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演讲语篇中互动元话语对比研究

2014-01-18 07:11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演讲词演讲者毕业典礼

陈 彧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毕业典礼演讲词(commencement speeches)是近年来备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文体。每年毕业季,中美高校均会邀请社会精英、政要为毕业生做极具启发性,带有一定仪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人生的演讲。该类演讲用词正式、内容连贯、传递社会正能量;演讲者通过演说向听众传达预期信息、表明立场、阐述观点、宣传主张并获取听众的感情认同,进而影响其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到引导听众采取演讲者所倡导和期待的行为。元话语(metadiscourse)是话语的组织,作者对话语内容的看法、预测读者态度等体现篇章各种特征的一套机制[1]。作为“话语的话语”[2]211,元话语既包括语篇中表现出来的能让读者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的某些语言特征,也包括作者采用的用以提醒读者领会作者命题信息的一些方法,以便达到作者和读者互动的目的。本文以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词为语料,运用Hyland和Tse的互动元话语分析框架,采用对比的视角分析语料中互动式原话语的使用异同并浅析原因,以期证明毕业典礼演讲词独特的交际功能,为该类语篇的写作和教学提供参考。

1 元话语研究反思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元话语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最近10多年,元话语研究成为语言研究中发展迅猛的一个领域,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领域的学者都倾向把元话语看作出现于话语中并发挥一定语用功能的语言现象。国内外学者如Crismore、Hyland、Ifantidou、Vande Kopple、Guillem、Williams、Boggel、Gillaerts& Van de Velde、徐赳赳、杨信彰、李佐文、成晓光等都对元话语做过相关研究。相对而言,元话语研究多集中在对学术语篇,既包括学术书面语种,也包括学术交流、学术会议以及学术讲座等口语中的元话语使用研究。此外对两种语言中元话语使用的比对研究也开始兴起,研究领域涉及对比翻译和写作领域,以及对新闻语篇、招聘广告和经济类语篇中元话语的研究。

2 研究模式

2.1 元话语的定义

元话语的定义存在不同的版本,各有其侧重点。Williams[2]211认为元话语是“有关话语的话语,跟主题无关”,该定义突出的是元话语不增加话语的命题内容性质。Hyland“元话语指的是话语的组织、作者对话语内容的看法、预测读者态度等体现篇章各种特征的一套机制”[3]437则从元话语对引导读者阅读和促进与读者互动两个方面来定义。Vande Kopple[4]83认为,元话语是有关基本命题信息内容以外的话语,是引导读者去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篇章所传达的信息的一套机制。徐赳赳关于“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5]345的观点是国内学界较为接受的定义,也是本文认可的定义。

2.2 元话语研究模式

由于对元话语性质和功能的认识不同,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模式研究元话语。概括地讲,元话语研究的模式有三种:Vande[6]基于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观,把元话语分为篇章元话语(textual metadiscourse)和 人 际 元 话 语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Ifantidou[7]把元话语分成内部篇章元话语(intratextual)和外部篇章元话语(intertextual)两类。本文采用Hyland和Tse[8]的元话语二分法,即交际元话语(interactive resources)和互动元话语(interactional resources)。交际元话语有助于引导读者,注重组织话语的方式;本文重点研究的互动元话语显示的是作者与读者间互动关系,以及作者用来提醒读者领会作者命题信息的方法,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Hyland &Tse互动元话语分类

3 语料

研究语料来源于中美高校网站刊登的毕业典礼嘉宾演讲词,考虑到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语料均选自美国和中国名牌大学毕业典礼嘉宾演讲词,演讲者涵盖名人政要、各行各业杰出校友等。中英文演讲各20篇,共计99 005字,其中中文语料44 640字,每篇平均字数2 232。英文语料总词数为54 365,每篇平均词数为2 718。语料选取时间跨度为2004—2013年。见表2。

