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炳楚
百代唱片公司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月十六日特请京剧全盛时期的当红名角马连良、王玉蓉精灌成奎钜制全部《武家坡》六张唱片,为后世保存下了绝世的艺术珍品。
马连良先生与余叔岩、高庆奎、颜菊明并称前“四大须生”。另三人去世后,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是我国京剧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王玉蓉女士师从“通天教主”王瑶卿,是王派青衣代表人物。“武家坡”其实是《王宝钏》中的一出。在王瑶卿授艺下,王玉蓉把“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母女会”、“武家坡”、“算军粮”、“大登殿”等8出串成《王宝钏》这一台大戏,独演王宝钏一角。她天赋绝佳,一气呵成,一演到底,功力确非一般演员所能及。王玉蓉更以此得了个“王八出”的雅号。
至于为何由马、王二人合灌《武家坡》唱片,诚如百代公司唱片部傅祥巽经理在为该唱片特地配发的戏考中所言:“马君系当代须生名优,造诣精深,艺臻化境,王玉蓉女士以王八出一剧蜚声菊部,驰誉艺坛。马王合灌斯片,美具难并,相得益彰,名伶杰构,诚不可多得之良机巧合也。”
百代唱片公司为发行此套《武家坡》唱片,确实做到了殚精竭虑,精心打造制作。唱片盒专门设计,十分考究,套装盒上金字烫印“马连良、王玉蓉合唱全本《武家坡》”等字样。一侧印有百代唱片公司标徽——雄鸡报晓。
当时,百代唱片公司采用了最新法电收音,录制为6张12面的黒色胶木唱片(片号:35278、35279、35280、35281、35282、35283)。转速每分钟为78转,与后来每分钟为33转的唱片相比较,转速要快得多。因而,唱片容量要小得多。由此也可以看出百代唱片公司对马连良、王玉蓉两位名角京剧演唱的重视。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该唱片的发行,百代公司配套出版了戏考一本。该戏考印刷、装帧极为考究,封面为《武家坡》剧照,“武家坡”三字为马连良先生亲笔题写,次页为王玉蓉女士亲题四字“新声初试”。从这两幅题字,可以看出二人在表演之外的文学修养上的功底。之后是马先生独页整幅西装便照和王女士独页整幅的旗袍装便照。在那个年代,男士穿西装、打领结是非常时髦的。一般的贫民百姓不会有这样的装束,只有名人、雅士才有这样的穿戴。而女子穿旗袍能够充分体现曲线美,且显得文静、高雅。在民国初期,上流社会的女士一般都穿旗袍,王玉蓉女士同样体现了这一特性。再之后是马、王二人在百代公司灌录现场“摄此影以留纪念”的照片,以及百代公司唱片部傅祥巽经理为发行该唱片而写的序言。最后才入主题:“武家坡”全套6张照片12段唱本全部内容,中间还配有该剧戏装、剧照7张。
《武家坡》唱片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派人在北平(北京)录音。由于唱片母盘在运回上海途中,第12面途中受损。因此,王玉蓉女士于当年5月12日赴沪重新灌制,从而有了两个版本。今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马连良唱片全集》CD片中,《武家坡》唱片第12面即以受损的母盘进行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