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学生的选课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1-22 09:46陈洁琼杨瑞芹俞跃洪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分专业

陈洁琼,王 辉,杨瑞芹,于 芬,俞跃洪

(1.浙江科技学院a.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b.学报编辑部,杭州310023;2.浙江中医药大学 科研处,杭州310053)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院校实行了以行政方法对教学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改革措施、教学评估标准的编排及授课方式均由管理者主导,管理内容高度统一。这种集中统一、有章可循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易于操作,在过去对中国教育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1]。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习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于是,选课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管理制度被逐渐运用到高校教学管理当中。

选课制最初产生于1810年的柏林大学,1869年由艾略特引入哈佛大学,最终创立了学分制。选课制的实施是实现学分制的核心要求,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实现载体,贯穿于学分制的始终,并贯穿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2]。选课制允许学生在规定的选修课范围内,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3]。学生选择某门课后,只要成绩合格就能拿到这门课的学分,只要达到规定数量的最低毕业学分就可在规定年限范围内提前毕业。这样,从最大程度上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权力,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目前,各高校一般都采用一定的教学管理系统或教务管理系统来实现网络选课,学生按照培养计划中的学分要求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最终的选课结果由相关人员统一管理。

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于2009年颁发了《浙江科技学院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浙江科技学院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还相应地制订了《浙江科技学院学生选课管理规定》和《本科生选课手册》,供学生选课参考。浙科院针对2009级之前的培养计划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2008年,相关部门又修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加大选修课的比例。除了保留原有的必修课外,将选修课分为拓展层次和复合层次两类课程。拓展层次课程主要指专业选修课,而复合层次课程包括跨专业选修课和公共复合选修课,其中公共复合选修课包括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及法律类、国际交流类、艺术类等课程。所有课程对应的培养计划中都有最低学分要求。

熊匡汉[4]指出,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而选课制的完善程度主要看学生选课的自由度的大小,尤其要看选修课特别是跨学科专业的选修课的开设及教学情况。为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笔者在浙科院随机对大二、大三、大四的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学生在选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以此来进一步了解高校中学生的现实选课需求。

1 调查结果评价

本次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共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回收率约88%。为了确保答卷学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此次问卷调查未要求署名。同时,以个人访谈和小组访谈的形式进行跟进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选课制度较为满意,认为选修课能基本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与激发学习兴趣。目前,实行的选修课制度基本上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但同时,学生对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突出意见,必须尽快改进。

1.1 课程设置

在访谈中学生反映,培养计划中的专业选修课类别设置基本合理,必修课多的学期选修课设置较少,每学期的上课学时基本上分布均匀,一般都能按照自主意愿选择专业选修课,但在2012级(含)之前使用的培养计划中,公共拓展复合层次中的规定选修课程,如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比较热门,导致很多学生选不上课,虽然有部分学生选择这些课是因为学分要求而并非真心想学这门课。

1.2 选课系统

目前学生选课都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进行。随着选课活动的加强,对选课系统的应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目前的选课系统满意度一般(满意度低于70%),主要由于:集中选课时系统运行程序过慢,耗费时间较长;选课系统内欠缺详细、及时的指导信息,包括选课制度、任课教师简介、课程介绍等;选课时间过于集中,选课周期短,经常出现学生选不到课的情况。

1.3 教师及教学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及访谈结果显示,当前部分教师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教育观念滞后,对新时期的形势缺乏深入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未能及时更新观念;二是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把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苦心经营,而是当作谋生的手段,上完课就离开教室,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关心;三是教学方法不当,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课程,照本宣科,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四是教学精力不足,有的教师身兼数职,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还兼任班主任等,成天忙于应付,导致教学水平下降,且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引起学生反感。

1.4 学费机制

目前,浙科院实施按学分收取学费制度。因每个专业都有最低毕业学分的要求,许多学生考虑到超出最低学分要求的其他课程需另外缴纳学费,就不再选择额外的课程而放弃学习的机会;也有学生因为退不掉已经缴纳的费用而选修了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

