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活下去的儿子

2014-01-16 01:40田祥玉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4年1期
关键词:儿子班主任爸爸

田祥玉

成都10岁男孩跳楼自杀事件发生后,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孩子自杀的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很多人认为,警方调查结果非他杀,但老师是逼孩子跳楼的元凶。事发后,记者专程赶往成都,希望采访李时创所在的学校,但是,保安拒绝外人进校,学校和相关老师的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这起震惊全国,令人痛心又不解的儿童自杀案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2013年11月9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了事发地——成都市锦江区“翡翠城”小区,采访了李时创的家人。

优秀开朗的儿子为什么会跳楼

李时创的父亲李应举说,儿子出事后,家里到处都是他的影子,他害怕回家……所以,采访约在了他家附近的一个小茶馆。

茶馆外有个小篮球场,篮球场外有一个供小孩玩耍的沙地。指着那块沙地,李应举说:“这是孩子经常来的地方。妹妹没出生时,他一个人在那里挖沙子,妹妹出生后,他就在那里专心陪妹妹耍……”黑瘦、个头不高的李应举嗓音有些嘶哑,但此刻显得较平静。只是,从他端杯子颤抖的手,能看到这个37岁痛失儿子的男人几近破碎的心。

不远处,一岁多的女儿在欢快奔跑,看着女儿的背影,李应举的眼泪涌上来,他说:“前些天一直忙着为儿子讨公道,接着是处理后事,等一切都处理完毕,悲痛和想念才铺天盖地而来……”他顿了顿,痛苦地摇头,“睁着眼闭着眼,脑子里都是孩子的影子,他总是冲着我笑。为什么总是冲我笑呢?儿子!”

时间回溯到10天前,2013年10月30日晚6点20分左右,在成都平乐古镇经营一家公司的李应举还在加班。这时,手机响了,电话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李时创的继母文欣打来的,她语不成句:“你赶快回家,儿子出事了……你自己别开车啊。”后面的那句话,李应举没有听到,他狂奔出去,脑袋“嗡嗡”作响。那天,平乐到成都的交通不是很通畅,等李应举赶到时,儿子已经被送到了蜀陵路的天地圣苑殡仪馆。他被置于冰棺里,身子被一块黄色塑料布裹着,裸露在外的脸红肿着。李应举嘶吼道:“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妻子递给他一本书,是儿子的语文课本。封皮上写着:“老师我做不到,跳楼好几次我都把头缩回来了”……

是哪个“老师”?逼儿子做了什么“做不到”的事?李应举恨不得马上找那个老师算账。在妻子的转述中,他知道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30日下午5点40分,文欣接到儿子所在班级——成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华润分校五年级一班班主任陈晓艳的电话。她问是不是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陈老师说,孩子学习没问题,但今天在学校表现非常不好:一是在学校的朗诵会上不遵守纪律,二是同学送给他的礼物,他看了一下就很不礼貌地退给了别人。所以,放学后就把他留下来谈心。“我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罚站一小时,二是写1000字的检讨。”最终,李时创选择写检讨,但是写着写着却哭了。

文欣也没有多想,她对陈晓艳说,孩子回来后,会好好跟他谈谈的。接完老师的电话,文欣就在家里等孩子回来。平常,时创6点多一点就到家了。但是那天到了6点20分,孩子还没到家。文欣有些隐隐的不安,下楼去接孩子。

一下楼,文欣就发现楼下围了很多人。她扒开人群,血泊中躺着个男孩,胖乎乎的脸……文欣尖叫着扑上去,仍有体温,颤抖着把手探到孩子鼻子前,已经没有了鼻息……周围人声嘈杂,隐约听到有人说,孩子是从自家这栋楼的30层跳下来的,有人报过警、打过120了。文欣哆嗦着拿出手机,给丈夫李应举打电话,然后又马上给孩子的亲生母亲打了电话。

警察和120急救车很快赶到,但医生告诉文欣,孩子已经没救了……孩子怎么会跳楼呢?是自己跳的还是被逼的?文欣突然想起孩子出事前,班主任陈晓艳的那个电话。她打电话给对方,说孩子出事了。很快,陈老师来到了现场,看了孩子一眼后,不知什么时候,悄然离开了……

