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日、俄、德记者 廖政军 李 珍 柳 直 青 木 ●本报记者 刘 畅 刘 洋 ●陈 一 汪 析“毫无疑问,对今天在座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所享有的历史性主导优势正在削减,”15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一番言论被美国军事媒体解读为“承认美军不受挑战控制太平洋海空的时代走向终结”。事实上,从“不可预测的朝鲜最令人担忧”,到“日本发挥积极作用对美国是好事”,洛克利尔的发言几乎涉及东北亚安全的方方面面,但美国舆论还是更关注他如何解读中国崛起,以及新世纪西太平洋的权力版图将会如何改变。“中国崛起将美国海军置于险境”、“中国海军指挥官经验尚欠”、“我们要让中国成为安全的净贡献者,而非净消费者”……相比于美国议员动辄抨击“中国威胁亚太和平”时的言辞激烈,洛克利尔直接在海上与中国打交道,评论起“对手”反倒更温和。16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学者中,有人觉得他是为了要预算而夸大其词,也有人认为他承认了中国崛起的事实,至少比宅在国会山大声骂中国的人客观些。洛克利尔谈中国海军“洛克利尔将军是在美国本土出席海军水面舰艇协会一项研讨会时做出相关发言的,司令部并未派员随行,所以无法回答与记者会相关的问题,也不能提供现场文字实录”。夏威夷时间15日夜,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官员用很官方的语气拒绝了《环球时报》的采访诉求。此时,多家美国军事媒体已在转载洛克利尔在研讨会上的讲话,尤其是其中涉及中国的部分。“太平洋司令:美国对太平洋不受挑战的控制在终结”,美国《军事时报》记者安德鲁·蒂尔曼15日以此为题的报道被《防务新闻》、《海军时报》等多家美国军事媒体转载。蒂尔曼在文中说,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将洛克利尔在弗吉尼亚州出席一个海军会议时表示,美国在太平洋不受挑战地控制蓝水及其空域的时代正在终结。在太平洋上,中国的崛起是将美国海军军舰及服役人员置于险境的关键因素,他对与会听众说,“我们需要考虑到全部可能出现的情形,过去几年,我们在那里(太平洋)享受基本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但在本世纪,我们总会在一些地方失去这些优势。”文章说,洛克利尔在会上可以“飞快背出”美军“战略重心重返亚太”的重要原因,比如“从好莱坞到宝莱坞是全球经济引擎”,更重要的是,这里正变得日益军事化却又没有类似于北约的冲突防范机制,中国军事支出和军事能力的增长正在事实上改变二战结束以来在此形成的现状。他还说,“中国正崛起,我们都清楚,但他们未来如何行事?这真是个问题。太平洋司令部的目标是,让中国成为安全的净贡献者,而非安全的净消费者”,“底线是,我们要维护在国际海域自由行动的权利。”路透社称,洛克利尔在发言中提及去年12月5日中美险些在南海撞船的事件。当时美国“考本斯”号抵近侦察中国航母辽宁舰的活动,被中方军舰逼退。洛克利尔对此说,我相信此事与中国一些稍小型舰艇的指挥官缺乏在全球执行任务的经验有关,“我们的指挥官早就在全球执行任务,面临许多情况时他们都清楚该如何应对,而中国指挥官刚开始接触这一切”。他还说,双方语言交流也存在问题,中方只能用有限的英语表达,“有时候你真不知道应该怎么翻译”。在被问及中国1月初试验高超音速武器系统时,洛克利尔说,他对中国此类试验并不担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搞高超音速武器试验,这一技术最终被用来对抗美国是迟早的事,他还说,此事表明中方技术更新能力强于美国,“他们的决策体制决定了他们可以比我们做得更快”。“除中国外,洛克利尔最大的担忧是不可预测的朝鲜”,美国《海权》杂志称,洛克利尔15日谈及朝鲜时表示,通过对美日韩目标发射导弹或进行核打击,朝鲜完全有能力给世界带来灾难,就半岛局势而言,“从闪光到爆炸,间隔往往非常短”。同日,日本TBS电视台宣称,洛克利尔在发言时谈及钓鱼岛问题,称赞日本“贯彻了专业的应对”。报道称,洛克利尔还表示安倍推进修改宪法让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对美国而言也是好事”,表明了支持立场。是承认现实还是心态转变?就在洛克利尔讲话同日,距离他发言地并不算远的五角大楼里,发言人杰夫·普尔又被问及中国试验高超音速武器一事,他表示,“我们清楚中国测试了高超音速武器系统,但不会就此评论”。从最先曝光此事的“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行文看,(上接第一版) 五角大楼正是其消息源。