笔者根据 Hyland & Tse(2004:169)互动式元话语列表,对自建演讲词对比语料进行检索,将互动元话语的五个二级分类模糊限制(hedge)、增强标记(booster)、态度标记(attitude marker)、参与标记(engagement marker)、自我提及(self-mention)各自进行出现频次统计,计算每100字(词)中英文语料中互动元话语出现频率,使用SPSS 11.5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中英文演讲者的互动元话语使用是否存在差异,探讨中英文演讲词中互动元话语应用特征和模式。

表2 中英演讲词语料列表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互动元话语使用

通过对标注后的中英演讲语篇中互动元话语识别并统计出各自出现频率,结果显示:中英毕业典礼演讲词都使用了一定数量的元话语手段,次数分别为1 096个和4 087个。就其五个二级分类的使用情况而言,中英文演讲者都偏好使用自我提及语和参与记语。按使用次数的多寡,他们在英文语料中出现的顺序为自我提及语(1 699个)、参与标记(1 686个)、模糊限制(324个)、增强标记(266个)和态度标记(112个);中文中的顺序为自我提及语(666个)、参与标记(205个)、增强标记(113个)、模糊限制(80个)和态度标记(30个)。数据表明中英文演讲者在使用互动元话语时有着基本相同的使用态势。

表3 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词中互动元话语使用

图1则更为直观地展现包括模糊标记等在内的五类互动元话语在40篇语料中的使用对比情况。(AT:attitude marker,SM:self mention,EM:Engagement marker)

图1 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词中互动元话语使用对比柱形图

从上述数据看,英文演讲词语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多于中文语篇中的使用,为了进一步验证,接着进行了平均值分析(表3)和独立样本T检验。

表4 中英演讲词每百字(词)出现互动元话语

表5 中英演讲语篇互动元话语频率T测试表

通过平均值分析,我们发现平均每篇英语演讲词中有7.56个互动元话语,平均每篇中文演讲词中有2.55个互动元话语。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11.371,df =38,显著值(Sig.2-tailed)=0.00(<0.05)表明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语篇中互动元话语使用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即英语毕业典礼演讲词中的互动元话语比中文演讲词中数量多。

接着我们对互动元话语的五个二级分类分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模糊标记语(T=-5.363,df=38,Sig.(2-tailed)=0.000(<0.05)),增强标记(T =-3.652,df =38,Sig.(2-tailed)=0.001(<0.05)),态度标记(T =-3.724,df =38,Sig.2-tailed)=0.001(<0.05);自我指称(T =-3.834,df =38,Sig.(2-tailed)=0.000(<0.05)和参与标记(T =-9.687,df =38,Sig.(2-tailed)=0.000(<0.05))。数据表明中英毕业典礼演讲词中模糊标记语,增强标记,态度标记,自我指称和参与标记的使用均存在显著差异,即英文语篇中互动式元话语不管在总量上还是在各个分项上均比汉语中的数量多。

4.2 互动元话语使用异同原因分析

中英毕业典礼演讲词都使用了一定数量的互动元话语手段,这是由演讲语篇的劝说性特点所决定的。Hyland[10]49认为“作者通过介入和评价自己传递的信息来实现互动”(2005),演讲嘉宾通过使用互动元话语,显性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和观点,并要求或允许听众对演讲传递的信息内容做出积极的回应来形成互动。这时候演讲者向听众传达信息,谋求信息内容被接受,并寻求同听众达成同盟,构建与听众的互动。

4.2.1 大量使用自我提及 本研究表明,中英文演讲者在自我提及语上都拥有最高的使用频率,分别占各自总量的41.57%(英文)和60.87%(中文)。自我提及语通过第一人称代词及所有格形式反映作者在语篇中的显性出现,是作者自觉的选择,借此在语篇中采取某一立场或定格作者身份。从语类看,演讲语篇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于演讲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演讲者通过使用“我,我们,我的,I,me,my”讲述自身经历和故事,就相关内容陈述自身观点和立场,凸显自身的存在并建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如下例:

1)I know that we can pass those tests.Iknowwe can preserve and adapt,for the 21st century,a system that served us well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2)无论我在世界的什么角落,也无论我在从事什么工作,“求是”已在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务实”是自己做事的准则,“创新”更不断激励着我努力。

3)When you are 80years old,and in a quiet moment of reflection narrating for only yourself the most personal version of your life story,the telling that will be most compact and meaningful will be the series of choice you have made.

