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赵英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而言,更是如此。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不知如何回答,那样问,学生却茅塞顿开;这样问,引来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那样问,却没有几个人思维活跃。原因何在呢?回顾多年从事毕业班化学课教学工作的经历,我理解,设计出科学、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探究行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加油站,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增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现把自己对课堂提问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与同行分享交流。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化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提问,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益处。
我认为当前教学过程中提问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问题过细。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总怕学生听不明白,习惯于把问题掰开揉碎讲深讲透,学生不动脑筋,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过程的思维价值。
2.提问过多。课堂提问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否则会降低问题的质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提问对象相对集中。一般而言,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层次存在较大差别,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使他们各得其所,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提问只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也无法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容易挫伤大多数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4.提问缺乏梯度。有时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或难度偏大,或指向不明。我觉得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要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要遵循自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为学生搭设问题台阶,让他们“蹦一蹦”够得着,把问题引向深入。
5.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或提问。课堂应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应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不能害怕出现在学生面前回答不上来而造成的尴尬局面。
6.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妥当。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最忌讳“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你看刚才某某同学答得多好”等语言,但也不能对有明显错误的回答盲目鼓励、表扬。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况,客观地引导他们认识到所描述的观点存在的漏洞,再引导他们正确地回答问题。很多教师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例如“回答得很好”“下次继续努力”等,这种做法确实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课堂提问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提问要重点突出,具有探究性。
课堂所提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知识展开,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层面提问,力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主要知识。对教学中的难点也应加大提问的力度,设置多种水平的问题,使问题从不同角度逼近难点,从而突破难点;问题的设计要服从总的教学任务,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例如,在解释 CO2分别通入 CaCl2、Ca(OH)2、Ca(NO3)2三种溶液中的现象时,我先让学生充分思考,当学生好不容易得出正确结论后再层层深入,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若将Ca2+全部换成Ba2+,现象又如何?”进一步发问:“再把CO2改为将SO2通入三种含Ba2+的溶液中情况又如何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硝酸的强氧化性、SO2在水溶液中的还原性、强酸制弱酸、硫酸钡的性质以及为什么可以用硫酸钡作钡餐而不能用碳酸钡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迎刃而解。
2.提问要切合实际,具有启发性。
一是要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及智力水平;二是问题的提出时机要恰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三是要适量,提出的问题数量要合适,不可面面俱到。如果把课堂提问加以分类,似乎更容易把握住问题的时机,使提问更加科学。例如现行课程标准九年级复习课中常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盐酸中哪种微粒使石蕊变红。这种探究的立意新颖,我们可以向学生发问:食盐溶液、NaOH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吗?这些溶液怎么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会不会是“氢离子浓度”的大小不同呢?进而引入了“氢离子浓度”这样的模糊概念,给出了定量观点:只有当氢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石蕊才能变色。实践表明,这样逐步深入的提问学生不难接受,同时可以加深对定量条件的理解,也为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进行了适当铺垫。
3.提问要调动思维,具有灵活性。
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索热情,适当设计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紧随所学重点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
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一课教学时,我先以C7H16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例,给出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般规律:先写成直链,再拿下一碳作为取代基从左到右分别挂在碳上并向右移动;再摘下两碳,形成乙基,重复上述规律。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当分析到摘下两碳组成乙基时,让学生写出其结构简式,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结构简式(Ⅰ);同时,我再展示其球棍模型,于是学生发现,此结构与前面写过的结构简式(Ⅱ)是相同的。
于是学生主动发表看法:“老师,(Ⅰ)和(Ⅱ)重复了。”“(Ⅰ)中的取代基仍然是甲基吧?”“乙基不能在2号位。”接着有学生提出问题:“乙基为何不能在2号位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应该怎样选择主链。
4.提问要因材施教,具有针对性。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表达能力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还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因此,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设计要掌握好四个“度”,即掌握好问题的难度,排列好问题的梯度,调剂好问题的密度,选择好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收到预期效果。
5.要引导学生自我发问,使提问具有发散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答”,更要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良好的质疑环境,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我常常采用课前设疑的方法来引发学生思考,即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如在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节时,给出预习提纲:① 反应的原理是什么?②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应选择哪一类发生装置?③ 如何干燥、收集和验满……通过预习和思考,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何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氨气?”的确,学生的思维在跳动!再如,“重水和普通水一样吗?”“同位素和原子概念有什么区别?”“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吗?”“钠能否置换出CuCl2溶液中的铜吗?”等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也都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提出的,看来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
6.提问形式可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
在讲、练、做等多环节中都可以带着问题进行,也可以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其注意力。教师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点题、沉默、催促、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追问、扩展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拓宽思维的空间,唤起学生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成功欲望。
例如,在2010年和平区第一届对外交流研讨会上,我和来自台湾、山东的同行共同展示观摩课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本节课我从一段用2000多个橘子给手机充电的精彩视频作为提问形式引入,引起同行们的极大兴趣,也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抓”到了课堂,他们马上活跃起来,要把问题弄个究竟,起到了高效引入的效果。这样使学生学会从已有知识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让他们自己组装原电池装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锌铜单液电池电流的观察和分析,去发现简单电池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电流不稳定、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自然会提出改进意见,引出带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学会内外电路的构成、半反应,在引导学生总结了盐桥的作用以后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锌锰干电池介绍其构造和原理,并找到它的缺点,使学生自然想到了可充电电池。
通过以上提问环节的设计并由此层层深入,必然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会自然科学知识并非永恒不变、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
总之,巧妙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而且是构建高效课堂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长期探讨、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