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
“可以说,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侦探小说。”对于《Fooling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A Long Short Story》(《一路骗到底》)一书,有人给出这样的评语。没看过该书的人如果只看到评语,或许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便是诸如福尔摩斯那样的人物,不过作者大卫?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并不是爱?伦坡或者柯南?道尔这样的侦探小说家,作为与卡尔?伊坎、杰弗里?厄本恩、丹尼尔?勒布一同并列为2013年全球商业人物的第二名,他可是令华尔街人胆颤心惊的“投资之王”,甚至在全球几大知名跨国公司也拥有了至关重要的话语权。
艾因霍恩既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长期投资者,又是一个成功的做空投资者,《一路骗到底》一书,是他与联合资本进行斗争的真实经历——艾因霍恩发现联合资本作假的蛛丝马迹:除了会计不透明以外,最大的证据来自于审计公司安达信删除了上一份年报里认同联合资本会计假设的句子。联合资本的CEO把艾因霍恩斥责为骗子,不断地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盗取他的私人信息,并游说政客对艾因霍恩展开调查;被愚弄的小企业管理局(一个政府机构,为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无所谓的态度,让人觉得仿佛他们的职责不是管理纳税人的资金而是政治租金的筹码;美国司法局介入之后却迫于上层更大的压力宣布不再进行调查…… 当时对艾恩霍恩的抹黑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这使得他宣布做空联合资本所得到的所有个人收入将全部捐献给癌症治疗事业,然而联合资本的诈骗却在继续进行着,司法部抓了人准备审判,却又在最后放弃,无奈的艾因霍恩只得自己选择反击。
书中跌宕起伏的剧情不由使人感叹这到底是小说还是现实:唯利是图和颠倒黑白的媒体记者;为了奖金铤而走险用最激进的会计手法甚至篡改数据的公司高层;臃肿且低效的政府部门,形同虚设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但书中也给人带来了一些希望:至少还有一群人愿意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奋斗。
28岁创办绿光资本
1968年,艾因霍恩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岱马瑞士特市,后随父母移居威斯康星州的最大城市密尔沃基。中学时代的他除了成绩优秀外,还热衷于参加各种辩论比赛——他认为这是对评判性分析以及逻辑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艾因霍恩大学生涯在康奈尔大学度过,主修行政管理,大三时在华盛顿证券交易委员会经济分析部的实习经历令他对经济学的兴趣陡然增加,于是在毕业后毅然地选择了进入帝杰证券公司(DLJ),担任投资银行分析师一职。两年后,他跳槽到西格尔考勒瑞基金公司,这家中等规模的对冲基金非常关注投资标的公司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对于他们来说,主要用公司业务的真正经济效益怎样, 这些经济效益与公司业绩报告相对照的情况如何,公司决策者与投资者在利益一致性方面的情况如何等3个问题来分析一家公司。在这里,艾因霍恩学会了如何做投资、如何进行投资研究。
1996年5月,经过了3-4个月的准备后,年仅28岁艾因霍恩用不到100万美元的资金建立了绿光资本(Greenlight Capital)。绿光资本,主要应用的是其在西格尔考勒瑞公司学到的投资技能,即分析公司的经济价值和决策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一致性。但和传统的价值投资不同,绿光资本更关注为什么一家证券会在市场上被错误定价。也就是说,绿光资本认为,他们需要明白为什么存在这一机会,使得他们比交易对方拥有更大的分析优势。如果,他们确信如此,那么这样的机会才是值得关注的。
同时,绿光资本采取如下投资策略: 为了保证在每一项投资上赚钱或者至少保本,绿光资本关注的股票必须有足够程度的错误定价; 双向交易,即做多低估股票,也放空高估股票,不用指数对冲。因为绿光资本认为通过选择风险回报特征很差的单只股票做空,可以创造更多的收益;集中投资。持有8只股票会消除持有1只股票所承担的81%的风险,持有32只股票会消除96%的风险。格林布拉特认为:买入不同行业6只或8只股票后,为减少风险在添加更多股票到投资组合之中,其努力所得的益处很小。
艾因霍恩让绿光资本用2年时间解决对冲基金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并不断壮大——首年,他们就获得了37.1%的收益,而在年底其管理的资产就达到了1300万美元,1998年,他们又取得了57%的收益,到1998年底,其管理的资产上升到7500万美元。自基金创立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2007年, 绿光资本获得了22%的年平均回报率,且12年中从未出现过负收益。2008年时也未能成功躲过金融危机一劫,出现了17.5%的亏损(虽然2008绿光因做空贝尔斯登和雷曼大赚10亿美元声名显赫)。直到2009年10月,艾因霍恩才宣称收复金融危机时的全部损失,并以32.1%的年收益率收官。截止2013年6月30日,绿光资本管理的总资产为53.3亿美元,年复合收益率为19.5%。
