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系列诊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二)

2014-01-22 12:40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郁证心痛胸痹

第25届长城会会议报道

中医系列诊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亚红教授做了《PCI术后焦虑抑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的相关内容报告。目前我国PCI手术量已超过每年50万,成功率高达91%~97%,其适应证还在不断扩大。然而,PCI手术前后患者出现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日益引起临床关注。小样本临床研究表明,PCI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的14%,PCI术前存在肯定焦虑者占70%,存在肯定抑郁者占38%。说明患者经历手术和基础疾病的双重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增加,这种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最终成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PCI术后服用中药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部分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为了提高PCI手术前后焦虑和(或)抑郁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以中医学基本证候和相应方药为基本点,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进展和专家临床经验,制订PCI术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学术交流。PCI手术前后患者出现抑郁和(或)焦虑,可参考中医“郁证”进行辨证论治,郁证初多病实,以六郁见证为主。病久则由实转虚,引起心、脾、肝气血阴精的亏虚,出现虚证或者虚实夹杂之证。尽管PCI手术前后患者出现的焦虑和(或)抑郁临床表现为多样化,但基本上可以从其虚证和实证的排列组合加以概括,因此,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的中医诊断应以虚实为纲进行辨证分型。应该强调,郁证主要因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导致肝郁气滞而为病,病位主要在肝,但与心、脾、肾密切相关。经医家多年来的深入研究,郁证的分型及相应的治疗几度更改,但肝郁气滞证始终是病证基础,肝郁气滞是郁证的基本证型。本共识参考多家学会或者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结合专家经验,辨证分为气郁化火、气滞痰郁、气滞血瘀、肝胆湿热、心脾两虚、心胆气虚、阴虚肝郁7种复合证型。中医治疗郁证的理法方药,一般适用于PCI手术前后焦虑和(或)抑郁的治疗。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对于实证,首应理气开郁,并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火郁、痰结、湿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虚证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虚实夹杂者,则又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本共识强调,在临床上应辨证选用中成药。临床上针灸治疗抑郁症取得一定疗效,常用穴位有百会、神门、内关、章门、三阴交、太冲、印堂、阳陵泉、太溪、肝俞、肾俞、心俞、足三里、神庭、本神、四神聪等,可选的治疗方法包括电针、单纯体针、穴位注射、耳针、埋线、离子透入等。本共识建议对所有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采用“双心”医疗模式,加强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身体的过分担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或)抑郁等情绪障碍。

最后,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红旭教授对《胸痹心痛络风内动证诊断专家共识》做了详细介绍。近年发现,部分胸痹心痛患者的病机难以用传统的正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来解释,使用常规的扶正、化痰、活血、祛寒等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疗效,针对这些辨治难点需要凝练更贴切的病机描述,需要探索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治疗方法。我们根据这部分患者临床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多端、病程时作时止等特点,提出胸痹心痛络风内动病机学说,并通过临床观察证实“风药通络法”治疗胸痹心痛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另有诸多临床报道显示,使用“风药”可提高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因此,建议将络风内动证作为胸痹心痛的一个证型。临床上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发作性疾病,表现为膻中及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症时,可参照胸痹心痛络风内动证进行辨证论治。凡心脉病证出现动风征象称之络风内动,从疾病的虚实性质分辨,络风内动包括热毒生风(实证)、络虚风动(虚证)、外风引动内风(虚实夹杂证)三个方面。并根据患者主症、次症、舌脉结合理化检查,制定了热毒生风、络虚风动、外风引动内风三个证型的辨证标准。

此次共识发布会是长城会上首次发布的中医系列专家共识,我们相信对于推进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郁证心痛胸痹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郁证从肺论治
最短小说
心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