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我喜欢生活在这里,”乔科恩·考尔道达格(Coskon Kardadag)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是的,我喜欢生活在这里。”他又强调了一遍。他说这话是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阴天,空气温润,略带寒意。多数人经过他的摊位,都会停下看看他的摄影作品。
无处不在的“混搭”文艺气质
现年30岁的考尔道达格来自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市,5年前受金融危机影响,他所供职的一家负责人才引进的公司开始裁员,他也因此失去工作。
他来到美国纽约市,开始了另一种生活:拿起相机,以不同的角度去记录纽约街头,然后将自己的摄影作品装裱起来在街头出售。他的作品很少以纽约那些地标性建筑为主题,大多是街头艺术家的涂鸦作品,或是某个角落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这些黑白照片将一些微小的感受放大,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纽约。
“每当人们买走我的作品,我会很兴奋,我会想象我的作品挂在他们公寓墙上的那种感觉。大部分人一生忙忙碌碌,却什么都留不下。可我现在的工作能够让我留下一些东西。”他对本刊记者说。
聊到纽约给他的创意和灵感时,考尔道达格喝了一口手中的咖啡,想了想,说,“纽约是一个特别有艺术感的城市,而且艺术形式非常多元化。你会在街头转角不经意间看到非常有创意的街头涂鸦作品,或者在繁华的五大道上与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建筑相遇。”
的确,很多人来到纽约,都能像考尔道达格那样感受到纽约市无处不在的“混搭”文艺气质。漫步街头,会不时遇到街头热舞,或是在某个广场偶遇一场抽象艺术表演,或在联合广场的地铁站台那驻足聆听一段苏格兰风情的风笛演奏。周末闲来无事,可以去博物馆艺术馆转转或者去看场百老汇演出,也可以赶去中央公园听一场免费音乐会,或者前往布鲁克林或者皇后区去欣赏那里的涂鸦艺术。
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些文化活动,就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到纽约客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定义纽约生活的关键词之一。然而纽约“文艺之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渗透性,而且在于它的公益性。很多基层的非盈利组织以艺术作为传递正能量的工具,利用它表达公众诉求、改善社区环境、培养公民意识、促进公众反思。
艺术“海啸”
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布朗斯威尔社区的洛克威大道,一幅近10米高的壁画作品引起路人纷纷驻足。
这幅作品正对着一个小花园,占据了一栋三层小楼的整整一面墙。它以红绿紫为主色调,淡紫色的背景基调、肤色黝黑的手背,生长中的绿色枝叶和枚红色的字体层层叠加,构成了一幅立体画面,而其中的红色大字---“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和白色下划线让整幅作品格外醒目。
“我觉得它传达了很多讯息,每天经过这幅壁画时,我对自己和我所在社区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一些思考。我觉得这样的形式很好。” 家住附近街区的施特夫·埃尔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这幅壁画是总部位于纽约市的一家名为“海啸”社区壁画计划的作品之一。
1996年,一群纽约的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和公共事务倡导者成立这个机构,成立的目的是以壁画艺术去表达那些隐藏在墙壁之后不为人知的力量和故事。将其命名为“海啸”,寓意将如同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海底聚集最终迸发出海面一般,
他们坚信,集体创作艺术的这个过程能够将个人情感表达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独特的、强大的力量。
“在海啸,我们认为,艺术创造社区、社区带来改变。我们主要通过三个主体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所创造的艺术、我们所共事的年轻人,以及我们的社区合作伙伴。”海啸机构的创建者和执行董事长艾米·萨南曼(Amy Sananman)说。
“‘我们的创造他的历史”这个青年项目,则更好地展示了如何以艺术为工具推动社会进步。这个项目鼓励年轻人大声说出那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萨南曼表示。