第二天,班主任陈晓艳再次来到了殡仪馆,看到时创的遗体时她哭到晕厥。李应举强压住心头怒火没有去质问她。那些快要把他折磨疯了的疑问、斥责和冤屈,他拼命地憋在了肚子里。学校告诉他,下周一(11月4日)会给家属答复。李应举决定先等到那天再说。

10月31日,成都警方公布李时创的死因:无他杀迹象,属于自杀。这个结果让李应举和妻子文欣,还有当天深夜从内江赶来的李时创母亲惊讶又不解。无论如何都想不通:成绩优秀、性格开朗而且被亲人宠爱的儿子,为什么会去跳楼。

新上任的班主任

和未完成的千字检讨

李应举和家人迫切想知道真相。接下来几天里,他通过学校、老师和其他家长、学生,基本还原了儿子出事当天的情况。

10月30日中午,学校在阶梯教室举行全校朗诵比赛,李时创所在的五年级一班的排名暂列第一。在观看其他班级比赛时,该班几名学生大声讲话,其中就有李时创。比赛颁奖环节,校长点名批评了五年级一班,并称因为该班不遵守赛场纪律,尽管比赛分数最高,也无法拿冠军,只能屈居亚军。

“班主任刚从巴中县调来,校长点名批评她的班级,她肯定不好受。所以因此惩戒孩子,也在情理之中。”李应举对记者说,但是,惩罚应该是口头批评,而不是去踩着《义务教育法》里“变相体罚”的红线去惩罚孩子!李应举说: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下午第一节语文课上,让李时创和其他几名学生站着听课;下午第三节课(也是当天最后一节课)又是语文课,李时创和其他几名同学接着罚站。下午4:40放学后,李时创和其他3名同学被陈晓艳带到办公室,并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继续罚站一小时还是写1000字检讨。

在接下来近一小时里,李时创是接着被罚站,还是“哭着说写不出来检讨”?是收到了某项“做不到”的任务,还是大家根据他语文课本上的遗言推断出:老师对他说了“写不出检讨就去跳楼”?李应举无从考证。和儿子一起受罚的孩子们,据说都正在接受心理辅导,而他们的家长,谈到这件事时都说“不知道”。李应举说,他愤怒、悲痛,想为儿子讨公道,但是“公道”在哪里,他找不到。endprint

网上也有人说,孩子的死,家长脱不了干系。为何李时创在学校挨罚后,没有向父母求助?没有回家而是直接上了30楼?李应举说:“我们都很爱儿子,他也很开朗乐观。我们的家庭氛围很宽松,如果不是当天在学校被连续罚站两个多小时,还被要求写千字检讨,他不会去跳楼的。”他认为,孩子之所以没有直接回家,是因为被惩罚得太狠,被吓蒙了,才觉得死亡比“千字检讨”更容易……

当然,李应举也很自责,因为工作的关系,他陪伴儿子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他基本上能做到每天和儿子通电话。儿子获得什么奖了,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他总是会对继母文欣说。

虽然是继母,但文欣说她和儿子的关系很铁,时创叫她“老妈”。时创6岁时,父亲李应举和文欣结婚。婚后不久,夫妻俩就把从3岁时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李时创接到了成都。为了照顾继子,辅导他学习,文欣还辞掉了工作。在文欣眼里,孩子听话、乖巧,但性格和父亲一样,有点温吞吞的。

时创在学校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文欣说:“儿子换这个班主任之前,我一直是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和代表。”她和孩子走得近,和孩子的老师甚至是同学的关系也都不错。陈晓艳之前的班主任,在文欣眼里非常开明、宽松,课余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因此,这个班的孩子都比较淘气,但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在年级遥遥领先。

2013年9月,李时创升到五年级,学校给他们班配了新班主任,即从四川巴中县调过来的陈晓艳,她很年轻,刚30岁。文欣说,因为开学刚两个月,她和陈晓艳接触不多,孩子也很少提到这位老师。难道,这个新来的班主任刚任教两个月,就让儿子畏惧到结束生命?