这一天,“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跟进报道称,中国国防部15日向媒体发布了“两句话声明”,称“我们在境内按计划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正常的,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法新社称,中国军方对进行高超音速试验“既未承认也未否认”,但“华盛顿自由灯塔”认定发表声明意味着中国军方承认进行了该试验,并称此举“非同寻常但相当积极”。文章还说,美国官员总是不愿公开谈论他们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发现,害怕刺激他们的中国同行,但此事证明美国官员谈论得越公开,越可以促进中国变得透明。与此同时,美国媒体仍在转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基翁等议员“中国此类试验无助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共处”的表态,以及对美国军事装备更新一拖再拖的抱怨。美国国会14日的听证会上,一些议员还说出了对中国军事威胁零容忍的硬话。相比而言,洛克利尔15日的涉华言论稍显温和。他同时提到美国过去几十年把焦点置于中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在太平洋构建海上进攻能力的努力。“坦率地讲,美国对开发下一代、水面发射巡航导弹缺乏紧迫性,令人担忧”。在中国军事学者看来,洛克利尔对中国海军发展的表态有些夸大,不排除有借此为海军谋求更多预算的目的。中国海军少将杨毅16日对《环球时报》说,越战前,亚太基本上是美国人的天下,“美国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伦曾对我说,他越战期间做舰长时,美国军舰在太平洋来回走,根本看不到中国军舰”,目前来讲,中国海军是发展了,但力量与美军相比差得不是一个级别,洛克利尔的话更多出于一种美国安全哲学,即对潜在挑战保持敏感,通过夸大潜在对手的能量为自己谋求资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洛克利尔的言论可以看做美国职业军人对中国实力崛起的承认。他说,与宅在国会山办公室里动不动对中国说狠话的议员们相比,洛克利尔这批职业军人长期处在中美力量交错的一线,对中国力量的看法一向更客观。金灿荣说,随着中国“东风-21D”等反航母武器的发展,美军感觉在距离中国2000公里的范围内都不安全,洛克利尔说中国军力将美国海军置于险境,正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而且,在美军一些将领眼中,中国军力发展是以大工业化为基础的,虽实力尚弱,但发展得扎实。美媒要求给中国画清红线“给中国画一条红线”,《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5日以此为题说,中美之所以在东海和南海蕴藏冲突风险,是因为两国对联合国海洋法的解读不同,中方和其他16个国家认为,一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扩展的主权权利,有权驱赶进入本国专属经济区的美国监测船,而美国认为专属经济区是国际水域,美国有航行自由,于是才会出现“考本斯”号险些与中方撞船的局面。文章说,美国也曾试图与中国在西太平洋达成海事行动协议,但中方提出的3个条件(停止对台军售、结束在中国近海的侦察行动、删除美国国防授权法中限制美中军事合作的条款)美国都无法接受。如果美中无法达成协议,未来发生海上摩擦并升级为冲突的可能性非常真切。因此美国必须给中国画出清晰的红线,告诉中国在海洋竞技场上哪些行为是美国不能接受的,然后认真捍卫此红线,保证美国继续监视中国和自由航行的权利。在美国议员批评中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时(事实上美俄在此领域比中国动手早得多),中国网民对美国“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的逻辑已见怪不怪。但国际舆论对于中美太平洋之争的讨论仍存热情。德国《新德意志报》16日说,太平洋正上演龙鹰之争,崛起的中国在扩大其势力范围,美国知道无法阻止中国崛起,但仍试图加强对太平洋的监管。文章说,太平洋政治进入了G2时代,欧洲在那里没有影响力,但也许未来可以成为中美冲突的调停人。美国评论家伯恩斯16日在《波士顿环球报》撰文说,美国有义务在东亚阻止战争,那些支持给美国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削减预算的两党议员应当记住,我们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外交和军事力量的国家,在亚洲、中东和世界其他地方,我们仍是如此的“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