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变革

2014-01-21 17:00
关键词:变迁研究生创新能力

(浙江工业大学 学术期刊社,浙江 杭州 310014)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变革

薛蓉

(浙江工业大学 学术期刊社,浙江 杭州 310014)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剖析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对研究生培养制度认知、结构和模式等的路径依赖分析,提出研究生培养制度变革的思考,即凸显培养制度的文化导向,体现制度的价值取向;创新培养制度的结构和形式,提高运行管理效益;探寻多途径的培养制度变迁方式,从路径依赖演变为路径创造。

研究生;创新能力;路径依赖;制度变革

“路径依赖”是新制度经济学中分析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强调制度变迁过程中原有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初始条件决定制度变迁的最终方向。最早把路径依赖引入制度变迁研究的是美国的道格拉斯·诺斯,他认为,“路径依赖就是过去的发展对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影响。”路径依赖理论强调历史是至关重要的,“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有路径,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往下滑,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初始状态”[1]。一旦某项改革不得不朝着某一路径前进,逆转成本就非常高。虽然存在其他可供选择的路径,但是,现有的制度会破坏试图逆转最初选择的行动。

诺思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制度选择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响,建立了分析制度变迁路径及其绩效的一般理论框架,为研究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路径依赖

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改革,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次重要变迁,培养机制改革是在我国既有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上实施的,体现在对原有培养制度的路径依赖。从制度因素分析,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现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制度的认知依赖

在诺思看来,制度实际上是人们认知活动的交流的产物,认知与制度的联系是紧密的。理解制度内部诸方面是充分理解制度产生、演变以及制度效用的关键一步。

一是传统的惯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创新型人才成长未建立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标新立异”、“挑战权威”等往往被视为不合常理,甚至受到排斥,严重束缚了研究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发挥,造成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缺乏。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教师而言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它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教学理念、言行,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传统的依赖性认知使很多教育管理部门习惯于遵循已有的模式去思维和行事,很多人不愿改变这样一种教育安排现状,求稳怕变,安于现状,类似惰性思想严重束缚了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施。如在研究生招生阶段,表现为人才选拔方式单一,考试科目固化,忽视创新能力考查,对部分最优秀的生源缺少吸引措施。

二是文化的锁定。目前,许多高校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试图引进优秀的文化,创新管理与教学模式等。而部分管理人员、教师会很自然地偏向于选择过去熟悉的经验、技巧和方法,不愿面对变革或变化,其“心智模式”表现在形成模式化和思维定式与粘性,它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式外化在制度中。培养制度的认知依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重复,会削弱高校人员的创新精神,他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快捷的、可靠的和低风险的解决方案,陷入“熟悉陷阱”、“成熟陷阱”和“相似性陷阱”,这些“陷阱”使人们的行为被锁定在历史经验的范围和既有的成功范式上。从文化的角度看,因学校文化、管理能力、教育模式本身具有路径依赖性,往往牵制新文化的推行或新模式的引进及实行,致使革新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2]。

(二)培养制度的结构依赖

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是在集权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的,办学主体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经费来源等都遵循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形成了以行政配置资源为主要内涵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从制度的结构剖析,主要的依赖表现在:

首先,学位分类体系不完善,导致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延缓。现行的《学位条例》是1981年颁布,2004年修正的,其中关于学位的分类只有三个等级,并无对学位本身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这种分法对于专门培养学术研究型的研究生还比较适应,对大多数走向和面对一线技术工作的研究生显然是不太适应的,因而职业定向的专业学位和研究定向的学术学位的分离需求愈加明显。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往往发现学术研究能力训练不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又不强,导致人才培养的双向欠缺。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包括在学术研究上的创新,也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上的创新。 其次,学时制的固定性与创新人才培养所应具有的灵活性相对立。学习期限过于整齐统一,严重制约着不同专业学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灵活性,降低了创新人才培养效率,导致了部分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由于专业的差别,要达到在本专业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所需要的学习期限不可能完全一致,这种僵硬的学时制明显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再次,现行的全国统一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专业学位设置审批制度以及高度集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等都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进行科学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也制约着高校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培养制度的结构依赖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过于追求制度安排与质量保证之间的一致性或简单一致性。且制度设计往往滞后于质量保证的需要,忽略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本身的多元性;两者的简单一致性形成一种拒斥变革的氛围[4]。

