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雪娟
“在还没确定具体项目之前,蜜儿餐曾经是我们考察的一个样板。”2013年12月16日,在“2013公益趋势论坛”晚宴上,壹基金传播部副总监姚遥说出这样一番话,让NU SKIN如新大中华品牌传播部副总裁盛子人颇感意外。众所周知,作为国内最具公信力的慈善组织之一,壹基金推出的“温暖包”、“爱心跑”等公益项目深入人心,一般的公益项目很难进入壹基金的法眼,成为它的“范本”更是难上加难。到底“如新受饥儿滋养计划”是如何做到的呢?
据姚遥介绍,此前壹基金在探索具体的公益项目时,儿童餐饮服务是其思考的方向之一,“如新受饥儿滋养计划”的“蜜儿餐”在儿童营养救助领域颇有独到之处,自然成为其参考标准之一。他本人曾系统化地了解过“如新受饥儿滋养计划”的具体实施细节,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饥饿救助计划,而是以其独特的“获得教育——创造就业机会——解决饥饿问题”的全方位救助链,通过创新、可持续的方式,同时解决贫困和饥饿两个问题,从多方面让受助对象获得改善生活的能力。不管是其科学化研究、标准化流程,还是调动经销商伙伴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都有诸多值得国内公益组织学习之处。
在过去的十年间,NU SKIN在全球发放了3.4亿份“蜜儿餐”,帮助遭受饥饿之苦的儿童获得成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并凭借这个项目在全球获得诸多荣誉。对于NU SKIN如新而言,政府机构、权威媒体,以及公益组织授予的奖项,都是对“蜜儿餐”已取得成绩的肯定,这些统统转化为动力,激励它继续将此项目推广落地。而成为壹基金——这家国内最具公信力的公益组织的参考项目之一,则从更深的层次印证了,在为其他公益项目提供借鉴的过程中,“蜜儿餐”的可复制价值非比寻常。
那么,这条“范本之路”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在结合“2013公益趋势论坛”各家观点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蜜儿餐”长久以来坚持的价值理念,其实都与当下的公益大趋势不谋而合。
理性·专业·有效
“免费午餐”的成功推广,确实让不少贫困地区的儿童吃上了热乎乎的可口饭菜。但在很多情况下,因受场地、人员、卫生等条件限制,“免费午餐”往往变成了方便面、火腿肠、小面包等快餐食品。这引发了很多公益人士思考,为什么在飞机餐可以做到定期换新的年代,我们的公益食品却一如既往地单调、缺乏营养?如何才能做到“吃饱”、“吃好”一步到位?对此,“蜜儿餐”给出的答案是“理性、专业、有效”。
何为理性?在由《南方都市报》、《中国财富》、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共同举办的“2013公益趋势论坛”上,包括免费午餐和大病医保发起人邓飞等诸多公益领域的意见领袖认为,大量公益浪费现象的存在,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做公益仅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拒绝公益浪费,倡导理性公益”必定成为未来的公益趋势之一。在“如新受饥儿滋养计划”的操作过程中,NU SKIN如新并没有将“蜜儿餐”送到贫困地区的家庭,而是针对不同地区通过不同的专业慈善机构,将“蜜儿餐”送到学校,以此吸引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和未来自力更生的能力,以便日后永久脱离贫穷,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为社会做贡献。
何为专业?“蜜儿餐”由NU SKIN如新和美国加州大学营养专家联合开发,其中不仅有大米、谷物、豆类,还有二十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专门针对儿童的成长发育研制,相比方便面之类的快餐食品,蜜儿餐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何为有效?一方面,“蜜儿餐”帮助贫困地区的饥儿获得营养,接受教育;另一方面,NU SKIN如新在贫困地区建立“蜜儿餐”生产基地,通过采购当地食材,省去生产供应链的中间环节,降低物流、仓储和损耗成本,更帮助当地农户提升管理水准,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
创新·可持续
在经历了几次大灾大难之后,当下中国,越来越多的人、组织热衷于公益事业,但不管是汶川的“五年未拆封包裹”,还是“希望小学变养猪场”的新闻,都意味着,捐钱捐物式的公益行为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公益需求,挖掘可持续的创新项目才是公益事业的大势所趋。作为“2013公益趋势论坛”创始人,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董事长王万军认为,抓住公益发展趋势,前瞻性地规划公益项目,才能让公益项目更有效益。目前,公益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多种形式,简单易复制的公益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秉持“善的力量”企业理念,NU SKIN如新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公益项目,不管是改善贫困儿童营养状况的“如新受饥儿滋养计划”,还是帮助汶川灾民重获新生的“如新5·12小额信贷基金”,以及关爱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都不是只解一时之急,而是长期、可持续的公益项目。
紧密结合微公益
作为“2013公益趋势论坛”的嘉宾之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在颠覆互联网,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推动网络捐赠,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参与到捐款中来,已经成为大趋势。
慈善从来不是富人的专利。事实上,慈善的真正力量和主体是普通民众。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微公益越来越受到重视,“涓滴之水,终能汇流成河”,通过汇集民间微小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个公益奇迹。
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理念,“微公益”听起来还有些陌生,但是对于NU SKIN如新的每一位员工和众多事业伙伴而言,作为肩负着“善的力量”企业使命的传承者与践行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行动诠释着何为“微公益”。
相比其他行业,直销行业从业者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人热情,积极乐观,浑身充满正能量。受“善的力量”核心文化价值的影响,NU SKIN如新的每一位员工、经销商和业务员不断将这种正能量进行传递。
据悉,截至2013年11月底,NU SKIN如新大中华区创造超过1亿人的微笑(意为每帮助一个人就创造一个微笑),捐款数额超过1.2亿元,捐赠物资金额超过5.6亿元,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5.3万个小时。现在,因为他们“根本停不下来”的公益热情,这一记录时刻在被刷新。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资讯化时代,只有牢牢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才会让公益活动更有效。为什么“如新受饥儿滋养计划”是一种趋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盛子人在“2013公益趋势论坛”所说的这句话,或许是其成为范本的秘诀所在。谈及未来,盛子人认为,公益不仅需要善意的初衷,还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企业、公益团体要有更长远眼光的睿智。“不管怎么样,我们都知道公益没有尽头,唯有我们大家努力才能积小善成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