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纪 王骥腾 韩 涛 丁 建
(浙江海洋学院水产营养与饲料实验室,浙江舟山316000)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名抗坏血酸,在鱼体内作为细胞氧化相关酶的激活剂,参与铁离子转运并促进其吸收,同时具有缓解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和饲料转化的作用。一般鱼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或合成量远不能满足其需要量,若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或添加量不足,会导致缺乏症的出现,包括生长不良、脊柱侧弯、眼球突出等症状。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nica)属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分布于我国东海及日本南部海域。其肉质鲜美、抗病性好、生长快速,被选为东海区域网箱养殖和海区放流的优选经济品种。但有关日本黄姑鱼营养需要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日本黄姑鱼幼鱼蛋白、脂肪需要量的报道,有关其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梯度实验法,以生长、体组成及组织中VC积累量来评价日本黄姑鱼幼鱼的VC适宜需求量,以期为日本黄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实验饲料配方及成分分析见表1。配制了6组等能、等氮的饲料,以美国海鲜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玉米淀粉为糖源。分别添加了不同水平的VC,添加量分别为0、50、150、300、600、1 200 mg/kg饲料,VC的添加形式为VC单磷酸酯(来自杭州天农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饲料级L-抗坏血酸-2-磷酸酯,折合维生素C≥35%)。其余原料为市售食品级。所有干物质原料过60目筛,经充分混合再添加脂类物质和水混合,用双螺杆挤条机制成2.5 mm粒径的饲料,50℃风干后保存于-20℃冰箱待用。
表1 实验饲料配方及成分分析(干重%)
实验所用的日本黄姑鱼幼鱼来自浙江省水产研究所西轩实验基地。实验开始之前,饲喂不含VC的基础饲料暂养两周。暂养结束后,随机挑选规格相似的270尾健康鱼分配至18个500 L圆形PE养殖桶内,初始鱼重大约(8.15±0.05)g/尾。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天饱食投喂两次(8:30和16:30)。养殖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对每个桶的鱼进行称量。养殖实验持续8周。
实验用水为砂滤海水,采用流水养殖,流速为10 L/min。定期测试水质指标,养殖期间水质指标维持在:溶解氧不小于7 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1 mg/l,盐度(27±2),水温(28±2)℃。
实验开始前留取12尾鱼置于-75℃超低温冰箱用于体成分分析。养殖实验结束取样前,禁食24 h。每桶取3尾鱼用于全鱼体成分分析;另随机取6尾鱼经MS-222麻醉后,测量体长、体重。解剖取出内脏组织(分离肝脏和肠脂肪)、剥离肌肉,以测定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等指标。组织样品经液氮急冻后保存在-75℃冰箱用于随后的分析。
所有样品成分分析按AOAC方法:水分通过烘箱105℃干燥至恒重测定;蛋白含量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N×6.25)(Buchi B-324/K-437,Switzerland);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Buchi E-816,Switzerland);灰分通过马福炉550℃灼烧失重法测定。VC含量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科技的VC测定试剂盒在酶标仪(BIO-RAD iMark,US)中测定。
增重率(WG,%)=100×[(终末鱼重-初始鱼重)/初始鱼重];
特定生长率(SGR,%/d)=100×[ln末重(g)-ln初重(g)]/实验天数(d);
饲料系数(FCR)=总干物质摄食量(g)/鱼体总增重(g);
蛋白质效率(PER)=[末重(g)-初重(g)]/[总干物质摄食量(g)×蛋白质含量];
成活率(Surival,%)=100×终末鱼尾数(尾)/初始鱼尾数(尾);
肝体比指数(HIS,%)=100×(肝重/体重);
脏体比指数(VI,%)=100×(内脏重/体重);
丰满度(CF)=100×体重(g)/体长3(cm3)。
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并用Duncan's法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组间的差异性,显著水平为0.05。
表2 饲料中不同VC含量对日本黄姑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2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养殖实验,饲料中不同VC水平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产生了影响。未添加VC饲料组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地低于50、150 mg/kg VC添加组,300、600、1 200 mg/kg组的值与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存在。同时,未添加VC组饲料系数显著地高于50、150、600、1 200 mg/kg组,但与300 mg/kg组无显著差异存在。150 mg/kg和1 200 mg/kg添加组的蛋白质效率值显著地高于未添加VC饲料组,但与其余组无显著差异。养殖实验期间,各组间成活率在88.89%~100%之间。
