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军区司令部动员处 刘卫华 黄林林
随着征兵时间从冬季向夏秋季调整,征兵工作由原来的年初部署、年中准备、年终征兵,变成了跨年度的工作,准备时间短了,征兵节奏快了,更加需要以扎实有效的宣传作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征兵宣传工作,必须充分利用时代特点、部队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改进宣传职能、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中提高征兵宣传效能。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征兵宣传就是要通过大力传播军队的使命任务、性质宗旨和光荣战绩,激发适龄青年报国从军、建功军营的政治热情。从这一点看,当下的征兵宣传还存在亟须完善之处。一是目标局限束缚了宣传职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极为复杂,宣传思想工作繁重紧迫。因此,征兵宣传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征兵任务,而应该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渠道,通过全民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推进征兵任务完成。二是利益驱动淡化了义务色彩。随着部分地区出现“当兵冷、征兵难”局面,政府部门出台了诸如提高优待金标准、提高退伍安置质量等政策,吸引适龄青年参军报名。有的兵役机关把为适龄青年“分析利好”作为征兵宣传重点,靠满足和迎合利益需求换取征兵数量,从源头上淡化了牺牲奉献、履行义务的政治色彩,销蚀了应征青年依法服役、参军光荣的思想基础。因此,要摒弃靠利益驱动的短视做法,把宣传重点放在讲清我军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和光荣传统上,实现由单纯的利益驱动向爱国奉献、履行义务的“自发入伍”转变。三是应激宣传降低了宣传效益。“一季征兵、全年准备”,要求包括宣传口在内的部门都应持续工作。而征兵宣传“一阵风”、“时间到,任务完”,与价值体系构建的长期性、持续性要求不适应。因此,要将征兵宣传与国防教育紧密结合,由兵役机关与国教办共同筹划组织,做到年有计划,月有专题,采取举办主题活动、发送手机短信、建立专题微博等多种形式,将征兵宣传融入社会活动、渗透工作生活,建立起征兵宣传常态化机制。
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传播,比兵役机关单向宣传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转型中各阶层价值观的深刻变化、新兴媒体给传播模式造成的影响等,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征兵宣传既要把准方向擂鼓而宣,让先进思想为群众所认同和接受;也要灵活方法借力而传,不断增强影响力和实效性。“面对面”不可替代。社会思想越是多元活跃,就越需要深入群众、宣传群众、赢得群众。各级兵役机关要充分认清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宣传群众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多到基层、常接地气。比如,建立宣传群众联系点制度,定期组织驻村入户蹲点活动,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生产,面对面地宣传我军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和征兵政策,持续巩固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军队的思想基础,使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自发自愿地帮助宣传。“微能量”不可小觑。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使宣传工作覆盖面和时效性大大增强,征兵宣传要善于借水行船、顺势而为。要探索主要网站军事板块负责人制度,逐步改善军事新闻就事论事的现状,建立起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我军光荣历史、性质宗旨和政治主张的宣传路径,增强网络军事新闻的政治分量。要在各市主要道路、公交车站、集会场所拿出一定比例的大众宣传媒体设置征兵宣传专栏,让主题鲜明、寓意深刻的军事信息发挥渗透教育作用,传播强军能量、共筑强军梦。“军营开放日”定期举行。开放的时代没有封闭的军营。随着我军实力不断增强,组织群众走进军营,有利于提高民众信心、激发青年参军热情。人武系统要加强与驻地部队的沟通协调,定期组织适龄青年走进军营,体验部队生活,观摩军事训练,现场组织登记预征,使征兵宣传效果落到实处。
征兵宣传工作军政民广泛参与,探索建立军地融合机制十分必要。因此,一要建立健全宣传机构。目前,征兵宣传往往是以各级兵役机关为主,协调能力不足,宣传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宣传效果。各地应探索建立由省、市征兵办公室牵头,军地宣传部门、国防教育办公室和主要媒体共同参与的征兵宣传小组,在不增加编制员额的情况下,集中筹划、分头办公,负责制定全年征兵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地方媒体开展征兵宣传活动,提升征兵宣传质量效益。二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按照年度征兵宣传计划,结合学雷锋月、建军节等纪念活动,每月组织专题征兵宣传,在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黄金时段播出宣传片,在灯箱广告、露天大屏幕保持适当数量(时段)的征兵宣传和国防教育的公益节目。逢征兵时期,更要加强宣传频率和密度,形成常态宣传、合力宣传、重点宣传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