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强调重辨食滞,次辨风、热、痰、气、血,对于慢性咳嗽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者,其止咳二号方用之多可收效。《幼科发挥》中指出:咳嗽的发生为痰气相作所成,其谓:“咳嗽有痰有气,痰出于脾,气出于肺,皆饮食之所化,脾总司之也,饮食入胃,脾为转化。水谷之精气为荣,悍气为卫,……其糟粕之清者为饮,浊者为痰,留于胸中,滞于咽嗌。其气相搏,浮涩作痒、介作声而发为咳嗽也[1]。”由此可见痰气相作所成之咳嗽,究其根源,皆饮食之所化。小儿先天肺脾肾不足,饮食不知自调,积滞中阻则清气不升肺气伤,浊气不降脾气伤,脾伤则不运,痰聚贮肺,痰气相作发为咳嗽。辨小儿慢性咳嗽,饮食积滞为宿源,治疗时还应辨清表里虚实,外感与内伤,小儿外感较多,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多随风邪侵入,无论辨为寒与热,注意疏风解表。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病初易实,久病易虚,后期注意调补肺脾肾。治疗中必坚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1] 王烈,李宏伟,安笑然,等.婴童肺论[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5,87.

(收稿日期:2014-05-08)

猜你喜欢
木蝴蝶莱菔子桑白皮
黄芩配伍桑白皮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特产研究(2024年1期)2024-03-12 05:39:36
薄如蝉翼木蝴蝶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嗓子不适用木蝴蝶
家庭医药(2021年3期)2021-04-12 15:09:05
“内外兼修”的桑白皮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52
木蝴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32
U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8种成分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24
治排尿功能障碍
妇女生活(2015年7期)2015-07-20 05:42:36
治咳嗽痰喘
妇女生活(2015年7期)2015-07-20 05: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