如表3所示,经过8周的养殖实验后,饲料处理对各组的脏体比指数和肥满度指数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P>0.05)。但是,饲料中不同的VC添加水平影响了日本黄姑鱼的肝体比指数。未添加VC组和1 200 mg/kg VC组都显著地低于300 mg/kg组,但它们与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
表3 饲料中不同VC含量对日本黄姑鱼肝体比、脏体比指数和肥满度的影响
表4 饲料中不同VC含量对日本黄姑鱼体成分的影响
如表4所示,经过8周的养殖实验后,饲料处理对各组的全鱼蛋白质含量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P>0.05)。但未添加VC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地高于添加50、600 mg/kg组的值,它们与其余组无显著性差异存在;未添加VC组全鱼脂肪含量显著地低于150、300 mg/kg组的值,它们与其余组无显著性差异存在;300 mg/kg VC组全鱼灰分含量显著地低于0、50、1 200 mg/kg组的值,与其余组无显著性差异存在。
表5 饲料中不同VC含量对日本黄姑鱼肌肉与肝脏中VC积累量的影响
如表5所示,日本黄姑鱼肌肉和肝脏VC积累量受饲料中VC添加水平的影响。肝脏和肌肉中VC的含量均随着饲料VC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并在0~150 mg/kg表现尤为明显。150 mg/kg及更多的VC添加水平则没有显著地升高肝脏和肌肉中的VC积累浓度。
维生素C在鱼类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参与组织胶原蛋白的合成;具有广泛的免疫作用,可以缓解鱼类在养殖过程中的应激状态,而应激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速度。根据本实验的生长结果,未添加VC组鱼表现出最差的生长,超过300 mg/kg添加量的组并未取得优于50、150 mg/kg VC添加组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过多剂量的VC并不能为日本黄姑鱼带来更好的生长促进作用。这一结果相似于一些国内外关于其他海水鱼VC需要量的研究报道。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日本黄姑鱼饲料中合适的VC添加水平应为50~150 mg/kg。尽管没有显著性差异存在,150 mg/kg组添加组的FCR和PER值[分别为(1.20±0.15)和(1.37±0.17)]是好于50 mg/kg添加组相应的值[分别为(1.46±0.07)和(1.11±0.10)]。这一结果与胡斌等对草鱼按生长性能评价得出150 mg/kg、Dabrowski等对罗非鱼研究得出150 mg/kg、宋学宏等报道的异育银鲫维持最大生长需要150 mg/kg、万金娟等以体增重为指标得出VC需要量为150 mg/kg等有关VC需要量的研究结果一致。在上述的研究也是采用了稳定化处理的维生素C,这些值相比早期的一些使用晶体维生素C进行的研究所得出需要量值偏低。
通过对本实验生物学数据和体成分数据的分析,饲料中VC的含量倍增对日本黄姑鱼的肝体比指数产生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0~300 mg/kg时,肝体比指数随着VC添加水平升高,而300~1 200 mg/kg时,肝体比指数随之降低。动物肝脏中所具有的古洛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是合成抗坏血酸的关键酶类,陆生动物如牛、马、猪具有这种酶,因而它们具备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但是大部分鱼类经证实不具有合成VC的能力,如虹鳟、真鲷、罗非鱼以及大西洋庸鲽。不能自身合成抗坏血酸的鱼类由于缺乏GLO酶,会出现各种缺乏症,如生长减慢、眼球突出、虹膜出血、脊柱侧弯、皮肤内脏出血、抗逆性下降,严重的可导致死亡。体成分方面,未添加VC组鱼水分较高,而脂肪较低,其余组则水分较低脂肪较高,正好与之相反。这种水分与脂肪呈现负相关的规律见诸于一些报道之中。
一些研究者报道,维生素C在鱼类的主要积累器官按含量由低至高分别为:肌肉、肝脏、鳃、脑。本实验中每一组饲料VC水平下,肌肉中VC的含量同样均低于肝脏。肌肉和肝脏中VC含量均随着饲料VC含量的升高并同时在150 mg/kg时呈现出饱和迹象。这种在鱼类组织中VC含量随饲料VC含量升高而趋于饱和的现象,在海鲈、大黄鱼以及黑鲷的研究中也被发现。但与军曹鱼、点带石斑鱼、杂交罗非鱼随着饲料中VC升高不呈现饱和的结论不同。Dabrowski认为,维持组织中VC稳定状态所需要的VC含量即是VC最适需要量,同时Foumier等报道以肝脏VC饱和浓度作为评价VC需要量是最可信的,因此在本实验中达到肌肉和肝脏稳定VC含量的饲料VC水平150 mg/kg是一个可信指标。
综合上述,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可以升高日本黄姑鱼的生长速度和组织VC积累。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转化率以及组织中VC积累为指标,综合得出饲料中添加150 mg/kg有效含量为35%的VC单磷酸酯被认为是最适合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的添加量。
(参考文献26篇,刊略,需者可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