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徐豪
在2013年12月1日举行的苏富比北京拍卖中,赵无极《抽象》以760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达到了8968万元人民币。
“向培根致敬——贝瑞·焦尔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马厩’画室作品展”2013年12月2日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揭幕,“天价培根画作”是主办方的宣传口号。学术性艺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都以“天价”这样极具商业煽动性的宣传语,可见“天价艺术品”影响之深。
在2013年12月1日举行的苏富比北京拍卖中,赵无极《抽象》以760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达到了8968万元人民币。在此之前,曾梵志《最后的晚餐》最终以1.8044亿港元落槌成交。
最近频出的天价拍卖品让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艺术品拍卖市场格外引人关注。
这股推力来得有些猛
“我们每年在北京预展的艺术品估价差不多都是每件200万至400万,包括文玩、珠宝、翡翠、书画等。”香港某家拍卖行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千万以上的在国外拍卖专场出现的比较多,也多是竞买人通过电话委托竞拍的。”
在2013年10月举行的苏富比香港秋拍上,四幅赵无极的作品分别以6898万、7068 万、7964 万和8524 万港元的高价成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苏富比又将他的作品推上了新的高度。“赵无极这幅《抽象》被看做是他甲骨文系列的代表作,且属于名家收藏,展览、著录清晰,所以拍出高价也在情理之中。”该人士表示,“虽然这样,但最近接连出现天价拍卖品,这股推力来得有些猛。”
2013年秋拍,在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成交的64件作品中,赵无极的作品有10件,总成交额高达2.3亿港元,朱德群作品11件,总成交额近1.52亿港元,其中,此前估价1100 万港元至1600 万港元的朱德群作品《无题》以6200万港元落槌,刷新艺术家个人新纪录。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苏富比、佳士得在北京、上海的“据点”要想真正撬动市场,就只能从中国现当代艺术品入手,所以近期频出的天价当代艺术拍卖品,不排除有炒作的嫌疑。
突显市场信心复苏
“纵观2013年,有三个热词可以刻画大的行情状况:一是市场信心回归;二是新进场资金;三是国际化。随着市场信心的不断聚集与回归,国际化进程的纵深发展,新进场资金已成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的重大看点,特别是在今年秋拍,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西沐表示。
西沐表示,中国的拍卖市场随着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参与者不断增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充分。在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市场里,市场会越来越走向集中。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未来,资本和实力的博弈也将更深层次地决定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走向。
从2013年春拍开始,由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的信心还处在培育和集结的过程中。市场信心从年初到年底,逐步地得到提升,由于整个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规模和关注度的上扬,人气也会得到一些聚集与提升。
“2013年当代艺术中的过亿天价拍品,有两个基本的看点,一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需要提振,而这种提振机构与资本选择了过亿天价拍品的路径,我们可以理解,这样既简捷又立竿见影,追求速效;二是市场的焦虑气氛,市场与运作互动少。这既不是资本的胜利也不是艺术的胜利。”西沐说。
警惕背后的风险
观察艺术品拍卖市场会发现,几乎所有天价拍品背后都跟着一连串的负面消息:主流作品拍出天价,一些人会说,这幅作品造假;冷门拍品成就高价,人们更会说,这里有局。
保利拍卖执行董事张益修说,中国艺术专场的好成绩对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高价背后的“水分”依然存疑。
“目前在中国没有专门的艺术品鉴定中心。我们只有一个由国家文物局管辖的文物鉴定委员会,而此鉴定委员会主要是针对文物系统内的文物的鉴定定级,不对社会上一般的艺术品进行鉴定。”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晓东介绍,“在艺术品的拍卖过程中,无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鉴定,拍卖公司拍出的高价也就无人质疑。”
近年来,不少人指出,艺术品拍卖市场表象繁荣,但背后却暗影重重,不少拍卖公司从拍品征集、文物鉴定到图录出版、正式拍卖,存在虚假鉴定、虚报成交额、联手做局等不法行为。
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2013年12月18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报》,截至2013年5月,在全部206件(套)于2012年拍卖中成交价过1000万元的成交拍品中,已完成结算的作品有96 件(套),结算货款为18.45亿元;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48件(套),涉及货款9.83亿元;而未结算的作品达62件(套),涉及货款达17.75亿元。
由此来看,拍下了却“不付钱”现象很普遍,天价拍卖背后潜藏着信任危机,不排除炒作热度持续不减的可能,这无疑不利于拍卖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