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步雄
(舟山市公安局,浙江舟山 316000)
关于完善舟山群岛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蔡步雄
(舟山市公安局,浙江舟山 316000)
通过比较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前后3年发案状况的变化情况,在分析研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舟山市社会治安态势的基础上,谋划思考完善舟山群岛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一要明确以人为本、专群结合,把握规律、科学实施,因岛制宜、海陆统筹,先行先试、争创品牌的基本原则;二要完善做强一个单元、织密两张网络、筑牢三道防线的总体框架;三要健全情报导防机制、指挥调度机制、以打促防机制、区域协作机制、警务保障机制等运行机制。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警务机制;对策;舟山群岛新区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12月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以来,舟山市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虽然刑事发案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但接处警总量持续攀升、侵财型犯罪居高不下、部分时段案件多发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舟山群岛新区治安大局持续平稳,是舟山公安机关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
(一)舟山市接处警、打防控案件总量对比情况。从选取的舟山市本岛接警总量及有效警情看,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每年数量递增明显;从录入打防控系统的案件(包括刑事、治安案件,下同)数量看,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3年的总量比前3年上升了21.6%。(见表1)
表1 舟山市发案状况总量对比表
(二)舟山市侵财案件占比情况。侵财案件占全部案件的70%~75%左右。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3年,侵财案件在全部案件中的占比增加了4.1个百分点,且上升幅度大于案件总量上升的幅度。(见表2)
表2 舟山市打防控系统侵财案件占比表
(三)舟山市侵财案件分类情况。在侵财案件中,盗窃案件占绝大部分,盗窃案件的增加直接拉动侵财类案件总量上升;在盗窃案件中,入室盗窃及盗窃电动车是主要类型。诈骗案件增幅明显,“两抢”案件有所下降。(见表3)
表3 舟山市侵财案件分类对比表
(四)舟山市发案区域分布情况。舟山本岛为重点发案区域,占总量的80%左右。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进出交通更加便利,原有天然屏障削弱,定海作为桥头堡,社会治安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见表4)
表4 舟山市发案区域分布表
(五)舟山市发案处所分布情况。居民住宅为舟山市的主要发案部位,广场街道发案上升幅度较大,这与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为主要案件类型相对应。(见表5)
表5 舟山市主要发案处所分布表
(六)舟山市发案季节变化情况。季节比率是指当月发案数在当年月均发案数中的占比。从图1、图2可以看出,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3年,舟山市月均发案数有所上升,但发案的季节性变化不大,社会治安的起伏律基本一致。(见图1、图2)
根据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前后3年治安状况的变化情况,结合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发展对社会治安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舟山市社会治安发展变化的总体态势作一分析预判。
(一)动态开放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治安将日趋复杂。实践表明,社会环境一旦由静态转为动态,由相对封闭转为开放,社会治安就会明显趋于复杂,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就会急剧增加。从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舟山市社会治安状况的变化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社会管理方面的空隙和漏洞大大增多,导致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不断增长。
(二)侵财犯罪仍为发案主要类型,新型、特殊违法犯罪不断涌现。侵财案件在舟山市发案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并呈现日益增长趋势。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必然带动舟山市经济快速发展,侵财案件也仍将是发案主要类型。此外,电信(网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金融犯罪、经济犯罪、黑恶犯罪等,也将不断增多。
(三)新区开发格局调整,导致发案区域随之变化。社会治安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规律之一就是选择性避开社会管理和治安防范严密的地区。根据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全市要构建“一体一圈五岛群”(即本岛主体区域、港航物流核心圈、五大功能岛群)总体开发格局。本岛中心城区以及新建成区由于其显著的人财物集聚效应,仍是发案的重点区域。一些集中开发的本岛乡镇、资源小岛,由于原有社会管理和治安防范相对薄弱,可能导致大量社会治安问题涌现,全市发案区域也将随之扩大。
