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兵学院某基地政治部
扎实推进教育实践 激发献身航母动力
●海军航空兵学院某基地政治部
近年来,海军航空兵学院某基地聚焦强军目标,紧贴试训任务,结合部队实际,以“集合资源、集体学习、集中教育”组教模式为引领,以“海天”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着力突出航母特色,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有效激发了广大官兵献身强军实践的热情。
一、紧贴形势抓教育,内聚精神固基础。加强理论灌输和思想引导,使官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培树战斗精神、端正价值取向。一是深学理论提升素养。通过开展理论集训和组织集中观看理论辅导录像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学习一个观点、解释一个现象、感悟一个道理”大讨论,引导官兵学好基本观点、掌握基本精神、深化基本认知,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铸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弘扬传统培树精神。广大官兵扎根南山,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特别听指挥、特别能奉献、特别讲科学、特别善攻关、特别守纪律”的精神,通过开展“‘五个特别’精神引领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新补入人员观看基地创业奋斗纪录影片《历程》,回顾基地创业史,认清肩负的使命任务,培树过硬的战斗精神。三是正确认知铸牢防线。针对海洋岛屿领土争端问题和一些国家的动荡局势,及时开展形势教育,讲清国际复杂形势,增强当兵打仗的使命责任感;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斗争形势,开展“四反”“反对三个不正当”专题教育,引导官兵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十不准”,自觉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筑牢思想防线。
二、围绕中心抓教育,融入实践促成效。坚持教育活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进一步激发官兵立足本职岗位,献身强军实践,促进部队发展。一是激发官兵扎根南山艰苦创业的豪情。通过开展“我助飞鲨跃海天”大讨论、送舰载机上舰誓师大会和“百日倒计时”活动,引导官兵认清基地在发展航母事业中担负的神圣使命,大力叫响“舰载机从这里起飞,航母梦从这里起航”的奋斗口号,激发官兵扎根南山斗酷暑、战严寒的豪情,践行“奋斗在南山、托举航母梦”的铮铮誓言。二是激发官兵立足本职精武强能的热情。针对基地常年综合保障多机型、多跑道、多场次滚动式训练,以及舰载机试验试飞任务重、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经常开展以“学理论、钻业务、强技能”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全面兴起特装保障理论知识竞答、岗位练兵比武、专业技能比拼热潮,引导官兵将岗位作为练兵平台,真抓实干、精武强能、争先创优。三是激发官兵投身实践建功军营的激情。通过开展向“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罗阳、航母舰载机首飞群体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号召官兵向英雄致敬,向典型看齐,凝聚成“航母事业造就时代英雄”的共识;开展“职责使命是什么?履职尽责怎么干?建功军营向谁看?”主题大讨论,认清“小单位连着大使命,小岗位连着大责任,小角色连着大任务”,推动官兵积极献身航母建设实践。
三、突出特色抓教育,丰富形式强质量。突出航母特色,发挥军营文化活动的载体作用,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形式和内容,提高质量效益。一是突出统筹教育模式的整合功能。统筹规划年度大项教育,规定备课质量、落实时限、方法步骤,团以上领导受领授课辅导任务,依据“资源共享、分层施教、统大放小”的原则,利用训练间隙、气象日、飞飞整整等时机,采取集中宣讲、理论辅导、分片授课等形式,落实“三集”教育模式,确保在年度主题教育统揽下,各项教育活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是发挥特色军营文化的平台作用。发挥“海之鹰”篮球队、“海之韵”军乐队、“海之翼”锣鼓队、“海之鲨”舞狮队、“海之梦”演出队、“海之磬”电声乐队六支特色文化队伍的辐射作用,形成“海天”系列主题活动品牌,开展“强军梦、航母梦、我的梦”主题演讲、“军歌嘹亮”歌咏比赛、“军旅青春”DV制作和“记录辉煌瞬间、讴歌发展巨变”书画摄影板报展评等活动,使官兵受到文化熏陶,升华思想境界,激发昂扬斗志。三是强化评教评学活动的促进效果。利用党支部书记之家和理科学习室,定期召开教学法研讨会,开展“最佳一堂课”、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授课竞赛和评教评学等活动,不断提高施教者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充分利用《南山报》、“南山之声”广播,创办“南山大讲堂”,进行网络教学,让官兵足不出户接受教育,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