4)所以说追逐梦想的过程,就好比是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去西天取经,你必须要经历那九九八十一劫难,你必须要扛得住,舍得下,有信念,敢犯傻,最后,你才能取得真经,才能收获梦想。

例3)中,Jeff Bezos通过使用第二人称“you,your”邀请听众跟他一起设想老年时光景,把原本冷冰残酷的老年生活变成对过往时光的美好回忆,打动听众的同时,实现信息传递,达到劝说目的。例

演讲者通过自我提及语与增强标记的同时使用,更加坚定地表明决心和信心。例1)凸显了言者对通过测试的强大信心,例2)表达出演讲者对清华校训的追随,以及校训给她带来的精神支持和信念来源。

4.2.2 参与标记使用分析 参与标记明确指向听众,为了锁定听众的注意力并邀请听众参与到语篇中来,演讲者通过使用参与标记调控听众参与语篇的频率。若演讲者预测可能遭遇反对观点,则会在适合的时刻通过这类元话语把听众拉进语篇的解读过程,引导听众接受其观点和立场。

参与标记在中英文演讲词中应用均较为广泛,分别占总量的18.7%(中文)和41.25%(英文)。参与标记用来建立与读者的直接联系,吸引听众的注意,成为劝说听众接受演讲者观点的有效手段。分析语料发现,第二人称(你,你们,you,your)是最常用的参与标记语。4)的演讲者通过反复使用“你”,借用耳熟能详的故事把他的价值观轻松而又成功地传递给了听众。

但是,另一方面分析数据表明中英文演讲者在参与标记的使用频率方面差异明显,中文是4.5次/千字,英文则为31次/千字。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在于,相比较而言,英语语篇更注重与读者的互动,注重言者和听者的平等,而中文演讲语篇历来存在高上大的特征,中国台上演讲者的地位高于台下听众属普遍现象,演讲者则不自觉地在语言中体现了这种特质,于是参与标记的使用频率显著性少于英文语篇。

4.2.3 增强标记与模糊限制 互动元话语中增强标记和模糊限制基本呈对立态势:前者强调确定性,当言者意识到有不同观点存在时,需要使用单一、自信的声音来形成对抗,压制其他的观点。而且,增强标记能要求读者参与话题,与作者形成相同体验,站在共同立场,进而得出共同结论,从而达到联合读者,对抗不同的声音和观点的目的。模糊限制语则不同,它的出现意味着作者承认不同声音和观点的存在,对自身观点承担义务的态度。它强调立场的主观性,容许信息和观点具有个体特色,进而增强话语的协商性,争取被接受的可能。模糊标记的使用体现作者对观点或命题持比较低的自信度,也是作者自谦的表征。

英语演讲语篇中增强标记和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中文演讲语篇。英语语料中增强标记语和模糊标使用次数分别为266次和324次,每千字出现频率为4.9次和5.9次;中文语料中各自使用次数为113次和80次,每千字出现频率分别为2.5次和1.8次。

英语演讲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多为“may,might,would,could,should”等情态动词,也使用possibly,likely,mostly seem 这些表示不确定的词语。演讲者使用模糊限制语对不确定的问题持谨慎态度,为可能存在的不同声音留下空间,对他人观点提出挑战,为听众提供参与辩论的机会,也为听众参与协商留有余地。语料分析还发现,英语演讲者在一个句子里使用两个模糊限制语,即模糊标记的双重使用;也发现“nearly,over”等模糊标记用在具体的数据前面,这是演讲者避免言辞武断性,营造和谐演讲氛围,赢取听众尊重的重要策略。数字前加上模糊限制语,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的尊重并给自己留下犯错误的空间,如例5):