2008年次贷危机中大挣10亿美元
2009年,艾因霍恩曾当选全球金融最有影响力五十人(排名第三十六,第一名为伯南克)。他那高调做空知名公司的行为经常被公众视为空头人物,而他在次贷危机中做空贝尔斯登和雷曼大赚10亿美元更是被称为空头猎手。
2008年5月,他当时断定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可能远超市场预期。其中,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一类的投行都存在资本金不足、在担保债务凭证(CDOs)上的风险敞口太大的核心问题。艾因霍恩开始大肆批评雷曼兄弟,并到处演讲说服更多有影响力的投资者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号召更多的投资者去做空雷曼兄弟。也正是他的呐喊和参与,一些在研究抵押贷款支持资产方面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雷曼兄弟的风险。很快的,其他寻找做空机会的投资者开始建立空头仓位,做空者也越来越多。半年后,贝尔斯登轰然倒下,4个月后,雷曼兄弟步贝尔斯登后尘,申请破产保护。于是与艾因霍恩一样,当时做空雷曼兄弟的投资者后来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许多人也记住了艾因霍恩在2011年10月对绿山咖啡(GMCR)的狙击。当时绿山咖啡因为K杯咖啡而受到市场追捧,市值超过150亿美元,市盈率近百倍,艾因霍恩发布了一份上百页的PPT报告,从绿山咖啡的信息披露透明度、专利到期、高价收购、竞争环境、市场前景、现金流、盈利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质疑,此后绿山咖啡股价开始暴跌,半年股价暴跌70%多。绿山咖啡做空案是艾因霍恩“寻找被市场错误定价的公司,如市场对于该公司的走向、财务状况和前景有误解,然后进行操作”的典型案例。2012年6月,艾因霍恩在一次电话会议中对直销公司康宝莱(HLF)的模式进行了质疑,也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
一个个做空交易的案例让艾因霍恩名声远播。对于究竟是什么吸引他做空一家公司,他认为这和做多没有太大的不同,强调内在价值的投资方式将会带来持续的绝对投资回报,他热衷于寻找被市场错误认识从而产生错误定价的公司,即找一个被市场错误定价的公司,比如市场对于该公司的走向、财务状况和前景有误解。但这是关于长期的看法。
对个人投资者来讲,一般不会做卖空交易,但是艾因霍恩卖空的逻辑以及他把握公司变化的线索,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开这一类的公司。艾因霍恩认为通过一些公司的行为,投资者可以看出公司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特别当问题就要显现出来时。譬如说,管理层不直接回答问题等。如果有一个关于公司业务或者前景的问题,市场出现多空辩论,或在报纸上刊发文章,当一家企业被一家报纸的文章写出负面消息,企业对该媒体发布非常糟糕性的评论时,它通常是一个信号,表明企业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问题。
事物是两面的,公司也如此,有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公司,也有远远高于内在价值的公司,做空并不是罪恶的。
虽然艾因霍恩因为做空知名,但他的绿光资本公司实际上是擅长做多并持股。他所持有的股票比他做空的股票多得多。而对于当下的市场,他认为寻找做空的股票比选择买入持有的股票要容易一些,虽然他们表示已经成功地找到一些值得持有的股票,其中有苹果公司,辉瑞医药公司等。苹果公司是艾因霍恩一直关注的股票,甚至他在2013年早些时候,还将苹果告上法庭,原因是他称苹果手上持有了太多现金。虽然艾因霍恩最终撤诉,但他仍然认为苹果没有让其持有的1400亿美元现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苹果可以做得更多,从而可能(让其现金)释放更大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糟到让我觉得要发起诉讼。”
他在1999年12月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买入了苹果公司的股票,然后在2000年1月以18美元的价格卖出。虽然看起来这笔交易的收益率已经令人欣喜若狂,但他却认为这是一生最糟糕的卖出决定之一。好在随后他又持有了苹果的股票——苹果的股价印证了艾因霍恩的想法:从那时起,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开始起飞,不断上涨,并且到达非常高的市盈率价格,并且在高市盈率区域交易了很长时间。很明显,因为苹果公司过去十几年做出的那些伟大业绩,股票高价当之无愧。2013年11月30日,在纳斯达克周五交易中,苹果股价收盘于556.07美元。
勇于认错才能在错误中成长
在投资市场的十几年中,艾因霍恩也因为失误的判断为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不过与一些人避讳谈及自己的错误不同,艾因霍恩勇于承认这些错误,他认为“我在故我错”。在2009年10月第五届美国价值投资全国代表大会(5th Annual ValueInvesting Congress,该会议被认为是继巴菲特股东大会外,价值投资最重要的年度盛事)的发言稿就曾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过他讲道,我们都明白为成功增加砝码很重要一项就是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
