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欧洲经济“发动机”

2014-01-21 17:24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1期
关键词:欧洲德国贸易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12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为26442亿欧元,人均32340欧元,其经济发展前景不仅对欧洲极为重要,对全球经济形势也有相当影响。

虽然自然资源较为贫乏,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但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德国产品一向以品质精良著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服务周到,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2003年之后,德国出口额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外贸长期顺差。

中德1972年10月建交,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5月25~27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是其履新首访的唯一欧盟国家,两国共同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就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领域的合作达成重要协议。

欧洲经济核心支撑力

凭借为德国挡住了全球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的侵袭,默克尔在2013年秋的大选中获得连任。欧债危机爆发以来,默克尔政府主导的紧缩“药方”不仅在欧元区国家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抗议,她所在的基民盟也曾在德国人口第一大州的议会选举中遭遇惨败,从而为其大选之路蒙上一层阴影。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认识到拯救希腊和欧元区更加符合德国利益,默克尔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

而今默克尔继续执政,意味着德国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改革换援助”政策将基本保持不变。德国作为救助的最大单一出资方,以及欧元区经济的“发动机”,将继续全力主导和支持解决债务危机。

持续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仅重创地区经济,且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震荡,身处中心地带的德国不可能独善其身,2012年其经济增速呈逐步放缓态势即是证明,且更于第四季度出现下滑,从而拉低了全年的经济增幅。进入2013年,德国经济状况稳步改善但复苏动力略显不足,因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内部投资和消费需求,而作为主动力的出口则缺乏活力。前10个月由于受全球经济下行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同比出现下降,从而使得出口导向型的德国无法实现强劲复苏。

目前德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就业市场稳定,通货膨胀率保持低水平,加上欧洲央行的低息政策,均成为刺激私人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设备投资走出低谷,建筑业景气持续,也有利于德国内需转旺,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德国联邦银行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认为,2013年德国将实现0.5%的增长,而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善,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将给德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出口,继而会进一步拉动企业投资和进口贸易。报告预测德国经济2014年将增长1.7%,2015年增长2%,德国将继续充当欧洲经济火车头的作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预测则更加乐观,称未来一段时间德国经济将迎来“黄金时期”,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率提高、失业率下降,以及可支配收入增加;2015年经济增长率可达2.2%,主要的动力来源于内需的扩大。

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特别是欧盟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德国模式显示出了其稳健性,内需替代了出口动力,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德国之所以有如此的经济表现,得益于其稳定的公共财政、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审慎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监管,以及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扶持。加上其坚实的基础、高素质人才、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等,不仅使得德国成为抵挡欧债危机的中流砥柱,且在欧元区经济增速因出口和消费增长乏力而放缓之时,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

贸易与投资地位强势

作为贸易强国,德国同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关系,全国近1/3的就业人员从事出口工作,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以上销往国外。德国曾多年保持出口额世界第一的位置,其工业品享誉全球,著名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都位于德国,汽车生产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

除此之外,德国主要出口产品还包括机械产品、化学品、通信技术、供配电设备和医学及化学设备。这种倾向于投资类的出口产品结构对价格不是很敏感,较少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且符合新兴市场的发展需求,前景良好。

德国主要进口产品有化学品、汽车、石油天然气、机械、通信技术和钢铁产品,商品贸易持续顺差是其经常账户保持盈余的主要原因。德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其中一半以上的进出口是在欧盟国家内部进行的。与此同时,德国还是服务贸易强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欧债危机重压下,欧盟成员国经济步履维艰,而德国凭借其出口产品的强大国际竞争力,支撑经济渡过难关,但其不断取得的巨额贸易顺差却颇受诟病。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德国依然是欧洲经济体内最大的顺差国,2013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顺差达到1483亿欧元,远超过第二位荷兰的405亿欧元。德国持续的高顺差之所以引发许多欧盟成员国的批评,是因为各国普遍认为德国“可观的国际收支表现”加剧了欧洲经济失衡,而受到全球欢迎的“德国制造”削弱了南欧各国出口竞争力,不利于欧盟整体经济发展。

德国投资环境上的优势在于发达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局势和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高度开放立场。而外国投资者青睐德国还与以下三个主要因素有关: 一是德国是欧洲实力最雄厚的经济体,生产能力和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德国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强;三是德国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制完善。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德国吸引的国际资本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超过10%,正是得益于其经济的稳健发展。与此同时,实力强大的德国还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的20大投资经济体中,德国居第六位。

中德经贸合作步入“快车道”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一大、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国,以及重要的投资目的国。endprint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1612.3亿美元,同比下降4.7%,占中国与欧盟贸易的29.5%;2013年1~9月中德进出口额是1186.7亿美元,同比降幅为2.6%。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电器、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及制成品、化学品和玩具等,从德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设备、铁路、汽车及船舶等运输设备、化学品、光学、医疗仪器等,目前德国是中国在对欧盟成员国贸易中少数几个保持顺差的国家之一。在欧盟经济复苏的拉动下,2013年10月,中国对欧出口增长12.7%,重回两位数轨道,11月更达18%。

中德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9月,默克尔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会见达赖,曾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另外,随着中德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彼此间的矛盾冲突也在显现,贸易摩擦逐渐增多。

金融危机和经济困境助长了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欧盟对华频举“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大旗。在此背景下,2012年7月,以德国第二大光伏供应商太阳能世界公司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申请。欧盟随即挥起“双反”调查大棒,超过200亿美元的涉案金额,使之成为欧盟对华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虽然历经一年的艰苦谈判双方于2013年7月达成价格承诺,但这种动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德国是一个市场高度开放的国家,中欧关系的重要领跑者,其率先示范的作用不容小觑。

近年来,在频繁的高层互访推动之下,中德经贸关系愈加紧密,两国间贸易量多年来一直超过中国与欧盟贸易量的1/3,德国对华投资也占欧盟对华投资额的1/4,中德双方已经互为彼此在欧盟、亚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作为欧盟和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不论在地区经济发展上还是拯救债务危机的作用上,德国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强调要全方位推进中德合作,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将为中德、中欧关系带来新机遇,中国还宣布在德成立中国商会并启动设立投资促进机构,以增加双方的投资机会。事实上,继续深化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对中国促进自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促进德国带领欧元区国家整体摆脱危机,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德关系已步入“快车道”,希借助围绕“新四化”的互利合作,推动中德合作进入“加速期”,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德关系在中欧关系中的领跑者地位。endprint

猜你喜欢
欧洲德国贸易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贸易统计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