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涉华热点事件的“冷”思考

2014-01-14 05:50和苗付一鸣
中国记者 2013年6期
关键词:分社观察员北极

和苗 付一鸣

导读

5月中旬,中国在北极事务上迈进了一步。北极理事会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召开的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中国被正式接纳成为理事会观察国,这一事件在会议前后备受国内外瞩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分社通过现场采访并完成一系列对内对外报道。有总结认为,此次报道体现了新华社在媒体热炒中对国际涉华热点事件进行了冷静、客观的思考。

如何发出国家通讯社的权威声音,正确引导舆论?怎样体现记者的职业素养?本文均做了回答。

“热”事件国内外新闻无界限

在北极理事会开幕前夕,百度新闻搜索中关于“北极”和“中国”人气最旺的一条报道是“北极理事会将讨论是否接纳中国等国家”。该文以加入北极理事会对中国有如何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为主旨,大篇幅引用俄媒体说俄极力对中国加入设置巨大阻挠;并添加近年来北极内外各国对北极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的背景,过度渲染了所谓的“北极争夺战”。以致给很多国内读者造成错觉: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是其争夺北极资源的必要条件,而一旦成功加入,便可分到北极资源的一杯羹。

这篇报道的问题重重,有对新闻背景的不了解,也有对问题的片面认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北极理事会这个组织本身性质的不明确。事实上,北极理事会是一个北极相关国家组成的政府间论坛,其宗旨是协调成员国保护北极环境,促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非具有实际约束力的国际组织。

类似的报道,在国内媒体中已经是屡见不鲜,其关键问题在于严重受到外媒对华有偏见性报道的影响,丧失了对事件本身深入了解和客观分析,硬将中国能够列席、参与北极理事会未来论坛的主旨偏离到了“北极争夺战”上。

而在这期间,西方媒体在该问题上的对华报道几乎一边倒地聚焦在中国对北极资源的争夺上。虽然当时获得新观察员国身份的国家中还有亚洲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发展中大国——印度,“中国”却被单列出来,出现在大多数西方媒体报道和解读这一国际事件的标题中。比如,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5月16日报道称,中国获得了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身份,使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日益加剧的北极资源争夺中有了更大影响力。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题:《北极理事会:中国看重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

在这样一边倒的、西方媒体蓄意炒作的国际舆论大背景下,国内媒体报道中出现诸如“中国成功进入‘北极俱乐部”“中国加入‘北极圈”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样的国内舆论呼声中,新华社作为官方通讯社,并且在事发国有常驻分社,理应在这类国际涉华热点事件的冷静、客观报道上发挥作用。

“冷”报道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

那么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这一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经充分调研和广泛采访专家,新华社记者发现,中国此次获得新观察员国身份仅是得到了参与、列席北极理事会会议的资格;仅拥有发言权、项目提议权,没有表决权。此外还有附加的诸多义务,例如需要向理事会提供技术、研究及资金等方面贡献等。而会议同时通过的《观察员国手册》,对理事会观察员国的职能也有约束。中国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北极理事会更多的是在“科研、环保”领域加强与北极国家的国际合作。

基于以上前方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斯德哥尔摩分社在对内报道系列稿件中,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权力与义务并存”进行深度解读,并指出北极理事会最终决定吸纳中国加盟是“强化国际合作”,并“聚焦可持续发展”。

文章播发后,权威效果明显:很快,国内媒体报道中不断出现“中国成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享有参与权可参加工作组”…身份升级:中国需更深入了解北极”“中国能为北极带来什么?”等更加客观、理性的文章,而非先前一味聚焦在中国与北极资源等话题。

与此同时,分社在对外英文报道方面,不仅突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新观察员国”的主题,同时第一时间将中方与会代表团的积极表态传递给世界:

“了解北极是中国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深入了解北极是中国日后在北极理事会框架内参与北极事务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强调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态度。

从此次国际热点涉华事件报道可以看出,在国内、国际新闻传播的壁垒几乎消失的当下,国内媒体由于不知情和遭外媒被动引导,往往会做出片面、甚至失实的报道,严重误导国内舆论。

新华社报道不能在这种氛围下迷失,盲目跟风,则更需要借助驻外分社、记者在现场等传统优势,在充分掌握大量事实后,第一时间冷静、客观地发出权威的声音,正确引导国内、国际舆论。

猜你喜欢
分社观察员北极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北极有个“放屁湖”
中国品牌观察员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北极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跨国公司缘何败走美页岩气市场
产业西移不单单等于空间转移
新华社青年团分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