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
浙江省级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是由杭州师范大学承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协作,经浙江省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2012年9月批准成立的省级研究平台。著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担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翁旭初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臧玉峰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52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29人(占55.8%),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4人(占65.4%)。实验室建成了完善的认知与脑疾病科研平台,包括全国最完善的磁共振兼容设备,含脑电、多导生理仪、眼动仪、近红外仪等,设备总价值3000多万元。实验室重要仪器设备均安置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其中GE3.0TDiscoveryMR750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台放置在一线医院的研究用磁共振设备,并有一支大规模的研究团队支撑,为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实验室成员学科背景交叉性强,涵盖了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影像科、信息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为进行认知障碍和脑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认知障碍相关的疾病已超越躯体疾病成为我省和全国的重大健康问题。广义的认知障碍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精神障碍,以情感、注意、控制等认知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迄今仍不清楚;另一类是脑器质性损伤引起的各种认知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的语言、记忆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临床实践中最大的挑战是缺乏生物学标记和客观评估手段,而以脑成像为核心的新型人脑测量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潜力的途径和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为此,本实验室围绕“认知障碍评估技术”设立情感障碍评估技术研究、语言障碍评估技术研究以及脑影像方法学研究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情感障碍评估技术研究”和“语言障碍评估技术研究”是两个直接与临床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将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脑影像方法学研究”则侧重基础研究,将采用比较成熟的脑影像学技术(包括我们已经开发且被国际同行采用的方法)为认知障碍客观评估技术两个研究方向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同时开发新的技术和算法。三个方向有机结合,将形成完整技术平台,从“专业化”发展为“普及化”,加速转化医学的过程。
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的研发,有助于提升我省认知障碍疾病相关的临床诊疗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提高临床干预的效率。同时,还有利于相关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研究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揭示心理健康和认知障碍问题产生的原因,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实验室建设期内科研成果显著。两年内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项目总经费达650多万元。在省级课题方面创新纪录,2013年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两年内实验室成员共发表期刊论文81篇,其中SCI/SSCI文章45篇。并荣获浙江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重点实验成立仪式
叶高翔校长为加拿大渥太华大学Georg Northoff教授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实验室师生在进行MRI实验
实验室举办“首届杭州脑功能成像国际研讨会”
重点实验室举办脑成像培训班
GEDiscoveryMR7503.0T研究型磁共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