(三)培养制度的模式依赖

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着一种注重纯科学、纯理论的研究生教育框架,强调专业知识及技能等学术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社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培养方式与本科生大同小异,培养的研究生人才中偏向于书本理论,研究创新能力较弱[5]。总体上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成为制约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培养目标模式上,采用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单一和封闭模式。虽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在部分高校,表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陈旧,简单移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或盲目模仿重点院校,不能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缺乏实践能力强,了解社会职业需求的教师,社会合作教育渠道不畅,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教学,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丧失了应有的生命力[6]。

在管理体制模式上,特色缺失,淘汰机制不健全。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实践“边缘化”,论文评审和答辩形式化。目前按照学科专业来招生和培养的模式,使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跨系科跨学校培养只在少数,难以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培养出的人才缺乏鲜明个性,缺乏国际交流能力和开放创新能力,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就业竞争力[4]。研究生教育普遍没有形成严格的淘汰机制,在学期间缺乏必要的竞争淘汰压力,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培养制度的模式依赖,致使人才培养固定化、模式化,这便是路径依赖产生的锁定状态。路径依赖造成制度选择的模式化,其主要结果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原有模式会造成对新模式的排斥与抵制,使新的模式不易被提出和认同。其二,模式过度抽象化、一致化和复杂化也使得教育制度创新变得举步维艰[7]。

二、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变革

制度的含义,特指一定的组织及维护组织高效运转的规则。研究生培养制度如果出现了以上消极的路径依赖,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会步入封闭、低效的状态,无法达到高效运转。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消解、突破对旧有路径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根据路径依赖的学理,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凸显培养制度的文化导向,体现制度的价值取向

作为规范研究生培养实践活动和培养关系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包括一套价值标准、权利—义务规范、教育行为规则,它不仅包括培养制度规范对培养行为的制约,而且包括人们对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它不仅意味着形式上的规范,而且离不开文化价值和社会力量的支援。总之,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精神不能游离于制度形式,要把制度变成激励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

从学校层面看,应建立充分的文化自觉,构建研究生创新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增强大学凝聚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建立良好的软环境。管理者应洞悉路径依赖得以发生的本质,突破既定路径范式对组织行动的约束,构建充满弹性的活性组织。美国在《国家教育目标报告》中指出:“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英国一些高校如剑桥大学将“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作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应借鉴国外经验,树立以创新培养贯穿全过程的制度精神。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以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

从学系学科层面看, 应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文化素质。强化学科交叉,形成浓郁的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氛围,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丰富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促进思想交锋和争鸣。重视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倡导质疑、批判、冒尖、挑战等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改变传统的导师占主导地位,研究生处于从属地位的“师带徒”的关系,倡导教学相长和师生学术互动,导师共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资助研究生开展科研学术活动。实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导师制,建设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基地,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的社会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

(二)创新培养制度的结构和形式,提高运行管理效益

主要表现在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存量和增加新制度与制度的新应用。如,现已存在的培养制度系统的优化组合程度、制度资源及其有机配置程度等,对不适应研究生培养发展的制度进行修改、补充。不仅要改变培养制度存量,而且要建立适应研究生培养发展的新制度。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不仅是改造原有制度,增加新制度,而且还要使制度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得到新的应用[8]。

改变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标准过于统一化的现象。如,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建立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质的质量评价体系;博士与硕士之间,从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类型等的同构性转向多样化与差异化,即硕士研究生质量可能更多地指向综合应用能力,而博士研究生则更多地指向创新能力。而不同学科之间,有不同的学科规训要求与路径。工程学科推崇的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学科推崇的是实际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要结合学科规训的要求与路径来进行;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质量评价与保证,充分考虑各自人才培养环境的特殊性[4]。

