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尔
学兄徐斌寄来一本新作,名“杭商口述史”,浅灰的题头,衬在淡淡的江南水墨上。也许是缘分,这本书拿着趁手一见倾心,收到的当天就不离身。看着看着,心里明白了,其实是我喜欢这本书的语言方式,百姓话地方言,市井腔乡土味。我更好奇这群人,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间,他们曾是我这辈青少年眼中的神秘群体,有着一个让人避而远之的身份符号——資本家和小业主。改革开放以后,知道他们摘帽了,归入劳动人民行列,又投身于火热的经济建设之中。然毕竟岁月催老,壮志未酬便匆匆谢幕,社会声音渐消,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然而,书中的21篇口述却让“模糊的背影”变得清晰、鲜活起来。以时间纵轴论,年届八九十岁的老工商业者,大多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协助父辈从商,期间身历了艰辛创业、抗战颠沛、战后重建与危机、新中国成立后的私私合营到公私合营,以及不堪回首的“文革”与心情舒畅的改革时代。他们的“老板梦”命运多舛,然却无愧为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轫者。
从横向内容看,老先生们的回忆多彩多姿,细节真实、生动:家族创业背景、企业组织结构、管理运行模式、行业道德规范、同业公会职能、政府机构状况、劳资关系变化、同行之间交往等等。进而延及民风民俗、市井百态、世故人情、家教家规、时尚演化、街坊变迁……汇聚织出一幅上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的杭州社会风情画卷。其中不少历史细微处,他们不说,可能就永远地湮没无存了。这对读者来说,自是文化美餐,对历史研究者而言,不啻为价值珍贵的文献。
一桩桩亲历的往事,无不让读者感叹:曾经人们眼中的“腐朽剥削者”,真实的生活原来如此这般。
无论是在自家企业还是别家企业,他们从业之初的身份通叫作学徒或学生,所师从前辈——有老板亦有师傅——之言行的根本就是两个字:诚信。那时没有信用卡,但一个人的口牌比信用卡还管用,诚信好,大家都来跟你做生意,钱庄、银行争着来贷款。你可以有失误,不可有欺诈,一次失信耍赖的行为让行内人知道,你就别想在这个地方呆了。
那么当时,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又如何呢?他们各自的回忆小异而大同:当时劳资双方的关系并不复杂,所依从的原则不外两条,一是业内通行多年的各种规矩,包括劳资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事先讲定,共同遵守;二是儒家文化的“和”为贵。员工多为亲友所介绍,事先有了解。进来后多选择长年供职,极少出现因闹矛盾而怀恨离开的。工作中双方各司其职,相互尊重。生活上,老板及家人与员工天天吃的是一锅饭菜。当然,老板与员工是处于不同地位的,但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里边有什么阶级对立、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这些概念都是后来才有的。
传统文化中,富贵之人和有地位之人,意味着要承担更大更高的道德伦理责任,而不是一味享乐摆阔。谈起对父辈最深刻的印象时,他们中的多数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两个字:节俭。那时候办中小企业的,挣点利润会全部投到扩大再生产中,很少有先购家用私房的,有的企业即便生意很兴旺了,也还舍不得早餐去买一幅大饼油条。自家生活俭朴,有关的慈善活动却不能含糊,家门口的伏天施凉茶,冬天施热粥,都是年年必做的功课。今天的我们已很难想像,当年杭州的消防大事是由一拨老板义务承担的,从置设备到建机构,自报火情到救火险,都属于民间救火会的责任,有的老板本人就是最勇敢的救火队员。
在中国古代,工商业即有商会组织,议定行规,协调关系,民国期间又汲取西方民间社会组织的经验,建立起功能发达的同业公会系统。杭州同业公会最多时达二百多家,覆盖着工商界的各行各业,企业无论大小,老板必须参加。这个庞大的民间组织几乎担负了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全部职责。大到行规制定、行风维护、商品质量、货物定价、议税收税、用电分配……小至卫生安全、买卖纠纷、开业登记、业主变更等等,无不归其打理。差不多每个口述者都讲起,当时搞企业的只是照顾生意上的事,除偶尔见到税务人员外,从来不和政府官员照面的,更不知道市长是何人。同业公会组织完全实现了行业的社会管理,以及企业的自我管理。
走笔至此,不免感慨万千。我们中断了自然流淌的民间生活,迷失了多少珍贵的历史记忆。我们还有望拣些回来么?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的整整30年里,老工商业者被利用、限制、改造,尔后又遭歧视、斗争,时代大潮中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鲜为人知的荒诞。徐根泉,13岁做学徒学刻字,后开“根泉刻字店”(实为一摊位)。公私合营时清理资产,仅值102元,但还是被划为资本家。徐根泉叹道,我一个刻字匠算什么资本家呢?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包国震还在工人阶级队伍里。他回忆道,当时思想上对国民党失望了,觉得共产党肯定比国民党好,以后可以好好做生意,自己当老板。刚开始是和老婆两个人做,后来堂哥加了进来。没搞懂社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搞阶级斗争了,这时开店,简直就是自动钻进了资产阶级的队伍里,活该吃苦头。黄铭快的“成泰橡胶店”也是开张于五十年代初,他说,想想我们都是合法经营的,挣点资产没有关系。这时大家都拿工资了,老黄是老板,拿七十多块,员工们拿六十多,还有一个亲戚五十多元,老黄因此成了资本家……
书稿一页页慢慢翻过,杭商人物徐根泉、包国震、黄铭快等,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在我眼前滚动着,从青年到老年,聪慧的目光、快乐的笑容、悲伤的眼神、无奈的声音,将他们喜怒哀乐的一生缓缓道来。老先生们讲述的许多内容,不要说今天的年轻人闻所未闻,就是我这个年过花甲的老者,也是眼界大开。
老一代工商业者已大多离世,正因如此,对仍然健在者的访谈就具有了搜寻史料、抢救文献的意义。感谢这本书的编著者,没有雕琢、没有渲染、没有评判、没有臆断,只是录下那些活生生的故事,记载那些小人物的生活。这些原始的记录是有力量的,它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经得住时间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