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引中中国时代表的近代、民国、现代之辨

2014-01-20 03:19:04杜一诗
全国新书目 2013年11期
关键词:标引主题词民国

文/ 杜一诗

文献标引中中国时代表的近代、民国、现代之辨

文/ 杜一诗

在文献标引工作中,常常需要标引出时间主题因素。一般来说,依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时代表的划分,上何种时间因素不存在疑义。如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盛唐·大明宫》,对唐朝的经济贸易、法律制度、科技文化、文学艺术、建筑风格与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时间因素十分明确:唐代42,主题词:中国历史-唐代-研究,类号K242.07。

但在时代表中,对于“近代”“现代”两个概念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在5版分类法中,近代1840~1949,类号是5,民国时期1912~1949,类号是6,在时间范围上,前者覆盖了后者;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类号是7,是否从此时入现代?没有明确说明而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人物和事件是相互关联或有承接关系的,且研究这方面的文献数量巨大,标引人员临事而迷的情况时有发生。

之所以在近代和民国史上做这样的划分,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点分不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民国,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旧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具有传承性,研究这种传承性的专著也层出不穷。因此,对鸦片战争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一个总体的划分十分必要。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各地小报汇刊》,辑录了1897年至1949年间出版的中国近代小报,尽管它涵盖了并且主要包括民国,但入民国时期已不适合,应入近代5,主题词:报纸-汇编-中国-近代,G219.295。又如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国留学史》,提供了从清朝同治九年到民国十五年(1870~1926年)近六十年来中国留学问题的资料,按照时间表的划分,入近代恰如其分,主题词:留学教育-教育史-中国-近代。

明确时间范围只处于民国时期的图书,应入民国。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时间因素十分清晰,主题词:图书馆史-中国-民国,分类号:G259.296。还有一类没有提示时代因素,需要标引人员熟练掌握时代表,结合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做出判断。如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洋画报〉广告研究》,研究的是创办于1926年的《北洋画报》,1926年已经进入民国,此时不能再入近代,主题词:报刊-广告-历史-研究-中国-民国。

“现代”不是中国时代表中时代划分的节点,但在标引中也常常遇到。在中国史学界,主流的观点一般认为,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而这和标引中民国史的开端十分接近,如果拘泥于字面理解,在标引实践中难以把二者截然分开,难免也会把自己陷入尴尬境地。笔者建议,从标引的角度出发,1912年至今跨越了1949年的时间段入现代,1912~1949年仍入民国。这样既区分了民国年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间段,又解决了涵盖民国又跨越民国的时间因素问题。就现代时间跨越之长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来看,这样的划分总体上影响不大,最重要是方便了标引实践。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坛笔名录》为例,本书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国作家笔名,入民国,没有把时间因素完整标引出来,只能入现代,作家-笔名-中国-现代-目录。又如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探讨》,主题词:宗教-理论研究-中国-现代。

最后要指出的是这里现代的划分,指的是中国时代的划分,且不包括中国文学,中国历史近现代时间的划分,按照K25、K26的说明。

作者单位:中国版本图书馆

猜你喜欢
标引主题词民国
档案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比较分析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电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26
本刊对来稿中关键词标引的要求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百家讲坛(2016年6期)2016-09-28 08:10:15
本刊对来稿中关键词标引的要求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
《疑难病杂志》2014年第13卷主题词索引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