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亮,刘炳胜,毛兆光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江山324100)
掌指骨慢性骨髓多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或者开放性骨折感染所致。掌指骨局部软组织覆盖少,一旦出现感染,常常造成难于修复的骨与软组织缺损,加之病变骨周围血管的病理改变及感染因素存在,治疗十分困难。我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对11例慢性掌指骨骨髓炎患者进行手术病灶清除、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4~62岁,平均37.2岁。掌骨3例,指骨8例。机器绞伤5例,重物砸伤4例,针刺伤1例,人咬伤1例。均为开放损伤,9例合并创面溃疡及窦道。病程10个月~36个月,平均16个月。
1.2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溃疡、窦道及瘢痕,病变骨纵行开槽。双氧水、生理盐水及PVP原液冲洗机浸泡残腔。骨水泥混入万古霉素粉针,以钢丝连接,制作成直径5 mm骨水泥珠链,顺行填充至病变骨髓腔内。同时根据缺损创面位置、大小,选用适当的邻近皮瓣转位修复创面。珠链尾端自皮瓣下留置予皮肤外,便于术后引流及拔链。
术后按药敏结果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皮瓣血运状态,保持珠链尾端处引流通畅。术后10 d开始拔除珠链,每次1颗,隔日拔1次。
本组2例皮瓣边缘有少许发黑,经换药后瘢痕愈合,其余皮瓣全部存活,创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3年,失访1例。9例愈合良好,关节功能部分僵硬;1例指骨骨髓炎半年后复发,经再次手术清创、珠链置入后炎症控制,创口愈合。
手部慢性骨髓炎因死骨或死腔存在,加之病变骨周围瘢痕、溃疡形成、骨外露,导致病变局部血运差,组织缺氧,病变骨修复愈合困难。常规全身使用抗生素,很难在手部病变骨内达到有效治疗血药浓度,是手部慢性骨髓炎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现在临床上治疗掌指骨慢性骨髓炎主要采用局部切开换药的方法,疗效欠佳。
抗生素珠链置入病变骨髓腔内,可持续向周围组织释放抗生素,在病变局部产生高浓度的抗生素,直接杀灭隐匿在病变局部组织中残余细菌,达到治疗目的。置放在病变骨髓腔的珠链还有消灭残腔及良好的引流作用。每次拔除珠链时可起到机械地清除创面下的渗液及积血等炎性物,还能有效防止皮瓣下积血肿胀所引起的供血障碍。抗生素珠链置入治疗手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我院前期已应用,取得满意的疗效[1]。
手部慢性溃疡创面清除后,会遗留缺损创面,并伴随肌腱、神经及指骨的外露,增加感染机率。手部软组织少,一般难以直接缝合或植皮,需采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我们根据创面位置、大小,采取邻近皮瓣、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手背筋膜皮瓣等,修复手指掌、背侧近、中、远节创面,均能一期解决软组织缺损的问题。选用不同类型的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因其带有丰富的血供,能有效改善病变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增强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及修复愈合能力[2]。与抗生素珠链有协同抗炎治疗作用。既满意地修复了感染的创面,又有效地控制炎症,达到了彻底治愈的目的。抗生素珠链结合局部皮瓣在病变局部的联合治疗效果,珠链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皮瓣修复创面,改善受区缺血缺氧状态。
[1]郭亮,刘炳胜,龙超,等.先锋霉素珠链在手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83-84.
[2]蔡培强,李伟,蔡培树,等.(肌)皮瓣加含抗生素人工骨替代骨修复胫前创伤后骨髓炎[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