他这里所指到的错误是在2005年5月,也是在价值投资代表大会上,艾因霍恩曾极力推荐建筑制造商MDC,当时股价67美元,两个月后就涨到了89美元,但就在艾因霍恩觉得市场验证了他自己的投资假设时,行业泡沫自己破了。
“首先我要说当时我列举的各项理由都是成立的:这家公司杠杆率低,土地储备少,因此比同行的风险性小,即使市场逆转,抗跌性更强。4年后的今天,当年听从我建议的投资者损失是40%,相比较而言行业整体投资亏损比例为70%。但我不愿将自己的错误推荐归结为时运不佳,我倒认为这是彻彻底底的分析失误。失误在哪里?在我一直自诩是自下而上的投资者,因此不必考虑宏观背景和市场环境,只要基本面分析扎实就ok了。还记得,就在我做出MDC 推荐的当天,同行的一位专家为与会者详细讲解了债务泡沫和房地产泡沫蕴含的风险。当时我认为即便泡沫论的分析正确,房地产市场也的确出现逆转,对组合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吗?毕竟宏观面发生变化并非意味着市场立即就此达成一致。更何况早在2001 年‘有识之士就已经提出‘房地产泡沫说了。就这样,我当时的结论是,即便他的分析正确,没有人知道他的正确结论何时何地得到验证。就这样,我错了。”
对此艾因霍恩也总结了自己的教训:即使对自下而上的投资者,关注宏观并不意味着放弃选个股,而是意味着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多(或做空);意味着更加关注特定行业内的趋势;意味着在宏观风险很难确定时点的情况下,必要时应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当做买份“保险”。当时艾因霍恩就分析了他眼中的宏观危险:
首先,各级官员从上到下都“近视”,只重视政策的短期影响,而不关注会否损害长期利益。“在其位谋其政”这里有了新解——一切为了连任。民意调查的结果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当仁不让地成为政策决策者的“抓手”,虽然总统和官员的演讲没明确表示政策目标是保证道指冲上万点大关,但指向性不言而喻。这让我们怀念起前美联储主席Paul Volcker,他敢于在八十年代初期的任期内实施“违背民意”的政策,而正是这些政策为随后的经济繁荣做了铺垫。相比之下,伯南克和盖特纳更像救火队长,他们的目标是先把火扑灭,至于善后事宜,对不起,到时候再说吧。
第二大宏观风险在于政府没有对所有团体平等对待,或者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某些特殊利益团体投入大量资源对政府进行游说和公关,必要时制造舆论攻势。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尽可能地将自己行业的损失由大众承担,这样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负担不显山不露水,也不会引起过大的反弹。表现最突出的当属银行业,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没有了银行,经济将会怎样”。在这样的宣传下,纳税人的钱被用来挽救这些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
打个比方,一群青春期的孩子,趁家长没看紧,喝高了,玩疯了,吵得四邻不得安静,惊动了警察。这时家长面临选择,是让这些孩子吃点苦头,牢记这次教训;还是先“保”出来,再慢慢教育(很显然,我们的监管部门选择了后者)。“保”出来也得管教吧,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听到他们坦白“玩的时候,喝了好多啤酒,然后还喝了点烈酒”时,家长不干了,“怎么搞的,不是教育过你们么,先喝啤酒再喝烈酒只能越喝越多,只有先喝烈酒再喝啤酒才能保持清醒,下不为例,玩去吧”。这样的教育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至少邻居的利益没有得到更多保护。
在这一届的大会上,艾因霍恩对借贷消费也给出了自己新的看法:“我们一直认为现在的借贷消费是将债务留给了子孙后代,但是现在依我看很有可能‘现世现报了,这主要由于当权者在我们的偿还能力和短期政治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经济危机的记忆还历历在目,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时间窗口,此时此刻此地,我们能做的是为任何系统性的事件买一份‘保险,借用一句名言:现在的形势是,事情从完全不可能到完全不可避免,中间已经不会经过‘可能的过程了。就像我4 年前做出的投资推荐是错误的,今天也许我也错了,我倒希望如此。”
在投资领域之外,艾因霍恩也是一位德州扑克高手,在2012年世界扑克系列赛的决赛桌上,艾因霍恩以业余选手的身份拿下第三名,并将其获得的435万美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慈善机构。而对慈善事业的贡献并不仅限于此:2005年他向“明天儿童基金”捐赠100万美元;次年的65万美元WSOP奖金全部用于慈善;2008年金融危机后,投资上有上佳表现的他捐出600万美元利润给慈善机构。此外纽约众多慈善捐赠名单上曾多次出现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