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寿
中国邮政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了《宋词》特种邮票一套6枚,邮票选用的6首词中有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由于该词是陆游咏梅词中的代表作,并得毛泽东唱和——“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故颇受人们重视。由之,该词的创作原地也成为争论的焦点。笔者所知,已有“绍兴”说、“崇州”说和“难于考定”说等三说。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该词词意、主题思想着手以判断陆游创作该词的时间,再从时间判断陆游当时身处何地,从而解决创作原地的问题。
如此,我们细品该词全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半阕表现了陆游的失落和孤独,再结合下半阕看,显然该词是陆游遭受了人生一次重大挫后的咏怀明志之作;而这次挫折是群小妒忌攻讦的结果。那么,在陆游的一生中有哪一次重大挫折与之相符呢?笔者对其一生考证认为,那就是淳熙三年(1176年)陆游仕途上发生的一件大事。
陆游青年入仕,因年轻气盛,力主抗金,受主和派排挤,仕途颇为不顺。他于1169年入川,仅任从八品的夔州通判,后投笔从戎,两参戎幕,数摄名州,也只做到代理知州。1176年,朝廷任命陆游为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知州,品级升至从五品。陆游当年已年满51岁,仕途升迁的机会已不多,故这一次任命对他而言,意义重大自不待言。谁知到九月,陆游还未到位,任命就被收回,而被降黜改领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主管——一个无事可干仅为领取干俸无实职的的闲官。如此朝令夕改,原因是有人向朝廷揭发:“游摄嘉州,燕饮颓放。”从五品的前程便因此断送。
但事实并非如此。陆游1173年春至1174年初摄知嘉州,时间只有9个月,却颇有政绩:重视军备,多次检阅、操练队伍;重视水利农桑,重修著名的吕公堤以保护嘉州城免除三江水患,建造岷江浮桥沟通岷江两岸交通;重视文化,亲自收集唐代大诗人岑参诗歌80余篇刻印《岑嘉州集》,在荔枝楼雕刻前人文章画像,取李白《峨眉山月歌》诗意建月榭,刻唐人所画孟贞曜、欧阳率更二像于石。所以,后人公正地评价他说:“尝监郡嘉州,流风善政,至今艳颂也。”(嘉庆《乐山县志》)
但陆游毕竟是诗人,性格豪放,喜欢游山玩水,饮酒燕乐,呤诗作文。就此,居然被人当作罪名,暗地里被告了一状。
对这一遭遇,陆游特作《蒙恩奉祠桐柏》诗云:“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对朝廷不无嘲讽。其后与友通信,愤愤不平地说:“晚参戎幕之游,始被边州之寄,知者希则我贵矣,何嫌流俗之见排;加之罪其无词乎?至以虚名而被劾。”接着一肚皮牢骚:“岂图下石之交,更起铄金之谤。素无实用,以为颓放则不敢辞。”因此,他对“颓放”这一罪名耿耿于怀,干脆自号“放翁”,以示不满。之后,陆游摄知荣州,后又返成都范成大幕府任参议官(正七品)结束在川仕途。很显然,年过知命因政绩突出被任命为嘉州知州却因群小攻讦而未能晋升是陆游一生中最大的挫折。
据此,《卜算子·咏梅》就应作于该事件之后,即1176年9月之后不久的时间内。恰好,在次年——淳熙四年(1177年)初,陆游作了《城南王氏庄寻梅》诗:“涸池积槁叶,茆屋围疏篱。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雪点满绿苔,零落尚尔奇。我来不须晴,微雨正相宜。临风两愁绝,日暮倚筇枝。”郭沫若认为,该诗写作时间与《咏梅》词写作时间相近,意境相同。(郭沫若:《待到山花烂熳时——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卜算子·咏梅〉》,《人民日报》1964年3月15日)诗中“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雪点满绿苔,零落尚尔奇”与“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境、遣词用字尤其相同,均是感叹群小攻讦,孤芳自赏。因此,《卜算子·咏梅》极有可能与《城南王氏庄寻梅》诗作于同一时期的初春季节(“无意苦争春”句正表明春天来临,但不与“群芳”共处)。而这一时期,陆游正在成都担任参议官,1177年初春曾赋《海棠》诗:“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其愤懑的心境与《卜算子·咏梅》词、《城南王氏庄寻梅》诗正合。由之,我们可以认为: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创作原地是成都,时间在1l77年初春。
顺便说一下的是,毛泽东在1961年12月抄录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手稿中批注说:“作者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卖国分子打击他,自己陷于孤立,感到苍凉寂寞,因作此词。”1962年1月,毛泽东再次抄录陆游《卜算子·咏梅》,并批注:“伤北伐不成而作。”最后,在1963年12月毛泽东初次发表其1961年所作的《卜算子·咏梅》时,对陆游《卜算子·咏梅》词这样评论:“陆游北伐主张失败,投降派打击他,他消极颓废无可奈何,因作此词。”
而郭沫若也认为:陆游的情感是消极的,“他的一万首词,整个地说来,表现了一个封建文人的孤芳自赏。《咏梅》词便是一个最好的典型。他看不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感到孤独。”毛泽东、郭沫若对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主题思想认识大体一致,但与本文的认识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