(四)人口加速流动,对社会治安带来一定影响。从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前后人员流动的分析情况来看,舟山全市外来人口登记数量逐年上升,并呈现1、2月份数量较少,3、4月份数量激增,其他月份相对平稳的季节性规律特点。这与发案总体趋势较为吻合,加之外来人口违法犯罪占比逐年上升,说明人员流动与发案变化关联密切。随着舟山群岛新区各项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用工需求扩大,大量农村人口流入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涌入舟山市,当资源供给和需求满足之间不相匹配时,各类社会治安问题就会应运而生。
面对舟山群岛新区时代社会治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平安舟山建设为契机,按照“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制导、有效管控”的工作要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进一步严密“铁桶固防”工程,为舟山群岛新区大开发、大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明确舟山群岛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专群结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期待,确立“发案少是硬道理、秩序好是硬任务、群众满意是硬追求”的工作理念,明晰以群众满意为首要标准的防控绩效考核导向。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把握规律,科学实施。要结合近年来舟山全市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究,发现社会治安运行规律,把握其产生、发展、变化的系统性、趋利性、起伏性,从而采取整体性、针对性防控措施。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做到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因岛制宜,海陆统筹。要充分考虑舟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根据舟山群岛新区“一体一圈五岛群”的总体开发格局,在保持整体目标和要求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各中心岛屿、功能岛群和产业带的治安实际,实行逐岛定位、特色创建,城乡结合、全面覆盖,互为策应、整体联动。要突出舟山海洋元素,坚持海上与陆域同步推进,实现陆海治安资源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防控体系统筹发展。
按如图2(a)所示的从中心到边缘1-9的位置,采用棱镜耦合仪Metricon Prism Coupler 2010进行逐点测试,可直接测量薄膜在1 539 nm波长下的折射率与厚度;采用应力测试仪Dektak 150测定晶圆在镀膜前后的形变量,图2(b)和(c)为晶圆弯曲半径测量和晶圆整体应力分布图.
——先行先试,争创品牌。要发挥舟山群岛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冲破“孤岛意识”等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大胆创新、丰富创意,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法治化、社会化、合成化、科技化等新路子和新途径。要秉承平安舟山建设的良好基础,实施平安品牌战略,努力打造具有新区特征、海岛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品牌。
(二)完善舟山群岛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要立足舟山群岛新区动态变化的社会治安实际,坚持高标定位、顶层设计,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框架。
——做强一个单元。即社区防控单元。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单元,社区防控的特征是要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为目标,突出事前防范。在防控力量上,要变公安单打为多元参与。既要严格按照标准配齐配强社区专职民警队伍,采取机关民警结对联勤等方式,充实社区警力;又要整合治安联防队、治安志愿者等社区内部力量,以及物业管理企业等外部力量,形成“小警察、大治安”的工作局面。在防控方式上,要变被动反应为主动先发。要针对居民住宅为发案重点部位的实际,灵活采取错时弹性巡控、技防物防结合等方式,大力开展小区控案活动,全面挤压社区发案空间。要加强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严格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核查登记,严密掌控高危人员流入、流出。要引入社区治安商讨机制,及时发现、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在防控取向上,要变单纯执法为综合服务。要避免“就管理而管理”,通过提供上门服务,争取群众支持,夯实社会治安基础。推动“大走访”、“警民恳谈”等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充分运用社区QQ群、网上警务室等平台,宣传防范知识,加强心理预防。优化社区警务室站点布局,逐步在开发外岛、工业园区增设警务站,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服务。
