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课教学设计

2014-01-14 03:51
地理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成因长江景观

何 平

(上海市昆明学校, 上海 200092)

“长江”一课教学设计

何 平

(上海市昆明学校, 上海 20009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初步学会从景观图片中提取河流的水文信息,列表比较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读图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限,学会列表比较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学会运用地理图表比较长江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针对性解决办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长江水文特征的横向比较、上中下游特征及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学会选择比较对象、设计比较项目,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通过“辨一辨”“猜一猜”两个活动,初步掌握地理景观图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景观图片的判读,感受长江之美,唤起保护长江的责任感,培养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理念;通过三次不同角度的比较,培养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分析问题的哲学意识,培育“言而有据”“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运用自主设计比较项目、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长江的水文特征的横向比较、上中下游特征及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学会选择比较对象、设计比较项目,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中国地理》“河流与湖泊”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故学生对长江的位置、水文特征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若停留在强化长江位置、支流等信息的读取上,不利于学生河流学习能力的迁移。故本节课将重点放在“对长江的水文特征的横向比较、上中下游特征及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学会选择比较对象、设计比较项目”上,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那么以后遇到其他河流的学习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由于河流是线性分布的,不同于一般的区域,上中下游景观差别非常明显,也颇具美感。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时选用了大量的景观图片,在对景观图片的对比阅读中寻找地理差异、感受河流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虽然长江的教材中并没有提到长江的污染问题,但是作为居住在长江入海口附近却面临水质型缺水问题的上海,长江的污染问题需要引起学生的充分关注。因此,在教师补充了长江水污染的资料,通过“设计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长江水污染的方案”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江河,培养“科学、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

四、主要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辨一辨——在以下三张景观图片中,哪张图片显示的是黄河的景观?说说判别的依据。

如果剩下的河流有一条是长江,你认为是图2还是图3?你能猜出另一张图片是哪条河流的景观吗?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三条河流有什么差别?哪一条河流与黄河同属我国七大水系之一?长江。

(通过长江景观图片的识别,创设一个“比较学习长江”的学习情境,感受长江江宽水阔的特征)

学生活动一:自主学习——设计长江、黄河比较表

教师示范比较长度和流量,请学生参考长江、黄河的景观图片和课文内容,自主选择其他比较项目,设计长江和黄河基本特征的比较表。

比较项目黄河长江长度(中国第二)(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流量(大、小)(小)(大)含沙量(高、低)(高)(低)结冰期(有、无)(有)(无)汛期(长、短)(短)(长)……

(在本活动中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比较项目,培养学生横向对比分析不同地理事物的能力)

通过与黄河的比较,大家对长江概况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但是,像长江这样的长河,用一张图片来分析其特征是不全面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长江干流上的景观图片,你能为它们找找自己的家乡吗?

学生活动二:游戏——猜一猜我的家乡在哪里

学生交流,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同学质疑,纠错。

第二轮:增加提示内容

重庆:位于嘉陵江汇入长江的地方

武汉:位于汉江汇入长江的地方

湖口:鄱阳湖水汇入长江的地方

南京:江苏省省会

教师展示图片地名,验证讨论结果。在空白地图上标注地名,找找沿江城市的分布规律。(大都位于支流汇入长江干流的地点)

根据课文中对长江的分段的介绍,哪些图片应该被分在同一组?

各组所在的长江段相比有什么特征?参考图片,你能为下表补充些比较的项目吗?

比较项目上游中游下游位置从 至入海口图片(ADGH)(BF)(CE)从源头至从 至河道宽度(最窄)(加宽)(最宽)落差(最大)(减小)(最小)水电站(多)(少)(少)含沙量(较低)(高)(高)通航能力(弱)(较强)(最强)

(通过本活动中一系列景观图片的阅读,帮助学生建立长江上游至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变慢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学习纵向比较长江上、中、下游特征的方法)

从以上这些长江的图片中,我们感受到的长江是平静的、美丽的,但是,长江也有发脾气的时候。

展示98年抗洪救灾图片和“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图,说说在这次洪水中,长江上、中、下游中哪一段受灾最严重?读“参考资料1”和课文中“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比较长江中游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分析成因,寻找对策。

参考资料1:长江水灾情况

据历史记载,从汉朝以来的2000多年间,长江共发生214起水灾,平均每十年一次。1998年荆江流域发生严重洪灾,死亡1320人,81万间房屋倒塌,耕地受灾面积4000万亩。

长江流域自从1998年以后没有发生大的洪涝。

学生讨论,交流。

比较项目过去现在成因和对策中游(水灾频发)(频率降低)成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对策:(疏通河道;加固大坝;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的上游和下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活动三:分组合作探究——比较长江上游、下游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成因,寻找对策

小组1:参考“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图”、资料2和长江上游的有关图片。比较长江上游的过去和现状,说说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比较好的行动建议吗?

小组2:参考“上海面积的变化”“长江口遥感图片”“长江口深水航道”等图,比较长江口海岸线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上海有什么影响。

参考资料2:历史上长江上游植被茂盛

长江上游在历史上一个很长时期内都以森林茂密而著称。从大溪文化遗址和忠县井沟文化遗址来看,当时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动物众多,森林茂密,大量野生哺乳动物生存其间,原生态环境保存得十分好。到春秋战国时成都平原仍有许多高大常绿乔木林带,长江上游广大丘陵山地地区更是林木深茂。

学习任务单:比较长江上游、长江口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成因,寻找对策

比较项目过去现在成因和对策上游(植被茂盛)成因:(过度开垦、气候变暖)对策:(退耕还林)长江口(海洋)(陆地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成因:(泥沙淤积)对策:(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探究长江各分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唤起学生保护长江的责任感)

通过比较黄河、长江的特征,了解了长江的主要特点。对长江上、中、下游的比较,了解了长江水系内部的差异。对不同时期的长江进行对比,分析成因、寻找对策。

这种通过对比几个同类地理事物之间的异同、高低,从中找出地理事物特点的方法叫比较法,它是地理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分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两类,其中纵向比较又可以分为空间上的纵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

横向的比较是了解长江的基础,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较是对长江的细化和深化,不同时期的长江的对比则帮我们找到了今后的行动方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三次比较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它们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比较的时候,选择同级的比较对象,确定具有可比性的比较项目非常重要。)

(本环节通过梳理比较的不同类别,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现在大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地理问题了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读“我国水污染和酸雨污染”图,你认为长江还面临着什么问题?我们怎样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长江的水污染问题?

学生活动四:自主探究——设计比较分析长江水污染问题的方案

参考“长江干流接纳污水总量”图和“2011年长江水质分布图”(图略),运用比较方法,设计探究长江水污染问题的方案。

长江干流接纳污水总量

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和比较结果。

(通过对比较方法的总结和运用,进一步检验学生提取图表信息、设计比较方案和比较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参考答案:“你的下水道,我的自来水”“你的泥和沙,我的大洪水”……

猜你喜欢
成因长江景观
景观别墅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火山塑造景观
长江之头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