优化培养制度层次性的组合结构和类型性的组合结构。在目标、内容上,手段、形态上跨学科、跨行业、多维度。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总体结构。可以借鉴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之所以能够推动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原因在于其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能够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的教授认识到,知识的发现、传播和应用是一个整体,缺少应用的环节,就不能验证他们科研的发现,而学生所学知识也是不完整的[9]。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加强社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积极鼓励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大力倡导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培养方式上,合作培养、开放培养、面向世界培养等将会成为主流。特别是中外合作、国内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培养单位与业界之间的合作培养将会越来越广泛。实施多种形式的培养方式,多类型、多层次的学位授予制度,筹措充足的科研经费,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实施向自主招生方向发展的招生录取方式。资格制将更为普遍,研究生录取更加注重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研究能力,或者说更注重发展潜能和愿意从事研究的意愿,不但成绩要出类拔萃,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淘汰制”、“宽进严出”将成广泛共识。研究生考试初试所占权重减小,直至取消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所占权重越来越大,招生自主权逐步增大,直至导师具有录取的决定权,导师负担的责任将逐步增大。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真正将学术权力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彰显学术权力。

(三)探寻多途径的培养制度变迁方式,从路径依赖演变为路径创造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培养制度的路径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是指通过政府的行为或立法措施等来引入和实施制度变迁,后者是指由个人或者一群人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制度变迁。

纵观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变迁,是以单一的强制性变迁为主,这就导致培养机制改革行为与政府既定的规章制度保持高度一致,从而放弃进行自发的制度创新机会,以便获得低风险、高安全的回报。对此,有学者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府作为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主要供给者,其作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政府必然从教育的许多领域中淡出,或让位于市场,或让位于学校自主,转向间接的宏观调控。研究生培养制度供给者趋向多元化格局,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削弱,而公众的作用增强,研究生培养制度就进入了诱致性变迁阶段[10]。

因此,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应变革由政府、管理者居主导的强制性制度,探寻多途径的培养制度变迁方式,突破旧有制度的束缚,防止改革或创新时的“轨迹回归”。应设法化解对传统的依恋、对现状的满足,树立创新才能生存,改革才会发展的信念,从而敢于面对变革,勇于创新。在未来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改革中,一方面赋予高等教育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将高校内部的具体管理权、资金使用权、学生录取权、教师聘任和解聘权、运营权等充分下放给高校,同时强化高校绩效责任、自我责任的意识。鼓励更多的相关群体参与到改革政策的制定中来,推动中央与地方政府、高校和专家、企业的互动和合作,另一方面,在培养单位内部,管理中心下移,增加院系自主权,建立宽松、开放和灵活的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8][10]。

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教师和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路径创造或路径突破方面的能动性,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辨证地看待路径依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积极进行解锁,并有效处理好组织内外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冲突,在适当的时机“偏离”组织原有的路径或者进行路径转换,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

[1] 曾定凡.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J].贵州社会科学,2010,(9):81-84.

[2] 刘要悟,彭妙.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路径依赖”及消极作用的化解[J].江苏高教,2011,(6):21-23.

[3] 安冬平.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7.

[4]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转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8-63.

[5] 李玲玲.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谈高层次人才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83-85.

[6] 薛蓉.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现状与问题[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41-446.

[7] 张海燕.试论路径依赖与教育制度创新陷阱[J].文教资料,2007,(11):58-60.

[8] 黄治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04-224.

[9] 刘娜,宋卓基.从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探析招生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8-101.

[10] 车峰,张姝.路径依赖视角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制度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09-112.

Keywords:post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ies; path dependence; institutional reform

(责任编辑:金一超)

ResearchonthePathDependenceandInstitutionalReformofInnovationAbilityTrainingofPostgraduates

XUE Rong

(Academic Periodical Pres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ies of post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 Through analyzing the path dependence of the cognition, structure and modes of the institution of postgraduate program,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fostering postgraduates, namely, highlighting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cultivating system, reflect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ystem, blazing new trails i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cultivating system,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exploring multi-approach mod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cultivating postgraduates and turning path dependence into path creation.

2014-06-16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2011102)

薛 蓉(1969-),女,重庆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教育管理和编辑研究。

G643

A

1006-4303(2014)09-0247-04

猜你喜欢
变迁研究生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渔村的变迁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清潩河的变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