——织密两张网络。要立足地面、空中,布建地网、天网。一是织密街面巡控网。要坚持情报导巡,大力推行街面巡防“三三”制,加大对“两抢一盗”等街面多发性违法犯罪的打击防控力度。所谓“三三”制,即“三支队伍”:做强派出所巡控中队、刑侦街面中队(便衣队)和巡特警巡逻队伍,围绕实战需要实施叠加布警、规模用警。“三级响应”:根据警情变化及特定时期对社会面掌控的要求,划分三个巡防等级,部署对应巡逻警力,确保警力投放的峰谷起伏与防控需求“同频共振”。“三种战术”:综合运用攻守战术,对不同部位、路段和区域,在巡防布局上区别对待,各有侧重地运用积极防御、重点控制和主动进攻等战术。二是织密视频监控网。要大力实施视频监控“天网”工程,确保全天候技防“不眨眼”。坚持多元化共建,积极争取把监控系统纳入“智慧舟山”建设整体规划,发动社会单位、群众个人参与监控系统建设,丰富治安监控、道路监控、社会单位监控、移动视频等不同类型。注重实战化应用,建立集视频图像监控、自动报警、定向跟踪、远程控制为一体,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视频信息体系。加大人像自动识别、图像搜索比对等新技术的应用力度,加强不同类别监控的交替、综合利用,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人车轨迹、空中接力”的目标。
——筑牢三道防线。一是筑牢卡口堵控防线。要根据海岛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坚持“守牢边界点、抓好起始点、防住要害点”的目标,按照固点、封边要求,以大桥进出口、岛际客运码头、长途汽车站、出城必经地等部位为重点,强化常设卡点和应急卡点建设,形成严密的堵控网络,最大限度发挥卡口抓获现行、堵截围捕、震慑犯罪的效能。二是筑牢场所阵控防线。要针对行业场所人财物流动性强、易滋生治安隐患的实际,加强信息化手段应用,全面掌握相关人员、物品等信息,及时发现可疑人、可疑物。建立与工商、文化、卫生、房管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经常性联合检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场所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相互监督。三是筑牢沿海查控防线。要结合舟山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的特点,把防控触角由陆上向海上延伸,确保海上治安平稳。加大对沿海港岙口、锚地、海区等信息的采集录入力度,健全海上治安查控基础信息。落实出海船舶分级分类管理,完善海上治安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对重点海域和沿线的巡查,严密海上查控查验工作,严打各类海上违法犯罪。
(三)健全舟山群岛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模式和工作措施要落实到位,需要配套建设一系列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保障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正常运作。当前,舟山群岛新区重点要建立健全以下机制。
——指挥调度机制。要不断完善“网络发达、信息准确、反应及时”的接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对案(事)件的迅速、高效处理。立足“本岛一体化”目标,加快实现市局指挥中心对本岛区域的“一级接警、一级处警”,实行扁平指挥。针对重大、紧急警情,不同警种、不同区域的处警力量按照“就近处警、先期处置”的原则,快速响应,相互策应,争取第一时间处置。加快推进以110指挥中心为核心的社会应急联动中心建设,逐步扩大联动部门和单位,全天候受理群众各种紧急报警和求助。
——以打促防机制。要坚持打击整治这一手不放松,实现“打防结合、以打促防”。要注重常态严打,按照“露头就打、打即所发”的要求,运用合成作战手段,强化“两抢”、盗窃、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的打击力度,尽力做到“命案必破、重案快破、财案多破、黑恶必打”。特别是对季节性变化明显的突出违法犯罪,要及时调整打击策略,坚决予以打压。要坚持强力治乱,对一些“城中村”、外来人口聚居区,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对“黄赌毒”等治安热点问题,采取滚动排查、常态严管、定向清除等手段,做到“有乱必治、未乱先治”。
——区域协作机制。要针对违法犯罪流窜性特征日益明显、岛际之间警务资源分散的实际,大力加强区域协作,建立以情报、侦查、堵控等为主要内容的警务协作机制。一方面,要结合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布局,深化完善“本岛一体化、大岛集约化、小岛联勤化”的警务模式,强化区与区之间、岛与岛之间、块与块之间的警务协作,减少管控盲点。另一方面,要密切与浙东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在舟外来人口较多的省市公安机关的警务协作,开展查缉堵截、人员调控、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协作。
——警务保障机制。要按照“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的要求,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市、县(区)公安(分)局机关要实行“重心下移、权限下放、警力下沉”,做到“机关围着基层转”。基层所队要实行综合用警、模糊用警,推动基层工作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变,形成“1+1>2”的整体效应。同时,要采取跟班作业、情景模拟、实战练兵等方式,强化对民警业务技能特别是打击防控技能的培训,注重防控专业人才的培育、使用、激励,更好地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创造性。
[1]李晓明,张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陈石春.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6).
[3]黄宝坤.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以温州为样本的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3(5).
(责任编辑:蒋国长)
D631
A
1674-3040(2014)01-0010-04
2013-11-18
蔡步雄,中共浙江省舟山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本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