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韩金强
牢牢把握网络涉军舆论的话语权
●李 涛 韩金强
今年2月,习主席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网络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和意识形态渗透,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散布各种蛊惑人心的言论。毋庸置疑,网络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涉军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坚决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努力营造有利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舆论环境。
一要力争主动。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错误的东西就会去占领。网络舆论领域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我们要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积极应对,有所作为。一方面,要主动争夺,永不言弃。网络是一个新兴的舆论阵地,正确的言论不去占领,错误的东西就会充斥其中。只有主动作为,直面矛盾问题,发布权威信息,披露事件真相,才能抢得舆论先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当前,有的单位对网上热议的涉军负面问题通常采取一律封堵、全部屏蔽的做法。在网络信息传播异常迅速的时代,单纯依靠这种简单被动的手段,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到处“救火”,疲于应付,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要疏堵并举,有针对性地回应公众关心的涉军问题,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妥善化解和处理各种矛盾问题。
二要强化时效。网络舆论工作贵在早、重在快。一方面,在应对敏感舆情特别是突发重大舆情时,要做到三个迅速、三个及时,即“迅速判明性质,及时做出客观评判;迅速制定对策,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迅速应对处置,及时防止事态失控”,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舆论空间。另一方面,在处置网络涉军负面舆情时,要做到选准时机,有效发声,避免授人以柄。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种不良倾向和舆情隐患,并按照提前做好的处理预案果断解决,避免网上各种错误信息的恶性蔓延。针对一些突发性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内发布自己的声音,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和事态主导权。
三要攻防兼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坚决遏制涉军负面舆情,绝不是简单发几条正面信息、删除几个负面帖子,同样需要适当的攻势。一方面,要勇于亮剑。针对网上那些故意矮化、丑化、妖魔化我党我军,恶意诋毁、污蔑、攻击我党我军,肆意造谣生事、制造事端的言论信息,既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也不能羞羞答答、遮遮掩掩,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传播好人民军队的声音。另一方面,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通过实施坚决有力的批驳,针砭要害、揭露本质、澄清真相,有效抵制敌对势力的渗透,确保部队官兵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针对网上的不良信息和消极信息,要随时甄别,随时过滤,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加大积极信息的投放量,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己任,严密防范和遏制网上攻击,最大限度地阻断负面信息的扩散,确保涉军信息健康安全,净化网络空间。
四要机动灵活。在把握好网络舆论政策纪律的前提下,以开放、透明、包容的姿态,通过诸如媒体报道评论、专家访谈解读、论坛发帖跟帖、微博微信发布、新闻发言人答问等多种手段,宣传解读我党我军的政策制度,塑造人民军队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和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提高网络舆论宣传的感染力和网络舆论斗争的有效性。既长于打正规战、阵地战,也精于打运动战、游击战,依靠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正确处置涉军敏感事件,抓住调控网络舆论的最佳时机,力求出奇制胜,变被动为主动,消除负面影响,化解舆论危机。对网上不利于我的话题,应适时运用制造焦点、转移话题等方式处理,必要时可借助中国军网、国防部网站等权威平台澄清事实。要注重培养和用好网络“意见领袖”,发挥他们的正面号召力,同时组织网络评论员用贴近生活、形象生动的网络语言,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像等方式,对各类涉军舆情事件发表观点、展开讨论,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权威解读、诠释,确保舆论正确导向。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