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6例治疗体会

2014-01-22 01:44:41苗战军韩宗明张学贞赵同胞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肠液口漏肠梗阻

苗战军,韩宗明,张学贞,赵同胞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是术后严重并发症,因漏口位于横结肠中部,漏出肠液易致腹腔严重感染,如不积极有效治疗,后果严重,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共行右半结肠切除并一期回结肠吻合术138例,其中6例出现术后吻合口漏,占4.3%。刘庆文等[1]报道60例右半结肠切除行一期回结肠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口漏4例,占6.7%。杨志强等[2]报道110例右半结肠切除行一期回结肠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口漏2例,占1.8%。我院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与以上报道相似。6例术后吻合口漏中2例经原切口置管冲洗引流,3例经腹腔引流管置管冲洗引流,1例经手术近端回肠造瘘,抗炎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后均治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6~74岁,平均62岁。5例为结肠腺癌,术前均经结肠镜取活检病理确认。3例合并肠梗阻,术前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营养支持等治疗,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合并肝转移。1例为回盲部多发憩室并出血,急诊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吻合口漏发生时间为术后第2天1例,第4天1例,余4例均为术后7~12天。

1.2 临床诊断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临床表现:吻合口漏发生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腹膜炎症状;腹腔引流管或伤口有肠内容物流出。相关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降至正常后又升高;口服或胃管注入美蓝可出现在漏出液中;行B超或CT检查探及腹腔积液,定位下腹腔穿刺有肠内容物;泛影葡胺造影可发现漏口位置及腔隙大小、有无合并梗阻。

1.3 治疗方法及结果 2例患者(术后4天及12天)出现腹胀及切口渗液,切口局部局限性腹膜炎,给予拆除切口缝线,经原切口置冲洗管及负压吸引管,生理盐水24小时持续冲洗引流,间断调整管道位置使引流充分有效,并加强换药,保持伤口局部清洁干燥;3例患者(术后7~12天)经泛影葡胺造影检查显示腹腔引流管位置放置合适,引流充分,无明显腔隙或腔隙较小,经腹腔引流管内置管冲洗引流;1例患者(术后2天)因腹痛症状重,腹胀明显并高热,B超提示腹腔积液多,立即剖腹手术,术中发现腹腔有大量肠液,经吸尽肠液,彻底冲洗腹腔,近端回肠造瘘,放置盆腔及瘘口周围腹腔引流管。6例均辅以抗炎、抑制消化液分泌、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经5~40天治疗(平均15天),均获治愈。

2 讨论

结肠癌在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常见,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其中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增加明显[3]。右半结肠切除术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常用术式,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临床发生率不高,但因漏出物为液态,且含较多的酶,故可发生严重的腹膜炎,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预防和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十分重要。

2.1 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1)患者术前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等,组织愈合能力差。本组1例合并肝转移,术前低蛋白血症;1例为回盲部多发憩室并出血,术前贫血明显,急诊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均出现吻合口漏。术前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纠正贫血,控制血糖,可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4]。(2)存在肠梗阻,肠道准备不佳。右半结肠肿瘤多伴有不同程度肠梗阻,肠腔积气、积液较多,口服泻药及灌肠并不能减少肠内容物;肠管充血水肿明显,愈合能力差,一期吻合易出现吻合口漏。本组3例合并肠梗阻,术前虽经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但术后仍出现吻合口漏,充分说明肠梗阻对吻合口漏的发生有不利影响。对梗阻明显且体质较差患者可经内镜放置支架,待梗阻症状缓解及体质改善5~7天后再手术效果好;或行预防性回肠造瘘,可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3)吻合口血液供应不良。术中分离结肠断端过长或结肠系膜分离过多。

2.2 吻合口漏的治疗措施 (1)充分有效的引流:术中要常规放置腹腔及盆腔引流管,对高危患者可放置双套管引流;术后一定要保证引流管通畅,当发现吻合口漏后,要通过B超或CT了解有无腹腔积液及积液的量,是否引流通畅。本组2例患者出现腹胀及切口渗液,经拆除切口缝线,经切口置入冲洗管及负压吸引管,持续冲洗引流,并适时调整管道位置使引流充分有效,既有效控制感染,又降低了腹腔内压力,减轻腹胀及促进肠功能恢复。(2)充分的营养支持:早期以全肠外营养(TPN)为主,当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无渣、少渣等要素饮食。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维护肠道粘膜的屏障功能,减少或防止肠道细菌易位及肠源性感染[5],对于全身营养状态的纠正,提高机体免疫力,瘘口的早期愈合都有重要的意义。(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可通过引流液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应用。当漏出液减少、感染局限、体温正常后,应及时停药,避免二重感染的发生。(4)生长抑素的应用:减少漏出液量以及其中消化酶的浓度是治疗肠瘘的关键因素之一。生长抑素能极大地降低胃肠液的分泌量,使肠液分泌量在原有基础上再降50%~70% ,并降低分泌液中消化酶的含量,可明显提高瘘口的愈合率。与TPN 合用时效果更为明显。(5)手术治疗:当腹痛症状重、腹胀明显、腹腔积液多时,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吸尽肠液,彻底冲洗腹腔,近端回肠造瘘,放置盆腔及漏口周围腹腔引流管。再结合禁食、胃肠减压,加强监护与护理,吻合口漏多可治愈。

参考文献:

[1] 刘庆文,周宾径,秦宏兴.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11):889-891.

[2] 杨志强,顾小年.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吻合器的应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1):44-45.

[3] 姚嘉.雌激素受体ERβ与大肠癌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12,12 (5):637-640.

[4] 邵春法,谢健进,徐美东,等.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5):400-402.

[5] 潘开云,张文山,戴益智.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4):252-253.

猜你喜欢
肠液口漏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6:38:34
直肠癌微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微创再手术研究进展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28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治疗效果观察
生长猪空肠液中主要消化酶活性与饲粮养分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接受非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用NSAID吻合口漏风险增70%
口服洗肠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