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彦
现如今,中学童话阅读教学出现趋同化的现象,“作品最终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实际上中学语文阅读中的经典篇目的主题是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利用课文中的经典童话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童话作品,提高阅读品位;如何让作品的主题得到充分地、多角度地挖掘,都值得广大教师研究。
引导初中学生多角度体验故事内涵的情感,在话题的探讨与思辨中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达到童话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文体特征给予学生多种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再创作能力,引发深层思索便是做到了童话阅读教学的“人”“文”兼顾。
众所周知,《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经典童话,安徒生所写的童话各具特色,有的开头充满希望,结尾却带着无尽的忧伤,像在寒冷街头永远睡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化作一片泡沫的美人鱼无不让人惋惜;有的想象天马行空,描写得美轮美奂,像闭上眼就会出现在脑海中的小意达的花儿的舞会。长久以来,《皇帝的新装》一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必读篇目,那么,如何让这篇从小听到大的故事带给学生新的阅读体验呢?《皇帝的新装》故事滑稽可笑,作品着重描写了各个人物的语言表达和心理活动。我们不妨先引导学生寻找这些描写的“同”与“异”,感受人物自我矛盾的种种窘态。当两个骗子介绍了这布料的“特别”之处——“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此时学生心中已产生疑问,这种谎言能蒙骗多少人呢?然而皇帝相信了“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国王里有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全城的人都相信了,想要知道“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皇帝首先派了“有头脑”“称职”“老实的”“善良的”老部长去看看。“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的老部长在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却偏要说“看得见”,而且还要大呼:“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想象他说这话时的神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之后,皇帝又派了另一位官员前去打探,结果与第一位一样。这就进一步为皇帝亲自表示“看得见”做好了铺垫。因为自从两位官员高声赞叹“美极了”;“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美丽的布料”了,皇帝终于亲自来看他的新衣了。学生们此时都期待着皇帝的“看法”——这本身就充斥着强烈的喜剧效果!果然,当两位部下向他介绍布料如何美丽时,皇帝傻眼了。但他怎么可能比两个部下还愚蠢呢?他马上很激动地说道:“啊,它真是美极了!”“我表示十二分地满意!”于是“美极了”“美极了”的赞美声不绝于耳,“看得见的赞美”成了可笑的代名词。抓住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活动和语言表达的强烈对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作者讽刺的情感和情节的戏剧性。此外从作品中的动作与细节的描写带领学生们在脑海中具象出各种人物形象,增强阅读乐趣。面对看不见的布料时,老部长“把眼睛睁得有碗口那么大”,不过依旧一边赞美一边“戴着眼镜仔细地看”,并且“注意地听,以便回到皇帝那里去时,可以照样背的出来”。文章花了较多文墨描写老部长的表情和动作来衬托他心中的难以置信和惶恐不安。皇帝亲自去看时不仅说,还“装作很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点头表示满意”。更可笑的是,随从们也跟着“仔细地看了又看”,“随声附和”甚至“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在课堂上组织和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去掉文中内心独白,学生通过夸张的肢体和表情进行表演不但能充分地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使学生体会剧情和字词的喜感。
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中的“人”“文”兼顾,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想象。想象的空间无需老师刻意预留出来,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不难发现,作品并没有对两个骗子做过多描写,鼓励学生以“我”就是其中的某个人,从“我”的视角讲述“我”的内心想法,对骗子的思想活动进行想象并以文字形式描述出来,还可以对“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以后的众生相进行再创作。通过推动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想象,一方面引领学生深度理解作品,另一方面,让学生藉由填补空白,积极参与这部作品的再创作。这使得阅读不再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而变成了读者去探寻、去发现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与自身实际,如何避免自欺与被骗。然而,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深层的解读,应当引导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认识中——追寻生命中的真相。人类为什么会撒谎?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无非是为了掩盖真相,编织一个虚假的外壳。同时引领学生不断地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内在意蕴进行追问。比如:说假话、办假事的不仅仅是那两个骗子,还有皇帝、老大臣、内臣、老百姓……为什么?为什么除了那两个骗子外,其他卷入这场骗局的人也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成为了骗子的帮凶?通过一系列直抵真相的追问,原本只觉好玩的童话故事,此时凸显出了其中的荒诞,而荒诞又直指人性的弱点。
童话阅读教学中,结合作品的文本特征,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去想象、去思索,让他们充分的感受童话对人类经验与情感的艺术表达,真正的感受童话阅读的“人”“文”气息。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