布朗斯威尔的这幅壁画作品则是该组织暑期青年项目的作品之一。在“创造他的历史”这个项目中,两名“海啸”组织的艺术家带领13名年轻人首先参加一系列密集的校外课程,探讨壁画项目的主题。经过一系列的小组讨论和集体调研,确定主题为“男性身份认知、文化定式、行为楷模”。
随后,这个团队参观布鲁克林博物馆,了解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手法和技巧,并从汉克·威利斯·托马斯和芭芭拉·克鲁格这两位的作品中汲取灵感,最终确定以文本为基础来呈现这个艺术作品。
这幅壁画以文字留白的方式促进人们的反思,画中的绿叶与画外的花园相呼应,暗喻个人的成长,张开的手掌则代表一种力量和努力。在“将来的我---”下面,这群年轻人写下“爱、尊重、责任感、领导力、勇气、力量”等词语,表达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所在社区的期望。
“我们并没有生活在最好的社区。尤其是我,我就生活在这里,我可以每天看到这幅壁画,可以每天去阅读它,可以每天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参与到壁画创作的青年人肖恩·特纳说。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布朗斯威尔,警察分布率是纽约市平均水平的13倍。这个地区的16岁至24岁青年人中,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犯罪。而参加这个壁画项目的13名年轻人,半数以上有过犯罪前科。
“这幅壁画以自我认知为主题,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参与到这个项目后,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这些思考似乎打开了我内心的一扇窗户。”黑人小伙伊曼纽尔·奈特在竣工现场笑着说。
“未来的我会怎样?我要去上大学,毕业后自己开一个工作室或画廊,为社区作贡献,帮助孩子、大人,以及任何有梦想的人,让他们梦想成真。”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番话时,眼神笃定。
同在竣工现场的纽约市警察部的理事文森特·希拉迪表示,“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给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在缓刑期的年轻人一个机会去改变现状,重新塑造自己,让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恶棍、犯罪分子或者缓刑犯,而是一个建筑工人、父亲、学生,或者在这个项目中,是一名艺术家。”语音刚落,身后就传来那群年轻人爽朗的笑声。endprint
艺术家、青年人和社区组织集合到一起
而这只是“海啸”中的一朵浪花。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这个组织的艺术家们与数千名青年人共同创作了450幅壁画,他们的艺术足迹覆盖了纽约市五大行政区的40多个社区。从1996年第一幅壁画作品“金色的鸟笼”,到2013年“心的容器”,这些作品涵盖一系列诸如反对枪支暴力、尊重妇女权利、保护环境等社会问题。
比如,在飓风桑迪袭击纽约一周年之际,“海啸”的艺术家带领35名年轻人在斯塔滕岛、康尼岛等重灾区创作一系列壁画作品,以此传递信心和希望,同时呼吁政府继续加强灾后重建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海啸”与学校以及纽约市交通部门合作,提供一项特殊的课程:让学生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制作原创的道路安全标识……
在纽约市发展较为落后的布朗克斯区,“海啸”又发起一项为期两年旨在改善社区形象的运动。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以壁画的形式,帮助当地居民表达所在社区存在的交通问题和环境隐患以及他们心目中美好社区的模样,为政府建言献策。
艺术家、青年人和社区组织集合到一起,在集体创作的过程中,社区得到美化,年轻人的个性得到发展,底层的声音和想法也有了表达的出口。
“很多社区组织、学校和城市机构都联系我们,希望利用公共艺术来丰富外界他们的认知、建设小区、改善公共场所。自成立至今,我们已经与300多家社区组织展开合作。” 萨南曼女士说。
据统计,每年都有800多名年轻人参与到“海啸”的项目中,他们在这些文化创作活动中结交朋友、表达想法、提高艺术技能,也学会团队合作。而对于那些艺术家,他们从中也收获成长。
在艺术家克里斯多·布鲁诺眼中,“它(壁画)将艺术和推动社会进步,将艺术和推动年轻人发展完美结合起来。对我而言,指导这些年轻人,也是学习的过程。”
据统计,在纽约,像“海啸”这样的非盈利组织有数千家,它们的艺术作品或旨在触及心灵、或针砭时弊、或传递希望与爱、或只是单纯提供美的享受,它们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会、百老汇剧院以及电影产业一起,构成了纽约高度多元的文化“生态”圈。