2 选课需求分析

除了上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之外,选课制因打破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随之而来教学班存在选课人数不均衡、学生群知识背景不均衡[5]等问题。学生在选课的整个过程中,因为知识背景、专业方向、目标定位、个性差异等影响因素,在选课过程中关注的信息不同,需求亦有所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对选课指导的需求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现行的选课制度了解较少,有些学生在选课时甚至对课程一无所知,仅凭个人感觉或者受同学影响而草草决定课程。选课前的各类通知和选课指导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达到位,学生希望能在选课前开设任课教师课程介绍讲座,以便了解课程的大致内容,从而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在试听期间,不要因为选修课开班基数的限制而让学生退不了课;试听之后,大多数学生确实不感兴趣的课可酌情停开。

2.2 对课程设置的需求

针对培养计划中开设的专业拓展课和专业复合课,学生的选择一般都是根据课程的难易、课程的开设学期、任课教师等几方面来决定的,如排在前面学期的课程,选修的学生人数会多些,历届学生反映好的课程也会成为热门;另外针对全校公共拓展复合课,学生的第一选择也是根据培养计划中规定选修的课程类别来选的,基本上偏向于那些考核方式简单、贴近现代生活、符合时代潮流等的课程,如艺术类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等。

2.3 对任课教师的需求

选课制背景下,教师的选修课讲授内容应根据时势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在教学中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将理论知识与教师本人的科研经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备课时不忘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且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课内、课后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增进了解后,才能让学生由喜欢某位教师进而喜欢某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另外,针对不同的年级、专业,不同的培养要求,不同类别的选修课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查方式,如小规模班级的专业选修课,讲授加讨论的上课形式,小论文加答辩的最终考核方式,以这种综合考核方式使对学生掌握知识及学习能力的考核更加易行、有效和合理。

3 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3.1 以正确的政策指导为核心

目前,学生对选课制的满意程度不高,其原因在于学生和教师,甚至管理层对选课制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颇,或多或少存在“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现象。因此,应当以正确的政策为指导,例如,可在学校层面出台《选修课指南》,对选课的意义、目的、方法、时间、涉及的费用、课堂管理制度、学分认可等全部相关内容均作详细介绍。一则激励和制约广大师生,促使其提高对选修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二则确保开课的规范与课程的质量。

3.2 以多层的课程选择为关键

选课的前提是必须有课可选,因此,实施选课制的首要条件就是给学生提供“课源”充足的多样化的“课程超市”。针对专业选修课,建议专业教师多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能够体现最前沿趋势的课程;针对全校公共复合拓展课,建议多开设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人文知识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时势分析课程、科普教育课程、艺体能力培养课程等。在时间段设置方面,对于热门课程,可以多设置几个时间段或在同一时间段开设几个平行班级授课。对于热门课程的上课时间,也可酌情将课程安排至学生倾向的时间段,以免造成教室资源和课程资源不够的假象。同时,应当放宽对选修课的限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在达到必修课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授课体系应避免讲授内容的重复,以便提高学生选课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6]。

3.3 以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保障

现今运行缓慢、费时的选课系统不能满足越来越大量的选课活动,已成为制约选课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选课制的顺利实施,除了作为人力条件的教师和学生给其保障之外,也应当包括物质条件的保障。选课制的实施需要一套适合中国高校学分制管理的能提供自由选课,能满足调动不同资源进行排课需要的教学管理软件系统作为技术支持[6]。只有通过不同层面间的相互配合和各类保障体系的完善,才能发挥选课制挖掘学生潜质、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的目标。

4 结 语

学生的选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年级段学生的选课心理也会有所区别,要使选课制发挥其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的执行需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不能照搬照抄。在选课制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困难,只要在选课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类教学资源,学分制下的选课制将会开展得越来越顺利,发挥其促进教与学的积极作用。

[1] 陈纪文.我国高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与创新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237-238.

[2] 许松.高校学分制条件下的选课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10):158-159.

[3] 于玲,袁海滨,王晓丽,等.如何在学分制建设下引导学生选课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04-205.

[4] 熊匡汉.关于大学选修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6(6):51-54.

[5] 纪滨,马丽,姚文锐,等.大学生选课心理与影响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43-144.

[6] 徐宏凯,骆一,吴娟.学分制下选课相关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241-242.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分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分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