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军分区司令部 颜 峰
从我部保障大亚湾核电站核原料运输车队过境和参与核应急救援综合性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看,加强民兵防化分队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民兵防化分队编制员额少,官兵来自地方各行各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相对单一,对核化生知识掌握了解不够,尤其是懂维修、操作核应急救援装备方面的人才不多。解决核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上述问题,在认识上应牢固确立“专业救援、人才为本”的观念,把人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把人才储备作为第一准备,超前思维、具体规划,加强对防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兵员整组的源头上,通过及时了解和把握组建区域和附近地区专业人才资源及变化情况,适时进行组织调整和补充;结合院校毕业生和部队复退军人的就业安排,将防化专业人才吸收进来。在人才培养上,可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挂钩代训”等方式,组织官兵学习核化生知识,掌握核应急救援装备操作使用方法,不断巩固提高官兵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平时要注重结合任务需要,加强岗位练兵,按照应急行动预案,强化以使用核应急救援装备为主的技能训练和协同训练,打牢官兵实际救援能力的基础。
一是加强指挥手段建设。按照应战应急一体、灵活高效快捷和标准化、集成化的要求,综合集成指挥专网、一体化指挥平台、应急救援互联网和核救援数据库等指挥信息系统。平时,主要依托地面指挥所组织战备训练活动。核应急救援行动时,以核应急指挥方舱靠前指挥为主,保证指挥命令快速传递、部队行动实时可知、兵力部署透明可视、保障资源精确可控。二是完善训保配套。应结合任务、专业需求和装备实际,参照作战部队的建设标准和模式,搞好训练场地和设施等相关配套建设,确保训练落实。如逐步完善辐射监测、沾染检查、消除沾染和地域洗消等专业技术训练场地,配齐专用核救援监测、洗消和化验等装备,使训有场地、练有装备。三是研发筹措专业装备。发挥军地共保优势,协调军地科技人才联合攻关,研制灵敏高效的核事故预警、自动侦察监测、空气取样和大面积去除核污染洗消器材设备,以及便携式人体核辐射剂量控制报警器等。综合选用民用器材,合理共享民用消防、医学救护、工程抢险、环境监测、卫生检疫和洗消去污等专业对口设备,弥补装备器材的不足。
一是抓好融合训练。根据应急救援任务需要,立足现有装备和训保条件,区分训练对象和层次,采取“相近相融”的方法,与有关核救援训练内容与防化专业训练内容相衔接,使核救援训练有机融入现行训练体系。二是抓好按纲施训。通过学习贯彻新一代训练大纲,理清训练思路,梳理训练内容,做到依法施训、按纲施训、按纲施考。首长机关应突出使用指挥网络和带通信工具或部分实兵组织指挥训练、全员全装紧急出动、快速机动以及实地实兵救援指挥演练等,提高组织指挥部队救援等能力;分队应加强核应急专用装备操作使用和通用辐射侦察、去污洗消、化验检测等装备操作使用训练,提高实际救援能力。三是抓好实兵演练。可模拟运输车队遭敌特分子破坏、核电设施发生核事故,组织部队全员额、全装备、全物资、全要素、全过程参与,进行核事故应急救援实兵演练,锻炼部队遂行辐射巡测、沾染检查、洗消去污、医疗救护、装备检修、样品采集和指导防护等综合救援能力。
一是实现军地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民兵防化分队应主动与国家安全、地方公安、核应急协调委员会、核电厂、驻地军分区和野战部队联系沟通,与地方相关部队建立联合值班制度,定期会商,形成常态化情报信息互通机制。二是强化信息化联合指挥协调手段。可采取革新挖潜现有装备功能、购买必要的信息化指挥控制装备和拓展军地互联网络功能等方式,增强信息化装备的兼容性,完善集信息采集、传输和指挥控制于一体的信息化联合指挥平台。三是组织好民用装备的征用。在做好对驻地相关民用装备、技术人才等资源摸底及认证的基础上,确定征用范围,制订具体翔实的征用方案,明确征用的对象、数量、时限、方式和要求等,并将征用范围预编到具体单位。定期与被征用单位联系会商,形成互动机制。本地区进行国防动员、城市防空和维稳处突演练等军事活动时,力争同步组织有关民用装备的征用训练,以掌握其技术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确保征用顺利、快捷到位。