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主要大豆害虫的为害特点及发生与防治

2014-01-22 16:17高岭巍
种子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长菊酯越冬

高岭巍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大豆受虫害的程度因每年的气候而不同,同一年份不同地区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也不尽相同。害虫的为害给大豆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的可造成大豆绝收。

1 豇豆荚螟

1.1 为害特点

豇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大豆卷叶螟、大豆螟蛾。幼虫为害豆叶、花及豆荚,常卷叶为害或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豆荚味苦,不宜食用。严重受害区,蛀荚率达70%以上。

1.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翅展24~26mm,暗黄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色半透明,内侧有暗棕色波状纹。卵0.6mm×0.4mm,扁平,椭圆形,淡绿色,表面具六角形网状纹。末龄幼虫体长约18mm,体黄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蛹长13mm,黄褐色。头顶突出,复眼红褐色。羽化前在褐色翅芽上能见到成虫前翅的透明斑。

1.3 生活习性

豇豆荚螟在河南一年中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7~10月为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荚、花蕾和叶柄上,卵期2~3d。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造成蕾、荚脱落;3龄后蛀入荚内食害豆粒,每荚1头幼虫,少数2~3头,被害荚在雨后常致腐烂。幼虫亦常吐丝缀叶为害,幼虫期8~10d。老熟幼虫在叶背主脉两侧做茧化蛹,亦可吐丝下落土表或落叶中结茧化蛹,蛹期4~10d。豇豆荚螟对温度适应范围广,7~31℃都能发育,但最适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80%~85%。

1.4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减少虫源。

(2)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用菊酯类农药1500~20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d喷蕾、花一次,可控制为害。

2 大豆蚜

2.1 为害特点

大豆蚜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吸食大豆嫩枝叶的汁液,造成大豆茎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分枝结荚减少,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2.2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蚜体长1.2~1.6mm,长椭圆形,头、胸黑色,额瘤不明显,触角长1.1mm,腹部圆筒状,基部宽,黄绿色,腹管基半部灰色,端半部黑色,尾片圆锥形,臀板末端钝圆,多毛。无翅孤雌蚜黄色或黄绿色,体形与有翅孤雌蚜相当。

2.3 生活习性

河南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鼠李和圆叶鼠李枝条上芽侧或缝隙中越冬。翌春,鼠李芽鳞转绿到芽开绽时,均温高于10℃,越冬卵开始孵化繁殖后代。有翅孤雌蚜开始迁飞至大豆田,为害幼苗,7月上中旬进入为害盛期,下旬出现淡黄色小型大豆蚜,蚜量开始减少,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下降,大豆蚜进入后期繁殖阶段,有翅性母迁至鼠李上,开始生无翅卵生雌蚜,并与有翅雄蚜交配,又把卵产在鼠李上越冬。

2.4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

(2)利用银灰色膜避蚜和黄板诱杀。

(3)生物防治:利用瓢虫、食蚜蝇、烟蚜茧蜂、菜蚜茧蜂、蚜小蜂等控制蚜虫。

(4)蚜虫发生量大,农业防治和天敌不能控制时,要在苗期或蚜虫盛发前防治。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菊酯类农药1000~2000倍液喷雾,由于蚜虫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两种农药轮换使用。

3 豆天娥

3.1 为害特点

豆天娥属鳞翅目、天蛾科,幼虫食叶,严重时将全株叶片吃光,不能结荚。

3.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40~45mm,翅展 100~120mm,体、翅黄褐色,头及胸部有较细的暗褐色背线,腹部背面各节后缘有棕黑色横纹。老熟幼虫体长约90mm,黄绿色,体表密生黄色小突起。

3.3 生活习性

河南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9~12cm土层越冬。翌春移动至表土层化蛹。一般在6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越冬。成虫飞翔力很强,但趋光性不强,喜在空旷而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一般散产于第3、4片豆叶背面,每叶1粒或多粒,每雌平均产卵350粒,卵期6~8d。幼虫共5龄。越冬后的老熟幼虫当表土温度达24℃左右时化蛹,蛹期10~15d。幼虫4龄前白天多藏于叶背,夜间取食(阴天则全日取食);4~5龄幼虫白天多在豆秆枝茎上为害,并常转株为害。

3.4 防治方法

于3龄前幼虫期喷药处理,如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适当浓度的氯氰菊酯喷雾,均有较好效果。

4 豆秆黑潜蝇

4.1 为害特点

豆秆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幼虫钻蛀为害,造成茎秆中空,植株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而逐渐枯死。苗期受害,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有机养料累积,刺激细胞增生,形成根茎部肿大,全株铁锈色,比健株显著矮化,重者茎中空、叶脱落,以致死亡。后期受害,造成花、荚、叶过早脱落,千粒重降低而减产。

4.2 形态特征

成虫为小型蝇,体长2.5mm左右,体色黑亮,腹部有蓝绿色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3节,背中央生有角芒1根。3龄幼虫体长约3.3mm。蛹长筒形,长约2.5~2.8mm,黄棕色。

4.3 生活习性

河南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在寄主根茬和秸秆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羽化、产卵。

各代幼虫盛发期:1代7月上旬;2代7月末8月初;3代8月下旬;4、5代在9月上中旬重叠发生。成虫飞翔力、趋化性均较弱,在25~30℃适温下,多集中在豆株上部叶面活动,常以腹末端刺破豆叶表皮,吸食汁液,致使叶面呈白色斑点的小伤孔。卵单粒散产于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表皮下,以中部叶片着卵多。幼虫孵化后即在叶内蛀食,形成一条极小而弯曲稍透明的隧道,沿主脉再经小叶柄、叶柄和分枝直达主茎,蛀食髓部和木质部。幼虫老熟后,在茎壁上咬一羽化孔,而后在孔口附近化蛹。

4.4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处理秸秆和根茬,以减少越冬虫源。

(2)药剂防治:用 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豆株苗期为防治重点。

猜你喜欢
体长菊酯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2龄草鱼越冬掉膘影响因素的研究
加拿大计划逐步淘汰联苯菊酯产品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