政府在“哪儿”
在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政府的“气场”看起来较为薄弱。
作为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美国政府崇尚无为而治。因而无论在纽约街头,还是博物馆内,你很难看到政府“身影”。这种“不作为”理念演化为一种对民间艺术的宽容态度,使得纽约街头艺术格外发达。
考尔道达格对本刊记者说,“这里的政府很酷,非常支持艺术。如果你是艺术家,就可以在大部分地段出售自己作品,有些甚至是非常好的地段,例如中央公园和时报广场。如果是在土耳其,就没那么容易,你需要递交各种材料,跑各个部门。”
有关资料显示,纽约市有700家艺术展览馆、375家非盈利戏剧公司、330家舞蹈公司、130家博物馆、30个交响乐团、40家百老汇歌剧院、15家大型音乐厅,以及数千家非盈利的文化组织。实际上,这片繁荣文化景象与政府机构的“暗自发力”是分不开的。
首先就是政府制定的四两拨千斤的税收减免政策。美国政府以减税的方式鼓励慈善捐赠,企业或个人只要进行捐赠,无论是现金还是实物,都可以依据捐赠物的市场价值申报税收抵扣,享受一定额度的税收减免。
这一税收政策大大激励了纳税人对慈善和艺术品捐赠的热情,为各类非盈利文化机构生长提供“养料”和土壤。以“海啸”社区壁画项目为例,尽管纽约市文化事务部对该组织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但在2013年,它主要的运营经费还是来自于35家企业和基金会的捐赠。
对展览馆、博物馆、交响乐团、歌剧院等这类文化组织而言,从门票和入会费中所得到的收入非常少,政府补助的金额也微不足道,主要依靠民间捐款得以生存。因此个人、公司和基金会的捐赠对这些组织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次,尽管纽约市政府没有制定专门的文化发展战略,但却把支持文化机构的发展放在一个战略高度,并专门成立文化事务部,为文化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在文化事务部的2012年度报告中,布隆伯格市长的开篇致辞第一句话就是:“文化机构是纽约市继续成为世界上伟大城市的关键所在。”
作为非盈利文化机构的主管部门,纽约市文化事务部既是文化艺术的倡导者、资金提供者,又是高质量文化计划的策划者。
例如自1982年,文化事务部推出一项名为“百分之一留给艺术”计划,要求将公共建筑项目预算的百分之一用于公共艺术建设。迄今为止,来自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艺术家通过这个项目为纽约市创作了300多件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壁画、马赛克、雕塑、建筑设计等多元的艺术形式呈现,体现纽约多元文化的特点。
除此之外,文化事务部每年还对非盈利文化机构直接资金资助、对通过资格论证的艺术家给予工作场所和住房的资助,以及实施社区艺术开发计划。
同时,为保证捐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文化事务部建立文化数据库,要求所有申请政府资助的文化机构登录该数据库,创建账户,并提供本机构的财务状况。目前,已有1750家文化机构加入这个数据库项目。
为推动纽约市电视、电影产业发展,纽约市政府还专门成立“电影戏剧和广播市长办公室”,旨在为制片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提供拍摄许可、免费外景场地和警力支持,影视业的发展也为纽约市提供可观的税收收入,拉动经济发展。
在纽约市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共有23个机构管理文化娱乐事务,这些部门分别从不同角度 “发力”,全方位打造纽约这个“文化之都”。
以纽约著名的地铁艺术为例。车厢里艺术家的一段风琴独奏、过道墙面上精致复古的瓷砖、站台扶手处的铜牛雕塑、吸引眼球的海报……这些都是纽约大都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推出的“地铁艺术”项目,旨在提升游客和通勤者的旅途体验。
纽约的文艺气质就是在这些细微之处枝枝蔓蔓地生长着,在五大道的博物馆里、在百老汇剧场里,在布鲁克林区的废弃工厂改造的工作室内、在各个社区的涂鸦墙上……这背后,是文化机构、基金会、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努力:文化机构则以多元的艺术形式打造纽约的“文艺范儿”,同时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激励个人、基金会、企业为这些文化机构提供资金保障。
这些措施保持和促进纽约文化的繁荣景象。让不论常年在此居住的纽约人,还是匆匆停留几天的游客们,都能够感受到纽约独特的文艺之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