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晗 邵武军
木桶理论对初级指挥生长军官素质培养的启示
●李 晗 邵武军
经典的木桶理论源于管理学,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研究中。引申到人的素质培养方面,多用来说明补齐素质结构中较弱方面的重要性。随着对经典木桶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该模型用于评估人的素质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木桶理论应用于个体素质评估时还应考虑到以下因素:桶箍的松紧、底座的大小和木桶的倾斜状态等等。于是经典的木桶理论经过了一定的演变,演化成诸多的新木桶理论,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了。
根据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必须是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军事人才。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素质的地位、作用,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初级指挥生长军官的前提。新旧木桶理论对初级指挥生长军官素质培养有以下启示。
经典的木桶理论强调补齐短板的重要性,但其实木桶的桶箍才是最关键的。没有桶箍的作用,质量再好的板也只能是板,永远不会成为木桶。木桶的长久储水量,也决定于木桶各木板紧密的结合。引申到人的素质培养方面,能发现某些素质对人的整体发展发挥一票否决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初级指挥生长军官而言,政治思想素质就起着桶箍的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政治思想过硬了,其他的素质才有存在的意义。
初级指挥生长军官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表现,主要表现为牢固的军魂意识、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高尚的道德品行。以军人的责任、义务观念为核心内容的道德素质,是军人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方面,具体要求包括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报效国家的赤诚胸怀和献身使命的崇高人格。第三,优良的战斗作风。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必须具有履行军人职责所特有的意志、性格、气质和作风,这是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展现。主要体现在具有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
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任何时候都要把政治合格作为首要标准,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员的头脑,使人才培养工作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院校必须紧密结合世界军事变革的挑战、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及信息化战争的经验教训,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叫响“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生命”的口号,进一步解决“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更加自觉地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深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定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学员献身国防的志向。
木桶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木桶的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桶的高度,还取决于木桶的底面积大小。高度相等的情况下,底面积越大的木桶,其储水量自然要大于其他木桶。引申到人的素质培养方面,说明某些基础性的能力素质对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放大、倍增的作用。对于初级指挥生长军官,桶的底座相当于科学和文化素质。因为人的认知能力和技能学习存在迁移的可能,具备全面而优良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无疑为提升其他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素质培养对于工作的开展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于人的素质提升和后续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科学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构成的主体,对其他素质要素起决定作用。军事变革中,各国军队普遍把培养知识化军人作为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以适应“知识化战争”的需要。科技素质是指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在认识现代战争、应用军事科技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特质。随着高新技术迅速物化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军人面对的将是陆、海、空、天、电、心理等多维战场以及种类繁多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必须具备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广阔性和开放性、深刻性和独特性。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知识在人们心灵的内化与升华,其核心是如何做人。它包括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主要指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人格。人文素质是新型军事人才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灵魂,是军事人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对于部分初级指挥生长军官而言,现在却有轻视科学和文化素质培养的倾向,甚至有些学员认为这些东西到部队“没有用”。尤其是学员暑期赴部队实习后,深切感受到基层部队对军事素质、身体素质的要求,但是感觉科学文化素质好像无用武之地,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不可否认,相对于体能、军事素质而言,科学和文化素质的直接作用在新任排长的初期并不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务的升高,具备良好的科学和文化素质,能够迅速地完成认知能力和技能的迁移;更多地具备新岗位新职务的素质要求,无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这要求院校和学员都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为未来的发展打牢基础、积蓄潜力。军队院校要一方面强化通才培养理念,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多军兵种、多专业、多岗位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坚持文理渗透原则,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造就文理兼备、视野开阔的人才。初级指挥生长军官自己也应该高度重视,努力汲取各个学科的营养,培养自己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人文及科学精神,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
经典的木桶理论含义是: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该理论说明关注短板、盯住薄弱环节做工作的重要性。引申到人的素质培养方面,多用来说明补齐素质结构中较弱方面的重要性。一般而言,相对于部队提干学员而言,生长军官在军事素质和体能素质方面是弱项,而这两项素质是初级指挥生长军官毕业后当好新排长不可或缺的素质构成。
学员分流任职院校以后,个体军事基础素质略显不足,存在着单兵技战术不规范、各种轻武器操作不熟练,与作战部队基层连队士兵有一定距离;学员普遍接受了班排战术训练,然而自身没有组织过班排战术训练,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更不用说指出训练中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有效组织技战术训练能力匮乏;不善于组织指挥部队,指挥能力有待加强。学员自知军事素质和体能素质与优秀士兵的标准有差距,不敢在战士面前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缺少基层军官的虎威和霸气,指挥员气质欠缺。
近年来,随着“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要求提出,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军事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和体能素质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岗位任职的需要,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学员还需要继续补齐这几块短板。军队院校对学员的军事素质和体能素质的培养,既要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又要做好“打基础,上台阶”;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学员也要高度重视自身素质短板的弥补。
补齐短板固然重要,但是也应重视发挥长板的优势。短板理论的使用前提是木桶是垂直于地面的,但是如果能够合理地布局长板和短板,按长板逐渐递减到短板的排列次序,并且使木桶向长板方向作倾斜,不让水从短板方向漏出,不是也可以增加储水量吗?这可以称作“长板理论”。引申到人的素质培养方面,说明发挥素质结构中较强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云: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对人的培养也是这样,如果只着眼补足短板,不注重发挥他们各自所具备的优长,那只能生产出成绩平平的“合格”工作者,而不能培养出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所以,还需要借鉴“长板理论”,注重发挥人才的特长和才干,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对组织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样,对于初级指挥生长军官而言,仅仅补齐军事和体能等素质短板还是不够的。要想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有一两项特长,也就是常说的“亮点”,能够为部队做出别人无法替代的贡献,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员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也想在某个方向发展自己的长项,但是由于学业繁重、自身的惰性等因素而迟迟欠缺行动。其实,这些能力素质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以需要提前谋划。军队院校要为学员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支持。学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早确定一两个主攻方向,切实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等到毕业的时候,直接将这些“亮点”带到部队;如果等到了部队再去培养的话,就显得被动了,时间和精力上也无法保证。
【作者系陆军军官学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