一个父亲的忏悔:

爸爸再也不玩游戏了

然而所有的真相,都随着时创的离世而成了谜。是因为老师过分的责罚,还是孩子心灵脆弱无法承受?李应举只能自己揣测。但是网上有心理专家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家庭关系的好坏有重要关系,而重组家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更容易感到绝望从而选择自杀。对此,李应举和妻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今年我生日,他还用自己攒下来的零用钱给我买生日礼物,买了个扎头发的蝴蝶结发圈……”文欣说,女儿学会走路,就是时创教会的。那天,她突然听到儿子嚷嚷:“老妈!妹妹会走路了!是我教的!”教会了妹妹走路后,李时创又不停地让妹妹叫他“哥哥”。就在前不久,妹妹抱着哥哥送给自己的一个毛绒玩具,突然叫出了“哥哥”……世事不知的小丫头,拿着哥哥的照片,在他的房间里奔来跑去……生活在这样一个被温暖包围的幸福家庭,儿子怎么会想到自杀?李应举觉得,如果儿子的离开真的有家庭因素,那么,他这个爸爸难脱干系。

儿子去世后不久,翻看他生前的作文本,看到《我的爸爸》这篇作文时,李应举的自责更甚。在这篇被评为“A+”的作文里,儿子写道:“我的爸爸是我们家最辛苦的人。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出门,很多时候连早饭也来不及吃,而且经常在公司加班到很晚,很多时候我都已经睡觉了,他还没回家……看着爸爸这么辛苦,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像爸爸一样能干!”

“我的爸爸喜欢玩游戏,每次他打开电脑就会情不自禁地玩起来。有些时候我们叫他,他都听不见……”看到儿子在感叹自己辛苦、能干后,又笔锋一转“抗议”自己爱玩游戏,李应举心如刀割。他在QQ日志上对儿子说:“儿子,爸爸再也不会玩游戏了,爸爸听话……”

曾经拿来玩游戏的电脑,现在成了李应举怀念儿子的媒介。他在QQ日志上回忆自己和儿子的点点滴滴:“儿子,你在英语、书画方面很有天赋,经常拿学校和省里的大奖,前不久,你被选拔为四川地区的全国奥数竞赛选手,爸爸要告诉你我一直为你骄傲。你是学校的‘礼貌小绅士‘表演小明星‘探究小能手……每当看到你捧回一张张奖状、看到你和老妈那般亲密融洽,我都倍感欣慰。而现在,一切都成了追忆!”

和李应举一样痛苦的,还有时创的生母。在内江某所大学任教的她,平均两周来成都看儿子一次。她最后一次见到儿子,是在一星期前。“我给他10块钱买水,结果他给我买了瓶5块钱的矿泉水,自己却买了瓶3块钱的饮料。”翻看着手机里儿子的照片,这位一直没有再婚、奋斗动力全来自于儿子的母亲泣不成声,“儿子总说,要把最好的留给妈妈。他还对我说要考军校!”她说,为了能离儿子近一些,她正积极地忙着调动工作到成都。但是现在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李应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突然说:“难道是自己的诚信教育导致了孩子的悲剧吗?我们一直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要听老师的话。是不是这样的教育,才让他把老师的批评也当成了圣旨,从而最终走投无路?”然而,没有人能回答他。停顿片刻,他又说,诚信教育是一定要坚持的,但是用什么方式,怎样让孩子诚实守信的同时还有极好的抗挫能力,李应举不知道。

承诺会在11月4日给李应举答复的学校,最终给了他怎样的答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应举并没有透露。他只是说:“孩子的后事办完了,一切都结束了……”真的都能结束吗?愤怒、自责过后,当儿子的笑脸开始如梦魇般不时出现在李应举的脑海里,他如何“结束”而重新开始?

采访最后,李应举说,继续追究自杀背后的秘密和答案,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孩子没了,再也回不来了。但他希望通过儿子的悲剧唤醒更多的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多倾听和了解孩子,让家成为孩子们真正的避风港!

说完这句话,李应举起身,带着女儿离开。他低头快步走过那片沙地,路过游泳馆时,李应举停下脚步,仰望成都11月阴沉的天空。他想起2013年的夏天某天,他和儿子来这里游泳。游到深水区的儿子,一边用水枪扫射父亲一边说:“爸爸,我可以一直在水里不出来!”

如果可以,今夜的梦中,李应举希望在温暖又柔和的水里,而不是冰冷的水泥地上,遇见儿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子班主任爸爸
我的班主任①
打儿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