5)I was blessed with a platform that at its height reached nearly 20,000,000viewers a day.(EN 19)

中文演讲者则经常使用“可能,或许,也许”等模糊标记来表示不确定性和其它可能性,也用“不少,很多,多次,多年”来粗略地统计数据和频率,见例6):

6)前面的道路或许一帆风顺,也完全可能坎坷不平,充满困惑和艰难。

英语演讲者常用的增强标记包括“really,I know,never,often,always,in fact”,中文演讲者用得最多的是“必须,一直,一定”。究其使用差异,可以从文化差异去寻找原因。西方人相对坦率直白,通常会直接明确地表明观点,突出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并避免潜在的不同立场,于是会出现“I know for sure”这种明确的表达,相反如果演讲者对自身观点

演讲者通过使用态度标记,表达对讨论中的问题的看法、立场、观点、把自己诸如强调、愉悦、惊诧等情感传递给听众,在听众内心建立起鲜活的形象。例7)中演讲者通过thankfully,表达了其内心的感激之情。

7)And thankfully,I had the courage to follow it.

此外,语料分析还发现,英语演讲者更善于把自我指陈语和态度标记语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自我确认和突出个人形象的效果。如下面两例:

8)But I′m not surprised.

9)Still,I′m optimistic.不太确定时,会及时用上模糊标记。中国人历来含蓄谦虚,表达观点时亦如此,这可以解释中文语料中增强语的使用情况。

4.2.4 态度标记 相对其它互动元话语而言,中英文演讲语篇中都较少使用态度标记。语料中英文演讲语篇中共出现态度标记语112次;中文更少,只有30次。而且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亦存在较大差异。英文演讲者的态度标记语使用较多的变体,比如“thankfully,importantly,amazing,hopefully,apparently,dramatically,surprised,shocked”,中文演讲者使用的态度标记则相对集中在“高兴,更重要的是,说实话,坦率地讲”这几个上,变体形式相对较少。

5 结束语

毕业典礼嘉宾演讲是公共演讲的分支,在有限的时间内演讲者既要向听众传递既定信息,也要将自身思想及情感向听众倾诉。演讲语篇的劝说功能决定其效果更多取决于演讲者与听众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演讲者必须有意识地通过使用互动元话语手段增强语言表达的交流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语篇中互动元话语使用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英语语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比中文语篇中多。就其五个二级分类来看,英文语料中按出现频率大小依次排列为自我指称、参与标记、模糊限制、增强标记和参与标记;中文语料中的排列顺序略有不同,按出现频率多寡依次为自我指称、参与标记、增强标记、模糊限制和参与标记。此外,英文语料中两种互动元话语同时使用的频率高于中文语料,特别是模糊标记语同其它标记语的混合使用。这与英语语言特征、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关。本文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英文演讲者在构思和发表演讲时提供了互动元话语的使用参考,深度的研究结果还有待在后续工作中探寻。

[1] Hyland K.Talking to Students:Metadiscourse in Introductory Coursebook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999,18(01):3-26.

[2] Williams M J.Style: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M].Boston:Scott Foresman,1981.

[3] Hyland K.Hedg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M].Amsterdam/Philadelphia:Benjamins,1998.

[4] Vande K W.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85,36(01):82-93.

[5] 徐赳赳.关于元话语的范围和分类[J].当代语言学,2006(04):345-353.

[6] Vande K W.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85(36):82-93.

[7] Ifantidou E.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meta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5,37 (09):1 325-1 353.

[8] Hyland K,Tse P.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l[J].Applied Linguistics,2004,25(02):156-177.

猜你喜欢
演讲词演讲者毕业典礼
“活动·探究”:实现演讲词的教学价值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学校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伴随成长 毕业典礼
会计时的话筒
从图式理论角度分析演讲词的翻译
阅读自然的艺术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